三口吃出癌,癌从口入。癌症你真了解吗?

进入21世纪以来,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在对抗癌症的斗争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取得的成绩却是微乎其微,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快速攀升。可以说是:生活越来越好,癌症却越来越多。
古希腊:“癌”的生动描述 约公元前400年,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时代,一个描述癌症的词语“karkinos"首先出现在了医学文献中。它来自于希腊语“螃蟹”一词,这个词语很形象、生动。后来的一些医生以及患者,为其加人了不少修饰。有些人觉得癌瘤向外扩散,横行霸道,如同张钳伸爪的螃蟹一样,张牙舞爪。也有些人认为,癌瘤硬化的表面,就好像螃蟹硬邦邦的躯壳。后来这个词演变成拉丁文“cancer"(癌症)的原型,形容癌肿的形态和生长方式。 其实,现在很多研究证明,癌症的发生、发展与过量摄入动物性食物(如螃蟹)有很大关系。如今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动物性食物在人们饮食当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而引起的诸如癌症.高脂血症和肥胖等“富贵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因此,虽然古希腊时代没有明示癌症的发生、发展与吃螃蟹(泛指一切动物性食物)等有太多的关联,但结合目前癌症高发的原因,却让后人得到启发:防控癌症,要少食动物性食物!
三个口,吃出癌来 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肿瘤等的记载,殷墟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瘤”字。公元前10世纪的《周礼》记有专治肿瘤的医生。癌字,原通“强”,与“岩”意近,取坚硬之石造字,象形也。汉代医学家刘熙提出:“虽,肿也,凸凹起伏如山岩不平者,谓之虽。”宋代的《卫济宝书》开始明确用“癌”描述肿瘤类疾病。 中国的造字很有讲究,祖先的智慧让我们感叹!“癌”字每个人都会写,但可能你就没有仔细研究过,其实“癌"的造字有很深的寓意。“癌"的上面是个“广”字头,指出癌症是一一种疾病,“扩”字头里面是三个口,三个口下面是“山”,说明什么?口太多,吃得过多,营养过剩了,吃出岩石样硬的块状物出来了。 从“癌”的造字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癌症的发生与吃关系很大。从现在看来,城市里的人吃得过多,营养过剩,更容易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民族。然而讲究吃不等于会吃、会科学地吃、合理地吃。相反,我们吃的习俗,充满着饮食结构不合理、习惯不卫生和烹调加工不科学之处,这至少要对癌症发病率快速上升承担很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