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戏蝶时时舞
护理中无不和睦之夫妻,其中一方皆给予患者极大的迁就和忍让,大病真得很考验爱情。有一段时间,我总在反复听越剧“盘妻索妻”中“荷亭”这一段,总是能听哭。“自古来一丝为定拜天地,相亲相爱成夫妻。你女在娘门亲父母,出嫁之后亲夫婿。夫妻祸福应相共,生生死死在一起。我夫有事来你妻扶持,你妻有事来我夫去抵。”
接着昨天继续谈夫妻、谈爱情、谈婚姻,今天看到一段话,虽然说得不是很全面,但多少有些道理。“婚姻有两种,一种叫搭伙,一种叫余生!假如两个人在一起,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中没有节日,没有惊喜,没有感动,没有关爱,没有呵护,没有浪漫,没有交流,那这种日子只能叫做搭伙。懂你、知你、爱你、疼你、保护你,不让你难过委屈,给你足够的安全感,让你笑的人才配得上你的,余生!”我要说的理智冷静些,婚姻这份责任不是轻易担得起的!
今天再读谭嗣同夫人李闰的悼亡诗: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在这种阴雨天气中读起来格外伤感,凌晨三点的时候我就被雷电惊醒,坐在榻榻米上思考着今天的检查和PICC的维护,还有下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化疗。上午九点半雨渐大,我想起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今天这一诗一词,前者家亡、后者国破,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谈谈读书。因为化疗药物的原因,我的眼睛受到了点损害,不得不放慢读书的节奏。好在我身边有些同学们坚持读书,坚持每天向我打卡。他们有的读了很多名人推荐的小众书籍、量很大;有的读了大部头的名著,《罪与罚》《忏悔录》等等;还有的在读教材,教材是精华。读书有什么好处吗?我想一定是有的,而且这种好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个人的感受各异。我想起梁晓声的一句话,和大家分享: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