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新疆】西游记
北疆已秋。
Day 1 抵达乌鲁木齐
飞行5小时以后,飞机安全落地乌鲁木齐,因机上有一位三个月前从美国归来的同胞,导致当地检疫部门高度紧张,耗费了将近俩小时才将此次航班的所有乘客放行。彼时,闺蜜的妈妈已经在机场等我们很久。一到乌市,即入深秋,衣着单薄的我瑟瑟发抖。
感谢阿姨热情款待,当时还没意识到,这一顿饭将是未来几天中最丰盛的一餐。
Day 2 乌鲁木齐-富蕴
一早,西游小队集结(这一刻我还不知道,两位平平无奇的男同学,其实是两位IT大佬),备好水与干粮,带好通关文牒,上路。
一路上戈壁黄土,原想去天池望一眼,因堵车严重而中途折返,继续朝富蕴北行。时而有路牌提示”野生动物出没,禁止鸣笛“等,但一直未见其身影,直到视野之中出现两匹“野马”,没见过世面的我们欢呼雀跃着停车看马。越深入阿勒泰地区,荒原上的骆驼,黄羊,牛,马,越多,可是我们几小时都沉浸在这样的画面里,已然习以为常,兴致缺缺。
富蕴县城极小,私以为俩小时便可绕城步行一圈。四百多公里的路程让大家都饥饿难耐,选了一家小馆子饱餐一顿。“西域春”奶啤竟意想不到的好喝,打开易拉罐那一瞬间飘出来的味道,前调是浓浓的奶香,后调是淡淡的啤酒味。后来我又尝试过另一品牌,只是啤酒味道太重,远不如这一款惊艳。

Day 3 富蕴-布尔津
休整一晚,继续上路。自驾游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停停拍拍,只是天地苍茫,相机不能表达其万一。
可可托海的深秋,第一眼望去是萧瑟的黄色的白桦林。我有一好友名为“桦”,他自我介绍时总是说:“白桦”的“桦”。看到白桦林便想起此友,挑了一树最好看的白桦发给他,瞧,你的本体。因为赶路,我们并未逛完可可托海,所以我到现在也没弄清楚“可可托海”到底是不是海,或说湖更准确。



王老师对五彩滩落日有几丝执念,明知时间已经来不及,依然在“去与不去”之间徘徊纠结。这是一场赌博,且赌赢的几率极其微渺,如果直接放弃,我们还可以早点抵达布尔津休息一下;如果执意多行驶几十公里赶去,极可能“时间与落日两空”。我对此倒是很随意,旅途中一定要降低期待,反正高速公路上的日落已经很美。“看不到日落,就去看月亮啊,路上总会有出其不意的风景。”果然,一路逐日而来,唯余晖在,倒也极美。逗留十几分钟,便返回布尔津。又果然,回程途中的圆月像蛋黄似的,很亮,很近。


Day 4 布尔津-禾木
一日一夜之间,从深秋入隆冬。


听说禾木的日出日落、星空晨雾不容错过,这一天,我们选择高价夜宿禾木村落的小木屋,不华且不实,对于隔壁房间两个男生的对话以及院落里“哞哞”的牛叫声,能够听得清清楚楚。只是自然美景可遇不可求,需取决于老天爷的心情。我们此行就没有“艳福”,傍晚依旧阴云天,除了天、云、树、屋,我什么也没有看到。
Day 5 禾木-喀纳斯
前一天晚上,两位男生通知我们:明天早上七点出发看日出。谁能料到,我和Dan按时收拾妥当,两位男同学的闹钟才在隔壁响起。这么不靠谱吗?我不免揣测:你们原就打算七点半出发,怕我俩耽误时间,故意告诉我们七点,给我们留了半小时机动时间吗?
今日,天公依旧不作美,爬山途中一度下起雨,初初东方的一丝亮光也消失无踪。所谓“看日出”,生生变成了晨练。但是无妨,喀纳斯之前的所有风景,都只是前奏,好戏还在后头。
喀纳斯的天气同样不好,拾一千多级而上,山顶钓鱼台已是云雾遮眼,不见天日。幸而风大,此时如果有耐心,用延时摄影拍云飞雾散有奇效,似在仙境。
可惜我们来得晚,这一程,还是太匆匆。没能肆意在山顶发呆望远,始终不大畅快。




Day 6 喀纳斯-奎屯
一早,吃牛肉面的间隙,门外飘起了经过北方人认证的鹅毛大雪。我们趁大雪封山之前,火速离开喀纳斯。你说,这是不是有一种西天取经的感觉。路过一个小镇,歇息一晚,天亮继续赶路。所不同得是,我们没法化缘,反倒要被景区高额物价宰割。
下午抵达乌尔禾魔鬼城,与油田里数不清的“磕头机”隔路相望。听说十级大风将至,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景区闭门谢客。违规钻入停车场,企图离魔鬼城近一点,不过保安叔叔们已经在遣返各路游客,也只能止步于此。一边想,十级大风过境,雅丹地貌势必鬼哭狼嚎,是谓“魔鬼城”;一边想,我们得在大风刮过之前逃离克拉玛依,十级大风可是有掀翻小车的能耐,心慌。


在北疆自驾总是让我想起《星际穿越》的场景,那辆车驶进玉米地。尤其今天狂风大作,我们的车在石子马路上急驰而过,一路扬尘。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也不忘看一眼胡杨林。车子开到了离胡杨林最近的地方,我刚打开车门的一瞬间,“咣当”一下,风把车门刮到最开,吓得我赶紧检查车门是否还好。车子从空地想要回到正常马路时,遇到人为制造的各种隔离带,如玻璃碴子、深沟等,才惊觉我们的车刚刚是轧着玻璃碴子下去的。

这一下午,可谓“克拉玛依历险记”,晚上总得以美食压压惊,所幸,酒店对面的芦花鸡不负众望,是我在新疆吃过得最美味的一餐,没有之一。

Day 7 奎屯-伊宁
这是在天山山脊的河谷中,在伊犁大地上,行驶。念及此,内心一阵澎湃,这就是初中历史课本上“左宗棠收复伊犁”的伊犁,这就是初中地理课本上的天山,这还是《还珠格格》里“沙儿飞过天山去,风儿跟过天山去”的天山,这还是《七剑下天山》的天山。自有一种多年网友奔现的感觉。
久看自然风光会审美疲劳,在去往赛里木湖途中,我趁机看了一部纪录片《消失的古国:伊犁河畔》,以期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人文。原来如今的昭苏县就是乌孙古国,西汉时期,细君公主与解忧公主先后远嫁和亲的地方。想象着两千年前,大汉公主或柔弱如细君,或刚毅如解忧,都背负着使命在当时的异国他乡艰难生存,细君公主“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却终不能如愿。



Day 8
伊宁是伊犁州首府,听说这里的喀赞其民俗村极具少数民族特色。乍听这名字,会以为是一个专门为游客而设计的观赏景区,其实不然,这一带是一片相对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区,在大街小巷里走走停停,跟乌兹别克族的帅气小男孩聊聊天,总算接触到了当地的人文气息,不再像远观自然风光那样浮于表面。这里房屋被粉刷为妍丽的彩色,以蓝色居多,有人称为“喀赞其”蓝。
伊宁,是我愿意再来第二次的地方。



是日下午,离开伊宁,前往那拉提草原,原计划通过独库公路翻越天山,直接返回乌鲁木齐。这一程,大概是旅行中最为失策的的一程,那拉提草原一片枯黄与萧条,只有莫须有的乌孙王陵,搭配着冷冽的阳光与枯木,让我产生沧海桑田之感。最关键得是,我们行至那拉提,在天山中段,独库公路已封,只能选择向东或向西绕过天山,每一种选择都是大几百公里的路程。

Day 9 新源-乌鲁木齐
最终选择了更安全稳妥的路线:退回伊宁,一路国道。
八九百公里的车程,两位司机实在辛苦。我和Dan没有开车技能傍身,只能“卖弄口才”,活跃气氛,一路也算有说有笑。胡老师建议我俩去讲脱口秀,一唱一和,又有趣,又聒噪。
Day 10 山水又一程,江湖再见


西游记尾声处,飞机延误,问询,登机口的工作人员答曰听广播。结果,没有听到机场广播,收到了航旅纵横APP提示“关舱门”的信息。没有哪一刻比误机那一刻更想回上海,在乌鲁木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特别漫长,特别煎熬。幸而Dan作为空中飞人,能够妥善应对各类机场突发状况,很快我们买到了当晚飞往京城的机票。
不幸之中的万幸,我们没有托运行李,不然箱子去了兰州,而人去了北京,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