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日子
从同学家回来我几乎整夜没有入睡。迷糊中翻来覆去。眼前的蒙太奇是他跟着音乐摇头晃脑的模样,而我在耳边却已寻不着他的调子,只有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
那是完全两场陶醉,两种摇摆。
第一场
我静静趴在厨房柜台上,看他煎三文鱼,平底锅边他的手机一边计时一边外放着音乐。最初摆香草时他听的是房东的猫的纯情,还有一些indie hip pop,接着开始随起他们大东北KTV里的流行摇滚拌色拉。他这时忘我地摇摆着享受单纯的美味,一种我如今可望不可及而生活。
我哑然地笑。
吃完擦着柜台水槽他似乎仍沉醉在煎鱼的成就感中。
“美国这样把灶头和水槽设计在一起连着比中国好,这一下就抹进去了。” “嘿我给你看个厉害的。” 他唤醒我,扳开一边的龙头,看水槽口将菜叶渣滓,自动吞下去。我只感到我来时想对他开的玩笑也落入水槽的深喉,感到自己面对这些日常琐碎的麻木与迟钝。
第二场
吃完饭走进他卧室。坐在床沿,看他抱起吉他,弹起押尾的《黄昏》便感到这会是一去不复返,不可重现浪漫的场景——我就这么心怀着羞涩的期待静静望着他,望着他进入自己的世界。
我直觉忍不住拿起手机悄悄捕捉他的侧影。他闭眼随节拍轻晃着头,逐渐转过来面对着我,弹起他的原创。
“你听了我的歌曲 我看了你的日记 我也品尝了寂寞”
是他淡淡的忧伤。
睁眼他告诉我这是他近来写的俗气的歌曲,却希望给人温暖的感觉。他对讲起这学期课上的乐理,我一窍不通,“听这第四个note”,我掩饰着迷茫,欣赏他的专注与痴迷。当他被斗琴时的激情带动,我对他来说根本不存在,但可要被此刻打动,并不需要我对他音乐的理解,也不需要他对我的孤独的共鸣。
我们间的距离成了谜。
他陶醉,摇头晃脑的样子真的感人,真美。我与他的一切不同都不再重要。我像一个盲人从黑夜深处走来,沉浸于注视里。
无法捕捉。只有这一场。
现在回想2年前的这个晚上,我的内心仿佛涌动起一场告白,为那抓不住的时光浅吟起一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