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nn's Story
作为一个前留学狗,在袋鼠国念书的时候,我接了一份便利店打工的工作。
工作本身不忙,内容大概就是收银和整理货架。晚上的时候做一下店内打扫,清点一下香烟。因为我做的是晚班,工作时间是从晚上十点到翌日八点。所以客人通常不会很多。时薪$11,一晚上下来差不多能赚五六百人民币,对于补贴零花的学生而言,也颇为可观。老板很好人,晚上没顾客的时候玩手游看电影看书一概不管,并且冰箱里的快乐水也可以自由取用。总体而言,除了要熬夜,是一份相当轻松快乐的工作。 在店内工作的时候,我认识了Lynn。
Lynn是一个白人女性,身高与我相仿,体重可能也是。五十岁出头,灰白头发。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半夜三点的时候。一般来说,我会在三点时关掉店门,开始打扫作业,直到六点开始营业——于是需要请走店内逗留的顾客。但是Lynn没走,还拖了把椅子,坐了下来。我正想向她解释女士咱们要关门了您晚点再来吧,Lynn说:我认识你们经理。他说我可以待在这里。
嘴上说着好的,我的内心翻了一个巨大的白眼。我美好的午夜独处时光遭到了无情破坏,很可能还要营业聊天,这事情真是糟透了。Lynn大概在店里待到了四五点才走,消费了几包薯片和两瓶冰茶(Ice Tea,颜色和口味其实都和冰红茶差不多,一般是立顿牌的。薯片就是普通的薯片)。
后来我才知道,Lynn是店里的常客。只不过无论是来访的频率还是时间,都和其他顾客大相径庭。她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在三点多光顾这家小店,然后看着小说消磨一两个小时。不过通宵夜班有一点好处,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在之后的打工时间里,也和Lynn慢慢熟悉了起来。
Lynn每天半夜三四点待在便利店的原因,据她所说,在于被恶邻欺负。她没有工作,在父亲过世之后,就搬进了CentreLink(袋鼠国的福利中心)提供的保障性公寓。既然是公屋,邻居素质可想而知。经常在半夜制造噪音,又或是在其他地方恶意刁难。喊了警察上门,也不顶用。所以只好出门避难,等到天亮邻居消停了或是出门了,再回去睡觉。
我一边理货架一边说,我真觉得您该搬出去住”。Lynn并不缺钱,她父亲过世时给她留了一笔遗产。Lynn一边撕开一包薯片,一边表示赞成。但是,实际上,直到我结束那家店的打工生涯,Lynn都没有搬出公屋。
Lynn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她有糖尿病。医生是严格禁止她喝ice tea这种糖水的,薯片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一种,也是少吃为妙。她的脚已经开始出现糖尿病足的征兆,再作死下去的话一定会死(字面意义上)。Lynn一再声明,吃薯片只是“For the taste”,冰茶也只是“高度节制地”每天喝一瓶。我曾经不止一次建议她少喝点,但是这些建议都被无情搁置了。另外,我对于她的“冰茶每天只喝一瓶”,深表怀疑。对于垃圾食品的消费从来都是和抑郁程度挂钩的,真的哪天心情不好,喝多少谁说的准。
当时我阅历尚浅,很多事情是我不够明白。年轻人确实容易带着社会达尔文的一些倾向,尤其是如果他在同侪中混得还算滋润。比如说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又或者说是理想的生活要靠自己奋斗,又或者说是有的人过得不好是不够努力或者咎由自取。这些说辞看起来无懈可击冠冕堂皇,但是并未真正考虑到弱势群体的处境。世界上有很多物质上无法改变自己境遇的人,亦或是其能力或知识不足以支撑自己改变境遇的人,唯一出路只有随波逐流。Lynn如此,三和大神也是如此。人生赢家也好,败犬也好,可能差别只是做错了几个决定而已。“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天,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Lynn是一个很好的人,她圣诞节送了我小礼物和明信片。没什么人在圣诞节送了我东西。
希望她现在过得好。
===========================================================
日后谈:
这篇短文写完的时候是2018年,现在时间来到了2020年,被生活日过了两个太阳周期以后,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所以叫做日后谈。
其一,保持健全的社交这件事情还是挺重要的,不然遇到生活的槛,只能找便利店员聊天,实在是过于悲催。今天大家活在一个“不需要太多社交也能轻松活下去”的社会,买东西有快递吃饭有外卖聊天有社交软件,确实可谓是社会的进步。但是这些事情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密了还是淡薄了,远未可知。能半夜陪你去医院的靠谱朋友非常难得,并且有好好维系的必要。
其二,还是要做好健康管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少玩手机——当然如果这些事情都能做到的话你应该此刻也不在读这篇文章。考虑到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对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其巨大,如果不想截肢或者瞎掉,还是有必要审视生活习惯,多吃蔬菜少吃糖。
我逼逼完了,谢谢大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