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世纪一!
漂流世纪乐队队长:王希翀
“时空的倒影”音乐会结束了,当晚,我还完全没有走出音乐厅的感觉,今天上午见音乐厅门开了,我又钻了进去,走上了舞台,里面有些昏暗,只有三楼左手边的一扇门敞开着,光线也就随之缎带似的甩向了墙壁。香槟色的坐垫有条不紊地由舞台向上散步着,它们接纳了一批批或仓促或自信的听众,却也始终默默地等着。我在舞台上走了几步,想要尽可能得模拟出演出时的心态,只听见脚步在地板上发出闷响,在某种声学原理的作用下,它让大厅有了节奏,但是,听上去,这脚步似乎有些左右为难的意思。25号晚上,我知道我要去哪,去向钢琴那边,队员们也知道,去向属于自己的坐标,他们的乐器兴许就倚靠在了那。我们整理衣裙和思绪,脑海也随着时空漂流。然后,我们排成一列上台,在观众面前,需要我们拿捏的是对音乐的情怀,还有对于音乐生命的赞颂。这或许正是那么多拥有舞台人生的艺术家们存在的理由。灯光投射,乐器活了,我好像驾驭的不是钢琴,而是刚刚从海洋里冒出来的一只皮肤光滑的角头鲸。他呼呼冒着鼻息,想要把海洋挣个天翻地覆,却始终面不改色,只变化着身体的线条,制造浅浅的暗流和漩涡。
这场音乐会时刻挑战着每一位乐者的极限,从排练开始,我就感受到了大家的专注。总监唐陶,还有罗丞相对于作品感受的敏锐察觉,璐璐在《看不见的城市》中的改变和执着,颖和琛充分发挥出来的演奏经验,笛子的灵气、以及润色长笛音色所付出的努力,大粟的表演感觉的成熟,骏对于演出组织的创造性建议,乐乐的精彩主持,思思在40度高烧得情况下,唱活了《我们的故事》,万万在《爱的诗篇》中的优雅和从容,姚同学的临危受命,哲的爵士编曲,刁刻哥哥的全力支持,胡珀同学之于《船歌》的准确解读,当然,还有咱强大的颖愈姐和力姐在节目单和海报上的创意!
说了一大堆,只觉得怎么感谢都感谢不完、怎么感谢也不为过。我想到了北师大专场、华师专场、岳阳专场、再就是武音专场。这一路走来,漂流世纪乐队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人员调整、也一次次遇到意外、失意、茫然失措,从其中又获得了一次次的提升和弥补。我们正是这样与舞台增添了更为深沉的情愫。从一个只是懵懂意识到团队合作的个体,到一个协调一心、交代着艺术构思和理念的潜力班底,再到一个养成了艺术习惯、真正适应海洋而不会晕船的成熟团体。这经历了整整3年时间。而我深信,我们所畅游的那片海洋还会有更多允许创造和演绎的空间。我爱海洋,不单单因为它大、它深,更是因为它的流淌、渗透和真诚,它把自己的故事和感情展现着,不观瞻、不隐瞒,这也许就是漂流世纪所坚持的音乐的品格吧!当一切都似乎写完、走尽的时候,海洋会翻个个儿,世界会翻个个儿,艺术又似乎从一个叼着烟卷儿、哀叹人生的花甲者,变成了一个叼着奶嘴儿、嗷嗷待哺的婴儿了……
音乐会结束了,老师们握我的手,朋友们跟我合影,笑男说在《不羁的童年》里找到了童真和儿时的记忆,段哥哥要我千万不要放弃音乐创作,说到我哗啦啦地流眼泪,蒋奶奶、汪伯伯、林阿姨在音乐会后替我们庆贺,周老师在音乐会前给我题写的“王君希翀,才堪大用”的大字,彭师父在电话中给我们音乐会的激励,还有父母在演出前后给我的巨大支持!这些都让我感到了音乐的价值,它可以做人类想要做的一切、可以唤醒、可以判决、可以攻击、可以化解,而,我也渐渐发现,坚持一种朴实而真挚的大音乐观之于这个并不乖巧的时代的必要性,漂流世纪也许就会在这样安静的音乐室内,用柔情而非滥情、用灵魂而非力度替那一颗颗被生活调教得刚硬无比、桀骜不驯的内心、附上一抹珍惜和创意。所有一切都源自心底,人之所以大同,正是因为心底里有着沉淀着的童谣般质地的珍珠吧。
当然,我们还会继续演绎,好些朋友让我们出专辑,有人还夸下海口说多少钱都愿意买。也感谢大家对于音乐会的建议。眼瞅着就过了两天了,我们自然得往前看。在这只想说,漂流世纪将继续奔向远方,把更多塞壬的歌演奏出来!
“时空的倒影”音乐会结束了,当晚,我还完全没有走出音乐厅的感觉,今天上午见音乐厅门开了,我又钻了进去,走上了舞台,里面有些昏暗,只有三楼左手边的一扇门敞开着,光线也就随之缎带似的甩向了墙壁。香槟色的坐垫有条不紊地由舞台向上散步着,它们接纳了一批批或仓促或自信的听众,却也始终默默地等着。我在舞台上走了几步,想要尽可能得模拟出演出时的心态,只听见脚步在地板上发出闷响,在某种声学原理的作用下,它让大厅有了节奏,但是,听上去,这脚步似乎有些左右为难的意思。25号晚上,我知道我要去哪,去向钢琴那边,队员们也知道,去向属于自己的坐标,他们的乐器兴许就倚靠在了那。我们整理衣裙和思绪,脑海也随着时空漂流。然后,我们排成一列上台,在观众面前,需要我们拿捏的是对音乐的情怀,还有对于音乐生命的赞颂。这或许正是那么多拥有舞台人生的艺术家们存在的理由。灯光投射,乐器活了,我好像驾驭的不是钢琴,而是刚刚从海洋里冒出来的一只皮肤光滑的角头鲸。他呼呼冒着鼻息,想要把海洋挣个天翻地覆,却始终面不改色,只变化着身体的线条,制造浅浅的暗流和漩涡。
这场音乐会时刻挑战着每一位乐者的极限,从排练开始,我就感受到了大家的专注。总监唐陶,还有罗丞相对于作品感受的敏锐察觉,璐璐在《看不见的城市》中的改变和执着,颖和琛充分发挥出来的演奏经验,笛子的灵气、以及润色长笛音色所付出的努力,大粟的表演感觉的成熟,骏对于演出组织的创造性建议,乐乐的精彩主持,思思在40度高烧得情况下,唱活了《我们的故事》,万万在《爱的诗篇》中的优雅和从容,姚同学的临危受命,哲的爵士编曲,刁刻哥哥的全力支持,胡珀同学之于《船歌》的准确解读,当然,还有咱强大的颖愈姐和力姐在节目单和海报上的创意!
说了一大堆,只觉得怎么感谢都感谢不完、怎么感谢也不为过。我想到了北师大专场、华师专场、岳阳专场、再就是武音专场。这一路走来,漂流世纪乐队经历了风风雨雨,经历人员调整、也一次次遇到意外、失意、茫然失措,从其中又获得了一次次的提升和弥补。我们正是这样与舞台增添了更为深沉的情愫。从一个只是懵懂意识到团队合作的个体,到一个协调一心、交代着艺术构思和理念的潜力班底,再到一个养成了艺术习惯、真正适应海洋而不会晕船的成熟团体。这经历了整整3年时间。而我深信,我们所畅游的那片海洋还会有更多允许创造和演绎的空间。我爱海洋,不单单因为它大、它深,更是因为它的流淌、渗透和真诚,它把自己的故事和感情展现着,不观瞻、不隐瞒,这也许就是漂流世纪所坚持的音乐的品格吧!当一切都似乎写完、走尽的时候,海洋会翻个个儿,世界会翻个个儿,艺术又似乎从一个叼着烟卷儿、哀叹人生的花甲者,变成了一个叼着奶嘴儿、嗷嗷待哺的婴儿了……
音乐会结束了,老师们握我的手,朋友们跟我合影,笑男说在《不羁的童年》里找到了童真和儿时的记忆,段哥哥要我千万不要放弃音乐创作,说到我哗啦啦地流眼泪,蒋奶奶、汪伯伯、林阿姨在音乐会后替我们庆贺,周老师在音乐会前给我题写的“王君希翀,才堪大用”的大字,彭师父在电话中给我们音乐会的激励,还有父母在演出前后给我的巨大支持!这些都让我感到了音乐的价值,它可以做人类想要做的一切、可以唤醒、可以判决、可以攻击、可以化解,而,我也渐渐发现,坚持一种朴实而真挚的大音乐观之于这个并不乖巧的时代的必要性,漂流世纪也许就会在这样安静的音乐室内,用柔情而非滥情、用灵魂而非力度替那一颗颗被生活调教得刚硬无比、桀骜不驯的内心、附上一抹珍惜和创意。所有一切都源自心底,人之所以大同,正是因为心底里有着沉淀着的童谣般质地的珍珠吧。
当然,我们还会继续演绎,好些朋友让我们出专辑,有人还夸下海口说多少钱都愿意买。也感谢大家对于音乐会的建议。眼瞅着就过了两天了,我们自然得往前看。在这只想说,漂流世纪将继续奔向远方,把更多塞壬的歌演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