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战后日本有关“认罪”的不完全记录
来源: 中国文化报
http://www.ccdy.cn/2010-06/11/content_479244.htm
不再延续的深仇 永不忘却的痛史
战后日本有关“认罪”的不完全记录
岩田隆造拖着蹒跚的脚步离开了中国,留下了虔诚的谢罪。然而,与这位75岁的老人相比,如今很多日本人却不了解历史的真相。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右翼组织从未停止过扭曲史实、美化侵略的行动。几十年来,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主权争端、阻碍奥运火炬日本传递……不仅挑拨着受害国家人民的神经,也在战争之后一次又一次伤害他们的心灵。
屡被篡改的日本教科书
二○○一年版的日本历史教科书。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右翼势力就开始在教科书上做文章,利用教科书否定侵略,将其中“战争反省”的内容删掉,日本篡改教科书的问题由此产生。
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了对日本近代战争史有多处篡改的中学历史课本。书中“甲午海战”不再是由日本向中国发起突袭,九一八事变也简单地变成了日本炸毁了南满铁路,“侵略华北”被改成“进出华北”,“南京大屠杀”中的“屠杀”二字被抹掉,起因也竟然变成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被涉及篡改的内容还涉及其他被日本侵略的国家,韩国等亚洲国家都爆发了民众抗议示威。在强大压力下,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宫泽喜一出面承诺对教科书予以再修改。同年11月,日本教科书审定基准增加了一项“邻国条款”:“在处理我国与亚洲近邻各国之间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时,要从国际理解和国际协调的角度予以必要的考虑。”
1986年,日本右翼团体“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炮制的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通过文部省审定合格,再掀教科书问题波澜。在内外舆论的压力下,日本历史教科书从80年代中期起渐渐开始说实话,90年代开始写进侵略战争的史实。
然而,好景不长,90年代中期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活动沉渣泛起,政界、财界、教育界、舆论界、文化界、学界的右翼势力相互配合呼应。1997年1月,一些右翼文人以现行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虐”性质为借口,组成了“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开始炮制以反动历史观为基准的教科书,企图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历史教育。
2001年4月,有8家出版社提交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书稿全部被文部科学省(2001年1月,原文部省改为文部科学省)批准通过,这些书稿在历史描述上均有倒退,尤其以“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书稿为最。
虽然在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下,“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对内容做了一些修改,但最终通过审定的教科书仍在鼓吹 “侵略有功”。关于日伪“满洲国”,该书竟称这是想在中国大陆建立“第一个现代的法治国家”,强调满洲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了提高”。而对于吞并朝鲜半岛,该书经修改后仍坚持说,朝鲜无力应付列强威胁,兼并朝鲜是出于“保卫日本安全和满洲权益”的必要,兼并行为是正当的。关于太平洋战争,该书经修改后仍贯穿“自卫战争”“解放亚洲的战争”的论调。
至于南京大屠杀,该教科书称“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大量中国民众。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该书通篇渲染日本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对亚洲各国的巨大损失却只字不提。
2005年4月,“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再次被文部科学省认定为合格,书中内容进一步美化侵略、歪曲史实、推脱罪责。教科书把日本在中国台湾的殖民统治和对中国东北的武装占领美化成是致力于当地的开发 ,把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说成是给亚洲各国加快独立的契机。然而,就是这样一本肆意歪曲历史、鼓吹侵略有理的中学教科书,又一次被审定“合格”……
阴魂不散的靖国神社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日本国内以及亚洲有关国家的强烈不满。
靖国神社已成为牵动中韩等亚洲人民神经的一个敏感词。这里供奉着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246万多名战死者,有210万名死于二战期间,其中除了1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之外,更有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等14名发动侵略战争、手上沾满了被侵略国家人民鲜血的甲级战犯。
从1951年吉田茂开始,日本各届首相几乎都曾到过靖国神社参拜,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他们都极力避开8月15日这一“战败日”,并以私人身份前往。1975年,三木武夫首次在8月15日以私人身份参拜。此后首相及阁僚参拜逐渐增多,但在以公职身份还是私人身份上仍含糊其辞。
198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然而就在这年的8月15日,中曾根康弘参拜了靖国神社,成为日本第一个在任期间以公职身份前去参拜的首相,引起了中韩的强烈抗议。
1996年1月,桥本龙太郎作为首相在参议院会议回答日本共产党议员的提问时承认,“我国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和痛苦,这是事实,对此我们必须承认,并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然而不久,他却自食前言,于1996年7月29日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而这一天正是他自己的生日。
小泉纯一郎的上任,再一次掀起了参拜靖国神社的浪潮。在他当政的5年期间,共有5次以首相身份公开参拜靖国神社。2001年8月13日是他上任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之后他发表谈话称:对于自己未能在15日这一天参拜感到内疚。并表示“在战争结束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为了排除战争、尊重和平”。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日本国内以及亚洲有关国家的强烈不满,韩国民众甚至以公开斩断自己手指的方式抗议。然而,在激烈的反对声中,小泉又分别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2004年1月、2005年10月参拜靖国神社。
2009年4月,麻生太郎在靖国神社的春季祭祀活动中献了供品,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同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日中首脑会谈中,麻生表示:“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完整体现在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的正式谈话中,日本这一立场没有任何变化。”
讨不回祖灵的高金素梅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在台湾强迫征集了数万名原住民青年,把他们送到战况最为惨烈的东南亚战场进行丛林作战。这些战死他乡的台湾原住民灵位被摆进了靖国神社,与日本战犯的灵位并列,共同接受祭拜。2002年,高金素梅发起并成立了“还我祖灵”代表团,多次奔赴日本讨要祖先亡灵。
2005年6月14日,台湾原住民高金素梅和其他53位“高砂义勇队”遗族,身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前往日本靖国神社讨还祖先灵位,这已经是台湾原住民代表第七次前往日本讨还祖灵了。
“高砂”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台湾时期对台湾原住民的称呼,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台湾强迫征集了数万名原住民青年,组成一支名叫“高砂义勇队”的部队,把他们送到战况最为惨烈的东南亚战场进行丛林作战。在那里,“高砂义勇队”面临的往往是最危险的任务,因此这支队伍的死伤极为惨重,有2/3的人战死他乡。侥幸生还者,也多半带有重大伤残。
日本战败后, 2000多名“高砂义勇队”牺牲同胞的灵位被摆进了靖国神社,与日本战犯的灵位并列,共同接受祭拜。
2002年8月,一支由“高砂义勇队”后裔组成的“还我祖灵”代表团成立了,他们为了找回祖先的亡灵多次奔赴日本,而高金素梅作为发起人,也从此开始了她为原住民的奔走疾呼。
高金素梅说:“被征兵而战死的原住民祖先是受害者,参与侵略而战死的日本兵是加害者,加害者和被害者怎么能合在一起。我们要把祖先的名字刻在家乡的石头上,而不是放在靖国神社。”
为了讨回祖灵,高金素梅等人在日本大阪地方法院起诉了小泉纯一郎、靖国神社以及日本政府。2005年9月30日,此案在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开庭审理。大阪高等法院最终宣判: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属公职行为,违反宪法。在此后的3年时间内,高金素梅7次跨海控诉靖国神社。她坚信只有行动才有尊严,于是每年的8月份她都会率领由台湾少数民族组成的代表团前往靖国神社讨还祖灵。
“我希望日本政府道歉,然后把我们长辈的名字从靖国神社除去。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他们。也许在我有生之年,没有办法完成这件事情,可是因为我的一小步,能够换来我们族人的自觉,我就觉得值得。”高金素梅说。
抗争32年的家永三郎
家永三郎用32年时间与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为做斗争,3次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83岁时的家永三郎体重只有38公斤。
从上世纪50年代日本右翼势力图谋篡改历史教科书开始,篡改与反篡改的斗争就从没有停止过。除了亚洲邻国的强烈抗议,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的团体和个人斗争者,他们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吸取教训,日本历史学者家永三郎就是其中之一。
在吉尼斯纪录里,有一项历时最长的民事诉讼案——为了反对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家永三郎用了32年时间3次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
家永三郎在二战后就一直担任日本文部省的教科书编纂委员,他还曾当过日本皇太子(后来的明仁天皇)的历史教师。1952年,家永三郎编写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日本史》。在教科书中,家永三郎写到了731部队:日军在哈尔滨郊外设立了被称为731的细菌部队,他们用抓到的数千名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做活人细菌实验并加以虐杀,这种残忍的勾当直到苏联参战才停止。尽管他写得简单而粗略,但文部省也不允许在教科书里出现731部队。而且,家永三郎被指责为“对民族爱得不够”,“把战争写得太阴暗”。最终,文部省对家永三郎书稿的修改达290处。
家永三郎拍案而起,1965年他第一次将文部省告上法庭,诉其违宪。1966年,家永三郎的《新日本史》再审还是没通过,家永三郎于1967年再次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第二次诉讼。他要求法院必须澄清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细菌战、日军暴行、侵略中国等8个历史问题。家永三郎第一次和第二次诉讼在日本政府的操纵下都以完全败诉而告终。其间,家永三郎本人也多次受到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反动史学家的攻击,还不得不辞去了东京教育大学教授的职务。但是,家永三郎从来没有动摇过。
1997年8月,家永三郎32年的诉讼终于有了结果,东京高等法院最终认定文部省对家永三郎教科书上4个问题的修改,即草莽队、南京大屠杀、日军对妇女暴行和731部队等违法,宣布家永三郎部分胜诉。虽然对这一结果并不满意,但彼时已经80多岁高龄的家永三郎已经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力量了。
家永三郎的晚年生活在清寒寂寞中走过,而且长年为病痛所困。2002年11月29日,家永三郎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至今在日本的网络论坛上,仍然看到有日本网民在恣意污蔑家永三郎为“卖国贼”。
名垂青史的“村山讲话”
199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村山富市发表了《战后50周年终战纪念日的讲话》。在这篇后来被称为“村山讲话”的历史性文件中,村山代表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愿正视历史,承认侵略,并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
有3位日本首相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比较熟悉:田中角荣、小泉纯一郎、村山富市。田中角荣因为恢复中日邦交,所以功盖后世;小泉纯一郎因为顽固参拜靖国神社,搞得臭名昭着;而村山富市因为发表了承认日本侵略历史的“村山讲话”,而名垂青史。
村山富市在1994年6月至1996年1月间出任日本首相。日本从1987年起实行“阁僚资产公开制度”。在公开家产的历任首相中,村山富市是最穷的。当首相的时候,他的私宅只有一座明治时代(1868年至1912年)的老房子,当时的市价是数十万日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高收入日本人一个月的工资。这个日本史上最“穷”的首相在任期间,却做了一件为后人称道的事情:在199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村山富市发表了《战后50周年终战纪念日的讲话》。在这篇后来被称为“村山讲话”的历史性文件中,村山代表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愿正视历史,承认侵略,并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村山讲话”发表后,日本一些右翼人士极为不满,甚至直接称这位首相为“卖国奴”。村山在他的传记《我的奋斗历程》中言及:“日本的一些政治家对历史所作的表态常偏离常规,有不实的历史观,但大多数日本人有良知,有着和我讲话中提到的一致的认识。”
的确,在村山之后的历任日本首相都曾表示会沿袭“村山讲话”的精神。包括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小泉纯一郎也曾表示,在历史问题上他具有与“村山讲话”相同的认识。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期间,也曾表示认同“村山讲话”,承认日本曾伤害许多国家。但事实上,安倍政府一直不愿直面日本军队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妇女为“慰安妇”的问题。
至死不服的东史郎
1987年,已年过古稀的东史郎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决定将封存40年的从军日记和战场记录公之于众,后来又整理成《东史郎日记》出版。
2006年1月3日,一名曾经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东史郎逝世。在临终前,这位老人嘴里仍喃喃自语说:“我写的和说的都是事实,法庭为什么要判我败诉。以败诉来结束人生,我不服。”
东史郎曾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于1937年参加了攻占南京的战斗,目睹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的种种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罪行。1987年,已年过古稀的东史郎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决定将封存40年的从军日记和战场记录公之于众,后来又整理成书出版。在《东史郎日记》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东史郎或许永远都会被中国人所憎恨,但我相信澄清事实真相,并深刻反省,是日中友好的基础,这就是我公开日记的原因。”他的记录成为揭露和研究南京大屠杀真相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但是,有些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东史郎日记也是不真实的。在日本右翼势力的怂恿之下,《东史郎日记》里涉及到的一个人物桥本光治把东史郎告上了法庭,桥本光治极力否认他曾做过《东史郎日记》中所记载的那样残忍的行径并要求赔偿。1993年,东京地方法院开始一审,1996年判决东史郎败诉。1998年二审驳回东史郎的上诉。在一审之后、东史郎上诉期间,一些中国人和日本人多方奔走,查找并提供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市地图等物证以证明东史郎所说的是事实。但是,东京地方法院并未审理而直接驳回上诉。
虽然充满了艰辛,东史郎从未放弃过他坚持正义的决心。据说,在东史郎病危时期,他仍想最后再去一次南京。当医生告诉他,如果坚持要去南京的话,可能就要倒在南京时,东史郎却坚定地回答:“即使倒在南京,我还是想去。”想不到,这成为东史郎永久的遗憾。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将很多中国军民生生活埋。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共屠杀南京市民和放下了武器的中国官兵30余万人。南京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然而就是这样确凿的历史在日本教科书中却被百般遮掩,甚至被否认和扭曲。图为南京下关江边,被屠杀的尸体遍地堆积。
日军将中国民众残忍活埋。
图为东条英机正在接受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6年4月2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正式起诉。5月3日至4日,首席检察官基南宣读了长达42页的起诉书,历数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1948年12月23日凌晨,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绞死在东京巢鸭监狱的死刑架上。1947年3月27日,战犯田中久一在刑场被执行枪决。
1947年3月27日,战犯田中久一在刑场被执行枪决。
2008年4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日本长野传递过程中遭遇了阻挠。当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在长野传递圣火时,右翼分子冲入现场,企图抢走火炬,被保卫人员拦下。
2008年4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日本长野传递过程中遭遇了阻挠。右翼分子冲入人群,夺去中国留学生手中的国旗。就在留学生李明明力争夺回国旗的时候,他被右翼分子击中头部,当场被打晕在地,鲜血流过脸颊。
http://www.ccdy.cn/2010-06/11/content_479244.htm
不再延续的深仇 永不忘却的痛史
战后日本有关“认罪”的不完全记录
岩田隆造拖着蹒跚的脚步离开了中国,留下了虔诚的谢罪。然而,与这位75岁的老人相比,如今很多日本人却不了解历史的真相。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右翼组织从未停止过扭曲史实、美化侵略的行动。几十年来,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主权争端、阻碍奥运火炬日本传递……不仅挑拨着受害国家人民的神经,也在战争之后一次又一次伤害他们的心灵。
屡被篡改的日本教科书
二○○一年版的日本历史教科书。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右翼势力就开始在教科书上做文章,利用教科书否定侵略,将其中“战争反省”的内容删掉,日本篡改教科书的问题由此产生。
1982年6月,日本文部省审定通过了对日本近代战争史有多处篡改的中学历史课本。书中“甲午海战”不再是由日本向中国发起突袭,九一八事变也简单地变成了日本炸毁了南满铁路,“侵略华北”被改成“进出华北”,“南京大屠杀”中的“屠杀”二字被抹掉,起因也竟然变成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
被涉及篡改的内容还涉及其他被日本侵略的国家,韩国等亚洲国家都爆发了民众抗议示威。在强大压力下,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宫泽喜一出面承诺对教科书予以再修改。同年11月,日本教科书审定基准增加了一项“邻国条款”:“在处理我国与亚洲近邻各国之间近现代史的历史事件时,要从国际理解和国际协调的角度予以必要的考虑。”
1986年,日本右翼团体“保卫日本国民会议”炮制的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高中历史教科书,通过文部省审定合格,再掀教科书问题波澜。在内外舆论的压力下,日本历史教科书从80年代中期起渐渐开始说实话,90年代开始写进侵略战争的史实。
然而,好景不长,90年代中期后,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活动沉渣泛起,政界、财界、教育界、舆论界、文化界、学界的右翼势力相互配合呼应。1997年1月,一些右翼文人以现行历史教科书带有“民族自虐”性质为借口,组成了“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开始炮制以反动历史观为基准的教科书,企图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历史教育。
2001年4月,有8家出版社提交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书稿全部被文部科学省(2001年1月,原文部省改为文部科学省)批准通过,这些书稿在历史描述上均有倒退,尤其以“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书稿为最。
虽然在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下,“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对内容做了一些修改,但最终通过审定的教科书仍在鼓吹 “侵略有功”。关于日伪“满洲国”,该书竟称这是想在中国大陆建立“第一个现代的法治国家”,强调满洲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了提高”。而对于吞并朝鲜半岛,该书经修改后仍坚持说,朝鲜无力应付列强威胁,兼并朝鲜是出于“保卫日本安全和满洲权益”的必要,兼并行为是正当的。关于太平洋战争,该书经修改后仍贯穿“自卫战争”“解放亚洲的战争”的论调。
至于南京大屠杀,该教科书称“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大量中国民众。关于这一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有许多疑问点,有各种各样的见解,现在还在持续争论。”该书通篇渲染日本士兵和平民的伤亡人数,对亚洲各国的巨大损失却只字不提。
2005年4月,“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再次被文部科学省认定为合格,书中内容进一步美化侵略、歪曲史实、推脱罪责。教科书把日本在中国台湾的殖民统治和对中国东北的武装占领美化成是致力于当地的开发 ,把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说成是给亚洲各国加快独立的契机。然而,就是这样一本肆意歪曲历史、鼓吹侵略有理的中学教科书,又一次被审定“合格”……
阴魂不散的靖国神社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日本国内以及亚洲有关国家的强烈不满。
靖国神社已成为牵动中韩等亚洲人民神经的一个敏感词。这里供奉着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246万多名战死者,有210万名死于二战期间,其中除了1000多名乙、丙级战犯之外,更有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等14名发动侵略战争、手上沾满了被侵略国家人民鲜血的甲级战犯。
从1951年吉田茂开始,日本各届首相几乎都曾到过靖国神社参拜,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他们都极力避开8月15日这一“战败日”,并以私人身份前往。1975年,三木武夫首次在8月15日以私人身份参拜。此后首相及阁僚参拜逐渐增多,但在以公职身份还是私人身份上仍含糊其辞。
198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然而就在这年的8月15日,中曾根康弘参拜了靖国神社,成为日本第一个在任期间以公职身份前去参拜的首相,引起了中韩的强烈抗议。
1996年1月,桥本龙太郎作为首相在参议院会议回答日本共产党议员的提问时承认,“我国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和痛苦,这是事实,对此我们必须承认,并在深刻反省的基础上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然而不久,他却自食前言,于1996年7月29日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而这一天正是他自己的生日。
小泉纯一郎的上任,再一次掀起了参拜靖国神社的浪潮。在他当政的5年期间,共有5次以首相身份公开参拜靖国神社。2001年8月13日是他上任后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之后他发表谈话称:对于自己未能在15日这一天参拜感到内疚。并表示“在战争结束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为了排除战争、尊重和平”。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了日本国内以及亚洲有关国家的强烈不满,韩国民众甚至以公开斩断自己手指的方式抗议。然而,在激烈的反对声中,小泉又分别于2002年4月、2003年1月、2004年1月、2005年10月参拜靖国神社。
2009年4月,麻生太郎在靖国神社的春季祭祀活动中献了供品,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同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日中首脑会谈中,麻生表示:“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完整体现在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的正式谈话中,日本这一立场没有任何变化。”
讨不回祖灵的高金素梅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在台湾强迫征集了数万名原住民青年,把他们送到战况最为惨烈的东南亚战场进行丛林作战。这些战死他乡的台湾原住民灵位被摆进了靖国神社,与日本战犯的灵位并列,共同接受祭拜。2002年,高金素梅发起并成立了“还我祖灵”代表团,多次奔赴日本讨要祖先亡灵。
2005年6月14日,台湾原住民高金素梅和其他53位“高砂义勇队”遗族,身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前往日本靖国神社讨还祖先灵位,这已经是台湾原住民代表第七次前往日本讨还祖灵了。
“高砂”是日本军国主义统治台湾时期对台湾原住民的称呼,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在台湾强迫征集了数万名原住民青年,组成一支名叫“高砂义勇队”的部队,把他们送到战况最为惨烈的东南亚战场进行丛林作战。在那里,“高砂义勇队”面临的往往是最危险的任务,因此这支队伍的死伤极为惨重,有2/3的人战死他乡。侥幸生还者,也多半带有重大伤残。
日本战败后, 2000多名“高砂义勇队”牺牲同胞的灵位被摆进了靖国神社,与日本战犯的灵位并列,共同接受祭拜。
2002年8月,一支由“高砂义勇队”后裔组成的“还我祖灵”代表团成立了,他们为了找回祖先的亡灵多次奔赴日本,而高金素梅作为发起人,也从此开始了她为原住民的奔走疾呼。
高金素梅说:“被征兵而战死的原住民祖先是受害者,参与侵略而战死的日本兵是加害者,加害者和被害者怎么能合在一起。我们要把祖先的名字刻在家乡的石头上,而不是放在靖国神社。”
为了讨回祖灵,高金素梅等人在日本大阪地方法院起诉了小泉纯一郎、靖国神社以及日本政府。2005年9月30日,此案在日本大阪高等法院开庭审理。大阪高等法院最终宣判:日本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属公职行为,违反宪法。在此后的3年时间内,高金素梅7次跨海控诉靖国神社。她坚信只有行动才有尊严,于是每年的8月份她都会率领由台湾少数民族组成的代表团前往靖国神社讨还祖灵。
“我希望日本政府道歉,然后把我们长辈的名字从靖国神社除去。我们要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他们。也许在我有生之年,没有办法完成这件事情,可是因为我的一小步,能够换来我们族人的自觉,我就觉得值得。”高金素梅说。
抗争32年的家永三郎
家永三郎用32年时间与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为做斗争,3次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83岁时的家永三郎体重只有38公斤。
从上世纪50年代日本右翼势力图谋篡改历史教科书开始,篡改与反篡改的斗争就从没有停止过。除了亚洲邻国的强烈抗议,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很多的团体和个人斗争者,他们要求日本正视历史、吸取教训,日本历史学者家永三郎就是其中之一。
在吉尼斯纪录里,有一项历时最长的民事诉讼案——为了反对日本政府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家永三郎用了32年时间3次把日本政府告上法庭。
家永三郎在二战后就一直担任日本文部省的教科书编纂委员,他还曾当过日本皇太子(后来的明仁天皇)的历史教师。1952年,家永三郎编写高中历史教科书《新日本史》。在教科书中,家永三郎写到了731部队:日军在哈尔滨郊外设立了被称为731的细菌部队,他们用抓到的数千名中国人和一些外国人做活人细菌实验并加以虐杀,这种残忍的勾当直到苏联参战才停止。尽管他写得简单而粗略,但文部省也不允许在教科书里出现731部队。而且,家永三郎被指责为“对民族爱得不够”,“把战争写得太阴暗”。最终,文部省对家永三郎书稿的修改达290处。
家永三郎拍案而起,1965年他第一次将文部省告上法庭,诉其违宪。1966年,家永三郎的《新日本史》再审还是没通过,家永三郎于1967年再次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第二次诉讼。他要求法院必须澄清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细菌战、日军暴行、侵略中国等8个历史问题。家永三郎第一次和第二次诉讼在日本政府的操纵下都以完全败诉而告终。其间,家永三郎本人也多次受到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威胁和反动史学家的攻击,还不得不辞去了东京教育大学教授的职务。但是,家永三郎从来没有动摇过。
1997年8月,家永三郎32年的诉讼终于有了结果,东京高等法院最终认定文部省对家永三郎教科书上4个问题的修改,即草莽队、南京大屠杀、日军对妇女暴行和731部队等违法,宣布家永三郎部分胜诉。虽然对这一结果并不满意,但彼时已经80多岁高龄的家永三郎已经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力量了。
家永三郎的晚年生活在清寒寂寞中走过,而且长年为病痛所困。2002年11月29日,家永三郎带着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至今在日本的网络论坛上,仍然看到有日本网民在恣意污蔑家永三郎为“卖国贼”。
名垂青史的“村山讲话”
199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村山富市发表了《战后50周年终战纪念日的讲话》。在这篇后来被称为“村山讲话”的历史性文件中,村山代表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愿正视历史,承认侵略,并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
有3位日本首相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比较熟悉:田中角荣、小泉纯一郎、村山富市。田中角荣因为恢复中日邦交,所以功盖后世;小泉纯一郎因为顽固参拜靖国神社,搞得臭名昭着;而村山富市因为发表了承认日本侵略历史的“村山讲话”,而名垂青史。
村山富市在1994年6月至1996年1月间出任日本首相。日本从1987年起实行“阁僚资产公开制度”。在公开家产的历任首相中,村山富市是最穷的。当首相的时候,他的私宅只有一座明治时代(1868年至1912年)的老房子,当时的市价是数十万日元,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中高收入日本人一个月的工资。这个日本史上最“穷”的首相在任期间,却做了一件为后人称道的事情:在199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之际,村山富市发表了《战后50周年终战纪念日的讲话》。在这篇后来被称为“村山讲话”的历史性文件中,村山代表日本政府第一次明确表示愿正视历史,承认侵略,并对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村山讲话”发表后,日本一些右翼人士极为不满,甚至直接称这位首相为“卖国奴”。村山在他的传记《我的奋斗历程》中言及:“日本的一些政治家对历史所作的表态常偏离常规,有不实的历史观,但大多数日本人有良知,有着和我讲话中提到的一致的认识。”
的确,在村山之后的历任日本首相都曾表示会沿袭“村山讲话”的精神。包括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的小泉纯一郎也曾表示,在历史问题上他具有与“村山讲话”相同的认识。安倍晋三担任首相期间,也曾表示认同“村山讲话”,承认日本曾伤害许多国家。但事实上,安倍政府一直不愿直面日本军队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妇女为“慰安妇”的问题。
至死不服的东史郎
1987年,已年过古稀的东史郎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决定将封存40年的从军日记和战场记录公之于众,后来又整理成《东史郎日记》出版。
2006年1月3日,一名曾经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东史郎逝世。在临终前,这位老人嘴里仍喃喃自语说:“我写的和说的都是事实,法庭为什么要判我败诉。以败诉来结束人生,我不服。”
东史郎曾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于1937年参加了攻占南京的战斗,目睹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的种种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罪行。1987年,已年过古稀的东史郎为了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决定将封存40年的从军日记和战场记录公之于众,后来又整理成书出版。在《东史郎日记》的序言中,他这样写道:“东史郎或许永远都会被中国人所憎恨,但我相信澄清事实真相,并深刻反省,是日中友好的基础,这就是我公开日记的原因。”他的记录成为揭露和研究南京大屠杀真相最有价值的资料之一。但是,有些日本人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东史郎日记也是不真实的。在日本右翼势力的怂恿之下,《东史郎日记》里涉及到的一个人物桥本光治把东史郎告上了法庭,桥本光治极力否认他曾做过《东史郎日记》中所记载的那样残忍的行径并要求赔偿。1993年,东京地方法院开始一审,1996年判决东史郎败诉。1998年二审驳回东史郎的上诉。在一审之后、东史郎上诉期间,一些中国人和日本人多方奔走,查找并提供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市地图等物证以证明东史郎所说的是事实。但是,东京地方法院并未审理而直接驳回上诉。
虽然充满了艰辛,东史郎从未放弃过他坚持正义的决心。据说,在东史郎病危时期,他仍想最后再去一次南京。当医生告诉他,如果坚持要去南京的话,可能就要倒在南京时,东史郎却坚定地回答:“即使倒在南京,我还是想去。”想不到,这成为东史郎永久的遗憾。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将很多中国军民生生活埋。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共屠杀南京市民和放下了武器的中国官兵30余万人。南京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然而就是这样确凿的历史在日本教科书中却被百般遮掩,甚至被否认和扭曲。图为南京下关江边,被屠杀的尸体遍地堆积。
日军将中国民众残忍活埋。
图为东条英机正在接受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
1946年4月29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等28名甲级战犯正式起诉。5月3日至4日,首席检察官基南宣读了长达42页的起诉书,历数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1948年12月23日凌晨,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被绞死在东京巢鸭监狱的死刑架上。1947年3月27日,战犯田中久一在刑场被执行枪决。
1947年3月27日,战犯田中久一在刑场被执行枪决。
2008年4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日本长野传递过程中遭遇了阻挠。当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在长野传递圣火时,右翼分子冲入现场,企图抢走火炬,被保卫人员拦下。
2008年4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日本长野传递过程中遭遇了阻挠。右翼分子冲入人群,夺去中国留学生手中的国旗。就在留学生李明明力争夺回国旗的时候,他被右翼分子击中头部,当场被打晕在地,鲜血流过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