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印象3:善与向善】
首先,想说一下标题:善,是某个时点的、静态的描述;向善,是一个动态的、方向性的描述。
小一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善与向善。
先说说向善。在向善的问题上,小一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渡己渡人。
渡己。他今年也才29岁,正值青春年少时,就已皈依佛门。姑且不去深究是否真心皈依,因为在我心中“皈依”这个行为本身就是个非常人之举。(细细想来,现实生活中年纪轻轻就已皈依佛门的人,就只有顾了。顾,是一个极好之人,90年出生、与我生日相差一天的孩子,为人处事却是老成稳重,令我这位大姐姐也是钦佩不已)。他曾经开饭店,各种杀生,但最终选择了食素、不杀生(甚至不杀蚊子);这中间的转变,我不知道详情,但我想一定是震撼人心的。因为一个人,若不是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是不会想着大转变的。他也曾说,自己害怕什么就会去克服什么,也就是说他在刻意改变自我。改变自我,需要决心,更需要自律和恒心。虽然,我不知道他自我改变的效果如何,但我想他有此心,就已走在向善和渡己的道路上了。
渡人。有些人,天生具有渡人的气质和气场。直觉告诉我,他就是这类人,他用他的经历、见闻、思想、观念,还有本身极具感染力的笑容和声音,在有意或无意,经意或不经意间,治愈了很多人,也摆渡了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
再说说善。在善的问题上,小一给我的印象是:瑕不掩瑜,善良且富有爱心之人。
他养了一条狗、一只猫、两只小白兔。也许,他还养了其他的小动物,我不得而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猫养狗并不稀奇,但对我来说,一个七尺男儿来说,养小白兔确实是一件比较稀奇的事。小时候,我们兄妹四人各养一只小白兔,每天都要给它们喂新鲜的青草、蔬菜、清水,还要清理粪便之类的,很是麻烦。我想,一个男性,愿意有耐心的去饲养这许多的动物,内心深处应该都是很柔软、很温暖、很有爱的。
有次聊到留守儿童,他说他经常会骑着摩托车去山里给留守儿童送日常生活用品或食物。事实上,做好事、送爱心,一次两次并不难,难得是坚持初心,不图名利和回报。虽然,我不曾知道,他是否坚持,但我想能留意到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也许,他的童年也是留守儿童,所以他天然的具有留守儿童的同理心),并且自愿为之付出。这是只有善良之人才会有的行为。
尽管有后来的前女友曝光贴事件,但那也都是他前女友的片面之词,都不足以影响我对他的本性评价。毕竟,人非圣贤,孰人无过?
当然,正如开头所述,善,是一个静态的、时点的状态描述。我不了解他的过去,也不了解他的现在,更不知他内心是如何的,是否是善与向善的,自己的印象也仅仅是基于与他甚少交流的只言片语中。
不过,瑕不掩瑜,内心的直觉告诉我,善良是他极大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