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 偷来的人生
2020.10.15 23:15
昨天和朋友遛弯,聊到一个词“钝感”,我们俩应该都是相对敏感的人,碰到什么事就很容易失眠、内耗,一遍又一遍地折磨自己。经常说起好羡慕那些迟钝的大气的人,其实他们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今天有一个和一个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聊天,聊起内卷,又是一波叹息。
这位高中同学G是我转班的时候认识的第一个同学。高一前桌据说中考失利进了我们班,前桌和G同学经常一起玩,跟前桌闲聊多了自然知道了这位大佬G。
我和G同班两年一直都不咋熟,甚至因为我跑去和ex吃同一家小饭桌,还害G换了小饭桌,不过现在也不咋熟。高三的某一天,我和ex一起去吃午饭的路上,ex突然说起G特别特别想学医,甚至午休的时候还在背药品名,我当时莫名产生了一种崇拜的心情,说当医生治病救人真不错,我也想学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模考议论文的素材五次里有三次在歌颂学医有多么好。
我无数次回想起那个中午,我甚至还能记得我就在操场拐弯的地方拉着ex的袖子说“我也想学医”。医学院的生活忙碌又焦虑,无数个辗转反侧、焦虑失眠的夜晚,回想起我学医的初衷,我总是想起那个场景。当然这个决定并不是因为那一句话,和我那会看的医疗剧大有关系(哈哈哈哈哈),但我能确切想起来的时间点,就是那个似乎没什么意义的中午。
晚自习无聊的时候跟G聊天,问他你为什么想学医、想去上海,G说他尘螨过敏,不适合在西安生活,想去南方温暖一点的地方读书。而我大学之前都不怎么喜欢上海,一心想着去北方读书,我想当老师来着。阴差阳错,我学了医,我来了上海读书,G最后报了一个和医学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专业,和学医的梦想说了再见。
今天和G聊天,我突然觉得 我的人生似乎是偷来的,可这偷来的人生我也没好好抓住,任凭自己内耗。
同学Z教G说 要有钝感力,才能过得稍微好一点,G跟我说 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不少事情都会好很多。可是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本来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要把自己的好的坏的地方全都拿出来展示给别人看,如果被对方嫌弃,又要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这太难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围城,如果有一点点钝感力,至少能撞一撞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