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室友被催婚,却羡慕她单身
对我而言,结婚,无非是“机缘巧合”并且“能接受”,在一起罢了。
不是什么富贵家庭的孩子,也不至于贫苦,所以我的人生就是“哪有什么完满”,凑合着能走下去,就一步一步接受自己的生活。
因为疫情没有回国,原本一起租房的姑娘独居了一年。我是个矛盾集合体,明明很冷漠,但又很希望有“小集体”的温暖,所以当初决定回国在北京跟朋友合租也是出于此,想听一听别人的故事、日常互相吐槽。最近跟姑娘语音聊起父母催婚,姑娘至今单身,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主,当代社会人愈是如此,愈发难嫁,因为她有自己的原则,有做事的主见,还有耐得住寂寞的底气。只是她也焦虑父母的催婚。我经常在想,结婚,我后悔吗?大抵是后悔的。对,我放弃了原本能肆无忌惮观赏的一片“森林”呀!
我从国内到此,算是开启了与F“相依为命”的国外生活,在一个华人少,出行不便的地方,两个人能够一起做些事情,相比独身驻外的人来说,是一种幸运,但何尝不是一种“束缚”与“规约”,婚姻就是如此吧。开始的时候,一切小事情都是能忍受的:做饭,不会没关系,我来;做家务,收拾不好没关系,我来;做计划,没脑子没关系,我来;收拾行李、挤牙膏最后都变成了我做,毕竟强迫症患者不能接受行李衣服褶痕、缺这少那、牙膏管处处凹陷……后来,这些原本以为可以接受的小事情,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暴露出了太多辛酸。找工作学习,没人做饭,做了饭要不就是没加盐、要不就是没熟或者糊了,而且我不做饭就仿佛失去了话语权,一有批评就得到对方的回应,“你自己怎么不做呢?”,所以我为什么要结婚,跟着妈妈吃不好吗? 再说说看似不值一提的早饭,做了两年多早饭了,变着花样想怎么有胃口开启一天,最近疫情就说F你做做早饭吧,教会了牛奶鸡蛋,于是每天都是牛奶鸡蛋,土司不加任何东西,烤面包机也从来不用,就是白面包片桌子上一摆……该说些什么,这就是思维简单的小屁孩吧?
网上有一个梗,说男人的前任都是他的老师,我感觉放在女生同样适用,我从每一个前任身上都学到了东西,哪怕我们最后没在一起。小Y,少年结识,影响深远,我现在全方位地继承了他强迫症似的人格,小到方方正正的写字,大到不顺心的事钻牛角尖出不来,清华学霸,我大四那年算总成绩保研,大一占百分之四十,我大一成绩年级第一……至今难忘每次去清华找他都是共赴自习室,到后来分手后我去清华买书,直接跟门卫说我是毕业生,去C楼买书,丝毫没有被怀疑,因为C楼是他们清华人的称呼,实际上叫“紫荆综合服务楼”。大H,大一级的师哥,我至今觉得如果当初自己不胡闹,没有师哥的出现,可能我跟小Y就天长地久共同进步了。师哥是个大学渣,游戏玩得不错,为人处世每每被人交口称赞,大二我在校团委负责一项志愿活动,师哥是志愿活动的元老,而且被当初的“甲方爸爸”喜爱地不得了,我就是他手底下的一枚小兵,初出茅庐,仿佛刚进入一个小社会,与成年人相处极不自然的我就跟着他,看他怎么做事,怎么说话。2012年4月16日,在当时算是我人生黑暗时刻了,白天垒球课一室友妹子因为失恋站在我身后可能要找我说话,我没注意一抡棒,把人家门牙打掉两颗,就这事她家差点要跟我打官司,不过想想也是,种牙受罪,当时的我就懵了哪见过这种事,师哥算是手把手带着我处理好那次事故。
说回现在,如果不结婚……就好了。对,我也是一个只想享受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