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K-POP先驱者SM...会因"网络演唱会"而飞升吗?
【项目大解剖】偶像军官学校"的名声,拥有多种艺人的优势...今年的新人女团期待感
因Big Hit上市而备受期待的娱乐股在Big Hit上市后反而进行了急剧的调整。
高评价争议和上市期待感消失导致Big Hit股价暴跌,随之对其他娱乐公司的投资心理也萎缩。
当初,因Big Hit上市,娱乐公司的期待要素是防弹少年团(BTS)为首的K-POP艺人们的全球人气上升和以此为基础的业绩改善可能性。
一次性活动后暂时调整股价是普遍现象。 重要的是,K-POP和娱乐公司能否按照市场的期待,绘制中长期增长图表。 如果基础体力稳固,调整后的反弹也不是难事。
关于K-POP的成长性,最受期待的地方是SM娱乐公司。 其优点是,在国内首次开拓韩流的技术和培养艺术家的能力。
最近,由于盲目扩张事业和非股东亲和性政策,股价连续数年停滞不前。 但是也有分析认为,如果致力于网络演唱会等新事业和提高股东价值等的话,可以重拾过去"娱乐大庄主"的名声。 证券界对SM仍然持肯定的投资意见。
偶像系统扎根的"士官学校"...韩流传播导致"升级"

SM是1995年歌手李秀满设立的公司。 2000年在KOSDAQ上市。 从1996年的H.O.T开始,连续培养出了SES、神话、BoA、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EXO、Red Velvet等代表大韩民国的偶像,成为了大韩民国代表性的演艺企划公司。
S.M之所以能够评价韩国大众文化中划时代的一笔,不仅仅是因为培养出了很多有人气偶像。 据悉,这是韩国首次具备能够继续培养出这种偶像的体系。
在SM之前,在韩国演艺企划公司大多只是管理所属艺人的角色。 虽然也有把跳舞好唱歌好的人带到组合出道的情况,但是这个过程并不系统。
S.M以特定概念企划组合后,根据组合的变化训练练习生,正式引入了出道的方式正式引进。 这就是所谓的"练习生系统"。 在训练过程中,比起强调歌手们的个性,经纪公司更重视"整理"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个练习生系统的优点是能够稳定地培养出一定水平的艺人。 SM在业界首次将选角、训练、制作、管理等一系列过程系统化,如果比喻成制造业,与工厂大量生产产品的过程类似。
虽然受到了批量生产型偶像的批评,但是从产业层面来看,具备稳定生产有市场性的商品的系统是很大的优势。 通过偶像生产系统使演艺企划成为一个产业,SM功不可没。
SM的优点是,现在在韩国主要企划公司中拥有最多的艺人。 以今年上半年为基准,仅总公司所属艺人就有86名。 比YG娱乐68名,JYP娱乐45名还要多。 目前娱乐公司中最热门的Big Hit虽然有包括BTS的7名成员在内的36名艺人,但事实上也可以说是BTS的所属经纪公司。
拥有多种艺人意味着销售稳定性很高。 这可以说是通过事业多元化或销售多元化的稳定运营战略。
另外,SM还具有K-POP的先驱者形象。 在韩国国内企划公司中,最先试图进军海外的是SM。 宝儿于2001年进军日本,第二年登上了oricon排行榜的冠军宝座。 为了攻略中华圈,东方神起、天上智喜等符合中华圈主题的偶像们也进行了企划。

少女时代、super junior分别在日本、中华圈大受欢迎。 EXO甚至干脆让在韩国活动的组合和中国活动的组合单独出道。
演艺企划公司进军海外是非常重要的亮点。 因为在规模较小的国内音乐市场,仅靠内需增长是有限的。
积极攻占海外市场的SM在K-POP开始在亚洲市场受到瞩目的2010年前后取得了成果。 截至2009年,海外销售比重还只有20~30%,但到2010年猛增至50%。
年销售额不过300亿~400亿韩元,以这个时期为起点突破了1000亿韩元。 随着娱乐公司从内需企业转变为出口企业,增长质量发生了变化。 股价暴涨也是这一时期。
多年来萎靡不振的股价…不合理的事业扩张受阻
但是在2012年盘中最高达到7万韩元以上之后,股价一直处于下落状态。 反复调整和反弹,数年间形成了3万~4万韩元的票房圈。
最大的理由是不合理的事业扩张。 以今年上半年为准,SM子公司达38家。 从SM C&C、Keyeast、MYSTIC STORY等演艺企划公司,到公演事业、经营咨询、甚至还有与娱乐无关的餐饮连锁店、旅游、房地产等系列公司。

仅仅依靠企业主业很难实现稳定增长,所以选择了事业多元化,但问题是结果并不理想。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餐饮业。 2008年设立餐饮连锁分公司SM F&B,开始运营预约制韩餐厅"e.table",但因经营恶化,时隔3年关门。
2012年与克雷泽汉堡运营公司克雷泽国际成立了"sm craze",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亏损并清算了。 去年4月收购了墨西哥饮食专卖店tomatilo,但收效甚微。 SM F&B每年都持续着赤字。
其他子公司的情况也类似。 仅在今年第二季度,DreamMaker、SM C&C、Keyeast等很多子公司都出现了赤字。
随着子公司的增多,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即,与子公司的业绩加在一起的销售额去年上升到6000亿韩元。 但是,能够看出该公司赚得多少钱的指标——营业利润率和自有资本利润率却只有个位数,处于低潮。 也就是说,与销售额相比,没有赚大钱。
据fnguide透露,sm的12个月展望PER为23.56倍,在4家娱乐公司中最低。 因此股价处于低评价状态。
S.M股票被低估的理由还有。这是因为LIKE企划公司的缘故。与sm没有股份关系的李秀满的个人公司。 作为给sm歌手们制作音乐的代价,他们最多可以得到销售额的6%的版税。
但是其规模相当于每年100亿~150亿韩元的规模。 去年SM向LIKE企划支付了151亿韩元的版税,相当于去年营业利润404亿韩元的40%左右。
股东们愤怒的地点之前SM从未以股东为对象进行分红,但是每年向最大股东李秀满的个人公司支付数百亿韩元。 不与股东共享业绩增长的果实,只让最大股东独吞的情况,降低了企业价值,让股东们愤怒不已。
去年,SM的主要股东KB资产运营公司也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发送了股东函。 要求整理主要亏损子公司和进行LIKE企划合并,但多数条件SM公司并不接受,导致股价持续下跌。
线上演唱会,关注新人女团
SM具有能摆脱低评价状态的反转要素。 这是最近新推进的新事业,代表性的有线上付费演唱会。
今年因"COVID-19"取消了所有演出,娱乐业界面临巨大危机。 但是,国内的娱乐公司却通过在线演出找到了危机的突破口。

SM今年4月与Naver推出了世界首次在线专用演唱会"beyond live"。 采用了实时视频沟通、增强现实、3D图像等技术,展现了仿佛在现场观看的效果。
据证券业界透露,super junior通过beyond live的演出创造了约42亿韩元的销售额,NCT 127也获得了34亿韩元的收入。
SM还与Naver、SK电信等大企业进行技术合作。 就像Big Hit通过独立平台"weverse"实现销售额最大化一样,SM也有通过与多个IT企业合作构建平台的意图。
中国限韩令的缓和和今年新女子组合准备出击也是值得期待的要素。
以本月16日为基准,SM股价为3万850韩元,与今年的高点相比约调整了23%。 最近一个月内,证券公司研究中心发行的8份SM分析报告书的平均目标股价约为4.49万韩元。 也就是说,尽管最近进行了调整,但仍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现代汽车证券研究员金贤勇(音)表示:"SM拥有EXO、NCT1线男子组合,新女团将在年内出道","在现有的3个娱乐公司(SM、JYP、YG)中,其价值最高。"
仅为Money Today发表时观点,译者满菊猩赫对文中信息概不负责(如SM新女团出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