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权有钱的女人都爱珍珠【1?
最近《信条》上映,相信不少人都对“高妹”伊丽莎白·德比齐饰演的女主凯特印象深刻,电影中的她珍珠项链配套装,大长腿一迈气场两米八。

珍珠作为珠宝圈的巨C,一向深厚王室贵族、精英女性的喜爱。比如女王日常的三件套,那肯定离不开珍珠、套裙和launer包。不夸张地说,她每一天都在复制自己的“女王套装”,恰到好处的贵气,十分优雅耐看↓

而在政圈、商圈女大佬这儿,珍珠仿佛也成为了她们的标配,拉加德振臂一呼,珍珠耳环、项链跟她的手势一样引人注目。

女明星红毯、出街更是少不了珍珠,拼克拉、拼成色,还要拼谁戴得更时髦;

在威尼斯电影节被授予终身成就奖的蒂尔达,几次走红毯都离不开这个镶有珍珠的James Merry面具。无需其他首饰就能秒杀菲林,还拍出了杂志大片的感觉↓

对这些有钱有权有实力的女人来说,珍珠才是那个必不可少的伴侣。外媒还引申出一个概念,就叫power pearl。 珍珠为什么能拔高到这种地步?又是靠什么来一统三圈(政、商、时尚圈),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1.power pearl第一步:成为地位的象征 在天然珍珠时代,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颁布了相似的律令,那就是把稀有的珍珠与王权挂钩,成为极少数的王公贵族的玩物,权力场几乎成了珍珠的秀场~ ◆ 中国古代:珠宝中的巨C,私藏要倒霉 中国历朝历代,珍珠都是顶级珠宝。 就拿清朝来说,嘉庆抄了和珅家,洋洋洒洒罗列了二十条罪状,第十五条就是“伊家内所藏珍珠手串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有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看似不重要,其实也是和大人僭越皇权的不二之证。

这里所说的珍珠就是东珠,颗粒饱满圆润又极其稀有。因为出自他们爱新觉罗氏发家的松辽流域,所以备受推崇。 清朝实行严格的东珠管理制度,只有在必须展现皇家气派的地方(如帝后朝冠、朝珠等),才可以镶嵌,否则就是违反祖宗家法~

慈禧对东珠的喜爱,也是无人能敌,她甚至把这种要抄家的贵重珠宝碾碎敷脸、内服。在《末代皇帝》中,溥仪初见慈禧,一张白脸异常瞩目,据说她这种形象就是剧组根据慈禧爱敷珍珠粉的史实设计的。慈禧生前喜爱珍珠,故去后也不放过它。她的棺椁内陪葬品奇珍众多,光是不计其数的珍珠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据李莲英和其侄所著的《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棺内丝褥上铺珍珠2400粒、陀罗尼经被上缀有珍珠800余粒、凤冠上有一颗重达4两的珍珠,送葬的人最后还倒入了4升珍珠。
◆ 在欧洲:力压祖母绿,一珠难求 养殖珍珠技术成熟之前的欧洲,想拥有一颗天然珍珠也是要“玩命”的。当时的珍珠不受人工干预,天然孕育而成,极其珍贵难得。尤其是大粒珍珠,每一颗的价值都不可估量。 古罗马学者曾记载过一场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传奇晚宴。她想让罗马将军安东尼长长见识,就把一只大珍珠耳环压碎溶解在酒杯(或醋)中,然后一口气喝了一千多万美元(两颗珍珠估价约合2,850万美元)。虽然无法考证故事真伪,但也能说明珍珠的昂贵。

到了16世纪,天然珍珠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霸主地位。 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末代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曾经拥有一枚天然大珍珠制成的胸针,珍珠毫无瑕疵,世间难见。2018年,苏富比拍卖了这枚珍珠胸针,最终以3600万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