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阶级叙事,资本主义再向前进,或是一次世界经济制度的巨变
全球“大资本家”最大的威胁是什么?不是营商环境,不是自由与民主,不是经济的繁荣与衰退,而是不受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拥有核武器等尖端技术的战略和常规武装力量。
当这一风险不能摆脱时,除了直接的军事斗争以外,一切能够用到的手段都会被使用起来,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也就是一些网友所说的见证历史的阶段。
我无意做一个旁观者,资本主义需要向前发展,两者都需要发展,我在之前讲过的:“如果资本主义的向前发展即是其自我消灭的过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讲,帮助资本主义的自我革新是没有错的,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是有区别的”。
马克思讲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终的社会形态,我不否定这一点,但我关注的不是这一最终社会形态,是当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继续向前发展的过程,是今后数十年的发展变化:是继续为资本主义秩序缝缝补补的“量”上的变化,还是会撕开资本主义秩序的某一个口子,即便不能引来“质”的社会制度性的变革,那也是一种前进,前进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眼前的债务危机困境,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固有顽疾:生产相对于有效需求而言表现出过剩的一种经济危机。
而世界存量经济情况下的变革可能会引发不可控的异变与对抗,更大的可能是寻求增量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变革,也就是说,这一次的经济发展是为社会的制度性变革服务的,而不是社会的变革为经济发展服务,这一点一定要理解,这可能也是最后一次避免世界战争的努力。
阶级是什么?是人为的原因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并在资源分配上赋予了不同群体以政治上的形象。可以说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安排,目的在于团结与斗争,团结的是同一利益群体,斗争的是对立的利益群体,争取的是中间的利益群体。
如果按职业划分,在不同国家内存在着同一职业属性的群体,然而他们可能并不认为彼此属于同一利益群体,而是竞争关系,是有你没我的生存竞争关系,例如:美国的工人可能并不会认为美国的资本家是他们的敌人,而是认为德国的工人抢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并视这些人为敌人,以国家为界限展开斗争。
国家的消灭,我是不奢求的,而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或者某个方面的弱化是存在可能性的,我对此是有所期待的,这个事情以后再讲。围绕着资源分配展开来的活动是谓政治活动,有国内亦有国际,军事是政治的延续。
于国内而言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淡化阶级叙事、冲突对立就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于国际而言,开放与合作是不宜输出阶级斗争意识的,繁荣本国经济是根本选择,不宜输出的原因在于避免使自己陷入孤立之中,对于资本掌权的国家,分化其资本并为我所用是首选项,不使其跨越国界形成一定形式的同盟势力是对外的一个策略。
我不否定从前的叙事逻辑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只是在今天的世界局势里,这样的叙事逻辑无助于在国际上打开新的局面,而且对外输出最后还将反作用于自身。在全球经济低迷甚至接近于停滞或者倒退时,这样的叙事方式可能会在民间流传,试图找到自身的定位以及寻求更多的群体性认同,这一现象无法避免,稳定的成本亦会增加。
把这一逻辑留在心里,使用新的话语体系来诠释世界关系,是有助于普通人群理解世界现状以及可能的未来,并思考未来的自己会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于国际关系而言,和平、稳定、开放与合作是最高正义,是需要新的叙事方式的,我说过的,思想的发展是要与时俱进的。
我是来解决问题的,为问题提出方案的,而不是纯粹的学术交流。
——深海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