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
第一次看《月亮和六便士》是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打开书的时候,二十多页的导读还没看完就已经觉得难以继续读下去(这一次我开头也没读完,但是我在看完全书后倒回来却觉得很具有可读性),这一次终于看完了。

即便知晓作者想要描绘的不仅仅是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还有作者对于所见所闻的各种思考,但是却忍不住的对查尔斯这个人物深思。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到: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或许他一直都是神灵,但我却觉得生前只是野兽,死后才是神灵。
“他不仅甘愿牺牲自己, 这有许多人能做到, 也不惮于牺牲别人。 他有着世俗所不能理解的理想。”
约定俗成的规则将世界的阶级层次分得清清楚楚,凡人无法打破世俗的牢笼,也没有飞蛾扑火的决心。所以凡人会羡慕嫉妒“野兽”,甚至想要束缚驯服“野兽”。他们已然忘记了灵魂深处的悸动,对于某种东西更深层次的热爱...

正如这样,我是真的无法成为凡人眼中的神灵,也是真的不想要成为这样的神灵。
正如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这样的“野兽”总是会保持排斥与嘲讽,也许是因为死在路上的野兽总是更多的,也许是因为他们拥有了成为神灵的可能,又也许是因为他们总是让人难以相处。
我们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当他们成为了历史的里程碑,推动了历史的巨轮,也就到了瑕不掩瑜的境界。他们必将承受常人所不能接受,甚至难以想象的痛苦和付出,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但也不可否认,这样的境界,注定要牺牲掉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其他人的很多东西,甚至是生命,而这些人往往不会被历史所铭记,也没有资格考虑是否愿意...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野兽”,也会有被感动而滴泪的时候,这或许就是人性...

月亮,是崇高的理想追求,是浪漫幻想的远方,也是清贫困苦的征途;
六便士,是世俗的种种规则,是当下的鸡毛蒜皮,也是对荣华富贵的追求。
人生应该是拿着几便士望着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