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模特的钢琴家不是好摄影师 | 艺术跨行必看
今天的主人公,华裔钢琴家莉莉安·刘(Lilian Liu),也是我们这一期 Art Focus, Spoken 的作客嘉宾。

在音乐这条路上,莉莉安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26 岁的她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古典钢琴演奏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曾在各大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并被邀请参加世界各地的音乐会巡演。年纪轻轻的她凭借过硬的实力,甚至被国际钢琴大赛(Kay Meek Competition)邀请担当评委。
不仅如此,她还“跨界”和摇滚电子乐队合作,用环形调制钢琴技术,创新性的将古典乐和摇滚乐结合,“Remix”的作品在RCM音乐会上备受追捧。

显然,如果她继续沿着音乐之路专注地走下去,她无疑会在音乐领域收获更大的成功。
但这期,我们不聊她的音乐,而是聊聊她如何“半路脱轨”转而成为一名摄影界新星的故事。
01 不想写剧本的艺术家不是好摄影师


莉莉安的作品与其说是摄影,不如说是摄影和美术的完美结合。
繁复精致的背景元素
充满异世界氛围的人物造型
饱满且对比强烈的色调搭配
以及绝佳的光影捕捉
让你瞬间陷入她创造的那个奇幻世界。



这些世界里的人物或悲泣、或诡谲、或风情万种、或沉默坚定,让你相信你看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张美轮美奂的照片,更是一个个发生在异世界的玄幻故事,它们有的凄婉迷离、有的阴险诡诈、有的悬疑丛生。



那些故事情节无需言语的赘述,你完全可以从人物的眼神,充满情绪的肢体语言,抑或只是影影绰绰的轮廓体味到百态风情。


这些极富故事性的作品得益于莉莉安对传说、童话、史诗、甚至角色扮演类游戏的狂热喜爱。
她在拍摄前几乎是在以写剧本的方式塑造一个即将创作的人物。


一个好的故事总是能唤醒我们内心的某种东西 —— 不管是一部你伤心时都会回顾的电影,还是一本影响了你童年的书本、亦或是一个和你引起共鸣的角色。 总有一个名字会让我们改变对世界的看法。一个好的故事既是从现实世界的逃离,也是赋予你力量的武器。




莉莉安说她创作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他人,她希望通过她的作品,能让那些对生活失去信心和耐心的人重新振作起来,并远离那些成年生活中令人精疲力尽的灰暗。
我们不必失去孩提时代那些充满好奇的火花 — 当我们每天都能在那些最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美好和惊喜,甚至对无生命的玩具都能倾注无尽的爱时,那样的感觉是非常特殊的。




02 没有文字的故事最感人
艺术是相通的,得益于二十余年的专业音乐背景,莉莉安巧妙的运用了通感的能力,不论在钢琴演奏,还是摄影作品中,都能传递出更富感染力的情绪和微妙的细节。


“用视觉思考”,是莉莉安的音乐导师授予她的最重要的钢琴演奏技巧:如何不通过语言准确的向听众传递情绪 —— 怎样用声音让一个人心碎,让他的脸上绽放笑容,或者只用声音就能描绘出一幅特定的画面?
要达到这一点,首先你要有非常精湛的技术 ,所传达的信息才能令人信服 ーー但关键在于你如何利用这些技巧,来引起听众的反应。 这要求演奏者对各种情感都有相当的感同身受,并且非常熟悉音乐家们称之为“颜色”的东西,这是一种声音的专属音调特性,它可以根据你试图传达的氛围而改变。
因此,在摄影中,莉莉安以同样讲故事和营造气氛的方式来处理色彩、光线、阴影等元素。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她会盯着一张原图很久很久,试图在大脑中模拟如果换用不同的材料、色调、背景,或是背景中的某个物品,是否会改变故事的基调,或是人物的属性?



同时,为了传达历史的真实感,莉莉安会详细的研究拍摄故事的历史背景,在人物服饰搭配以及背景元素的选择上尽可能贴近史实。



03 搞艺术一定要先有钱吗?
在转战摄影两年之后,莉莉安已经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各大国际媒体争相报道,包括第54届台湾金马奖、《Vogue》台湾、加拿大国家新闻台等。
不仅如此,莉莉安还凭借作品《血花》和《神圣的礼物》获得第五届和第六届国际美术摄影奖“最佳照片处理”奖;并凭借 《吟游诗人》入围2019年《Bizarre》杂志和斯托克西摄影奖。

有趣的是,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 摄影+美术 的最初建立,其实是因为她没钱买昂贵的摄影器材和道具,也请不起造型师,或好的化妆师。因此很多前期对拍出来的照片不满意的地方,莉莉安只能用 PS 去进行修改。

没想到,这反而成为了她的优势。不断完善的PS技术让莉莉安有机会通过在屏幕上作画的方式来处理摄影作品,并为她作品中的主角注入一种超人的美感。
在早期的很多采访中,莉莉安都提到,她的目标是要换掉那台古老的照相机,买一个能拍更大尺寸的相机。然而,条件的简陋和限制却点燃了她的创造力,让她脱颖而出。

04 兴趣怎么能发展成事业?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都说艺术是相通的,如果音乐生利用空余时间学美术会不会比较轻松?

其实小时候学过乐器的朋友都知道,琴童总是有着相似的命运。
莉莉安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在竞争极其激烈的音乐教育体系里披荆斩棘,到最终登上国际舞台,靠的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艰苦卓绝的刻意练习。
不仅如此,学音乐的人还需要时刻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在一个充满了对比与输赢的氛围里,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而非陷入到与别人终日的比较中。
半路跨行的莉莉安聪明的也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入到对副业的培养中。
最开始,她允许自己只是把摄影当成一个爱好,在闲暇时间里摆弄,并学习各种技术的使用,但完全不去想我会不会在这条路上成功。只是专注于摄影给自己带来的纯粹的快乐。


每周她会给自己留一天作为“摄影日”,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过程中,莉莉安意识到自己还被迫练就了各种以前学音乐时完全没有的技能。
比如当面对具体拍摄时,她需要像个导演一样策划、组织、联络整个的行动计划,甚至还得解决各种各样拍摄时会遇到的问题。她需要更好的合作能力,时间安排能力,组织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而这一切,在她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时,都会被安排的妥妥帖帖。

最重要的是,她需要锻炼自己出色的沟通能力:
怎样能在20分钟之内让第一次见面的模特卸下心防,消除陌生的隔阂,以在拍摄途中达到自己想要的默契;
如何能更清晰准确的给模特描述自己想要的效果;
如何联络在创意产业中,不同国家、文化、甚至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一起合作,或是发表自己的作品。
……

所有技能点的锻炼都需要时间和耐心。还好,从小练琴的经历让这一切没有那么陌生。

04 艺术的本质终究要回馈于社会
很多人觉得,艺术是精英阶层的游戏。
但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对社会、环境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才是他们创作的初衷和核心。
不管是作为钢琴演奏家,还是摄影艺术家,莉莉安都积极地投身于对慈善和弱势群体的帮助中。
由于认识到艺术在认知治疗和回忆中的重要性,她参加了英国“CW+记忆巷”项目,在伦敦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医院担任钢琴家,每年为5000多名老年痴呆患者提供服务。
她也是巴黎人道主义和环境组织“自由精神”的成员。他们在2019年举办的巴黎Emajinarium慈善音乐会中筹集到的资金,已经在肯尼亚栽下了33000多棵树,在墨西哥种植了1000多颗种子。
B站或喜马拉雅搜索Art Focus,观看收听莉莉安的更多有趣故事和干货。
关注公众号“ArtFocus焦点艺术”!
来看更多「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艺术行业资讯和深度报道,还有更多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分享!有酒有故事,就等你来!
Art Focus,Spoken 播客已在B站和喜马拉雅上同步上新!搜索ArtFocus,中英文双语字幕哦!海外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们的 Ins & FB & YouTube: Art Focus Exchange
编辑整理:W&J
REF:http://lillianliu.squarespace.com/bi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V41117Qr
https://www.instagram.com/lillianliuphotography/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