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镜头下的古建筑
查看话题 >晋游日记(序)
表里山河,古建华章
想去山西很久了,理由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这句简单的大白话广告。也许山西人就像山西那厚重又磅礴的历史遗产一样低调,不擅宣传。或许还有更具体的原因,元以前的木构建筑全国仅存232处,而山西就占了80%;不可移动文物35000余处,山西稳居第一;雕塑、建筑、壁画、碑刻,凝固的艺术在孤芳自赏,三千年看得见的历史在浅吟低喃。
当身临其境后,有那么一刻,我发现自己仿佛已经穿越,穿越过千年前的铁马金戈、梵宫清音,沿着历史的长河徜徉而上。也许是在云冈,梵宫清音仿佛仍在回响;也许是在佛光寺,落日的余晖笼罩在山野;也许是在西京大同,辽金巨构的鸱吻无言相对;或者是在晋祠,圣母殿的侍女低眉浅笑;或者是在代州,雁门的颦鼓动地而来;也有可能是在平遥,古城里的某条背街小巷,红灯笼高高挂起。

云冈石窟·北魏

隆兴寺龙藏碑·隋

佛光寺东大殿·唐

镇国寺万佛殿·五代

应县木塔·辽

晋祠圣母殿·宋

崇福寺弥陀殿·金

大同关帝庙正殿·元

双林寺韦驮菩萨彩塑·明

灵石王家大院·清
言归正传,山西虽然一直在我的收藏目的地里,但无奈身为社畜身不由己。加之本身也不想在节假日数人头,只好趁着疫情过后人少请了7天年假,凑上两个周末一共11天,约上只在寒暑假有空的当老师的旧友,草草做了攻略,订好酒店、机票、火车票。恰好碰到山西出台政策,所有A级景区年底前工作日全免门票,往常在七月频繁出没的台风也销声匿迹,山西和上海疫情也都平稳暂时安全,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最终,赶在七月份的尾巴顺利出发。
行前要想着看这些历史瑰宝,不了解些背景知识终归是欠缺了点什么,看了很多历史、艺术、佛教、建筑方面的参考书籍,虽说大部分都没看完,不过也勉强算是入了门,不至于盲人摸象了。出门在外,轻装简行,书呢是带不了的,所幸靠着LP这本旅行攻略也能七七八八了解个大概了。
虽然从山西回来已经三四天了,那里的古建遗珍、山川人文却还一直让我魂牵梦绕。所幸时间相距不甚遥远,凭着些许记忆,加上参考书籍,把这次旅途记录下来,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行前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