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
今天读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像,叫做“心理账产”。文中以出租车机为例,雨天时因为客人多,他们很快就能赚够当天的钱,所以很多司机早早就下班了。反倒是客人少的晴天,他们为了达到当天的心理目标而延长工件时间,即使跑空车越跑越亏。 雨天赚够就收车,晴天又经常赚不够,这种短期心理结算的后果很可能让我们在长周期进行结算时亏损。
春上村树是日本的一个以自律和高产知名的作家。他写件的原则是无论当天状如何每天坚持写5000字。哪怕当天思如泉涌,只要写够5000字就停笔;但如果哪天状态不好,无论怎样他也是要写够5000字才离开书桌。虽说的他的观点和以上观点表面上看大相径庭,但细想两种方法都是为了在以长周期结算的前提下保持利盈利或至少不亏。
在真实生中我们的精力总是被各种突发事件占据,而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大可能像春上一样不完成一个心理目标就一直耗到做完为止。所以我想还是第一种论点更合理一些:效率高时多做一些,效车低时或有其他突发事件挤压我们的时间时,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得少做一些。这样以长周期结算我们的账本才会稳赚不亏。
从另一个角度讲,春上的方法其实更侧重于习惯的养成和“约束”自身。它真正的含义是当你“不想“(而不是不能)做时,这个已经养成的习惯会推动你做下去,而且也可以避免因为一时看不到成效而放弃。例如我们做推广,很多时候无论怎么推都看不到业绩的增长,如果几天都是这样,我们很容易就觉得这种推广方式不管用而放弃了。但如果我们无论当天的效果怎样,每天都坚持做两次推广,那以长周期来结算的话我们也许在几个月后会看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成效。况且,在每天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灵感被启发,新的角度被挖掘,新的知识被吸收纳。这些似乎被白白浪费掉的精力都会像泼向大地的水,表面看是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但从长远看都被大地吸收掉了,也许哪天就会在那个方长出一朵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