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点灵丨李雪琴脑补爱情出圈:一个人靠幻想,怎么谈恋爱?
如果有个人,凌晨三点给你发信息,打了20多个电话,只为了说一句“这个点怎么在睡觉”,你会怎么想?
如果这个人,平常抠得要死,可你弄坏他的车,他不让你赔,还当成没发生过,你又会怎么想?
你会不会也觉得“他暗恋你”?
这个关于李雪琴和她的老板之间的段子,曾经逗笑了很多人。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身边,像李雪琴这样擅长脑补的人,也有不少。
人生没有那么多突如其来的爱情,但只要你擅长脑补,每个细枝末节里,都是别人对自己刻意散发的魅力。
脑补恋爱,陷在自我满足中的单相思
像李雪琴一样,把幻想对象的一举一动都想象成在对自己表达爱意的人,他们在暗恋某人时,不会去尝试建立浪漫关系,而是在脑补中颅内兴奋,甚至在脑补中就完成了暧昧、交往与分手。
知乎答主朱子曰说,“每当遇到喜欢的姑娘,我会在很短的时间脑补出自己和她在一起所有开心的事情,很多时候因为已经体验过这种开心,反而懒得去追求这个姑娘,即使在一起,对姑娘来说是刚开始,而对我来说---都老夫老妻了。”
有研究指出,这种恋爱方式,在年轻人中尤为普遍。对于大学生和高中生来说,单相思的普遍性甚至是相爱的四倍(Bringle,2013)。
如果一段爱情从未真正开始,就不必担心它随时可能结束。
相比于承受告白失败、恋爱失败之后而来的挫败感,在暗中就能完成的恋情,足够让他们自我满足。
甚至,当对方表达了对他们的好感时,他们不仅会觉得对方破坏了自己的美好幻想,还会因为对方的回应,而产生的“这个人不值得喜欢”的感受。
对于他们而言,爱一个人是自己的事,他们享受这种“爱着一个人”并为之付出的感觉。
单相思的带来的隐秘的欢喜和付出感,本身就是他们满足的来源。
幻想救赎,弥补曾经遭受的伤害
纪录片《明天之前》里,记者采访了许多把机器人当成伴侣的人。
他们有的人因为婚姻不顺,厌倦和人产生感情;
有的人觉得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能陪在自己身边的,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只有完全被自己掌控的机器人伴侣;
还有的人,如果觉得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升级成为完全和自己灵魂契合的伴侣,那为什么还要“委屈自己”和其他人不断周旋?
在这些人的选择里,爱情变得简单,又不用害怕被伤害。
真实的关系需要与人建立深厚而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伴随着揭露彼此历史的创伤和对过往、未来的沉重的情感负担,它不仅挑战着我们的防御机制,也让我们恐惧。
对于不愿意承受这种痛苦的人来说,幻想关系能够弥补缺失的安全感和完满感,是一种建立关系的相对安全的方式。
与其不断在现实中受挫,发现自己只能不断在爱中面对失败的自己,他们宁愿选择通过“脑补”中发现自己被无条件的爱着,也只通过“脑补”满足自己在关系中的需求。
适度“幻想”,是一种弥补的方式
沉迷于幻想似乎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也并不是全部无用。
大多数幻想都具有特定的目的:它们可能是娱乐、分心、回避令人恐惧的东西,或者满足自己无法实现的某种需求。
它能使我们感到安全并感受到正在与他人建立联系,同时还可以使我们避免因为爱而遭受的一些更痛苦的情绪的困扰。
特定的幻想目标还可以促进创造力,帮助某人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甚至使他们能够规划未来。
尤其是当幻想成为了现实,为我们带来成就感、奖励和胜利时,幻想还能有现实的意义。
就像罗伯特·费尔斯通博士(Robert Firestone)所写的那样:“大多数人都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 并且自我保护,同时也害怕独自一人。他们解决情感困境的方法是建立幻想纽带。”
这种联系以一个独特的形式代替了恋爱关系,使人们在情感上保持舒适的距离,同时弥补了人们与伴侣之间无法保持一种整体感的缺憾,能使他们感到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幻想,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当我们开始把自己所有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放在幻想中,我们会很容易在这段关系中受到伤害,甚至在幻想中迷失自己。
“幻想”有用,但别迷失自己
1、与人产生真实的关系和互动
比起总在脑海里和某个人从暧昧到生子,或许我们更应该尝试走到他对面微笑说“hi”;
比起总在一见钟情后自以为对方是自己的灵魂伴侣,或许我们更应该在沟通、交往中认识这个让自己心动的人。
能够进入现实关系,和别人进行真实互动,真切帮到别人的时候,他才有机会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2、找到适合自己的从幻想到现实过度的方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幻想,是避风港、理想国、象牙塔。
想要从幻想中走出来,无异于直面痛苦。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更需要的是在直面痛苦前,允许自己拥有一个缓冲地带。
如果没有勇气直接询问幻想对象,找一个中间人,让他代替你委婉了解对方的看法;
如果在关系中数次遭受拒绝,可以问问那些熟悉你的人,对方拒绝你的理由是真实的吗,是否是自己的过错。
我们都在生活中逐渐发现自己的不完美,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发现接纳自己的可能。
3 、“现实的幻想”,才是有效的
尽管不同类型的幻想有着不同的目的,但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更现实的幻想(即幻想不久的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可能是最有效的。
幻想三个月以后的考试能拥有一个好的成绩,或许能够激励你更努力的学习;
幻想某个人即将和你有一个浪漫的约会,或许能让你们在此之前的所有相处都变得更加甜蜜。
当然,对于总是陷入“脑补”的人来说,往往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无法满足,所以只能通过“脑补”让自己好受一点。
这种“自我安慰”的方式,看似天马星空,却能够让我们在幻想中看见自己的真实需求。
如果通过“脑补”能让他们过得更快乐一点,那这种在幻想中自我满足的方式,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天赋。
@作者: 心理壹点灵丨沧海
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壹点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