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衰老和死亡?
查看话题 >死了就是死了,死几亿年,永远永远地死
——向死而生
高一学生路过。时至今日,我仍深受着死亡恐惧的困扰。
四年级时,和姥爷在小区看别人下象棋,忽然抬起头看了一眼落日——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意识到“死亡”这个名词的存在。如潮的恐惧瞬间袭来,童年的我不得已向父母求救。在经历了一场失败的死亡教育后,我便患上了死亡恐惧。我无力描写太多细节,因为这会再次勾起我的恐惧(是的,我打下这些字时,并没有代入进去我的太多情感,因为不敢,不敢用一个整整一个晚上去承担代价)。
自那以后,我睡觉再也不敢拉上窗帘,想着如果晚上猝死说不定有人能看到我;床边必放一杯水,想着如果晚上猝死说不定喝口水能活过来;以及床头不能插电、每天晚上检查天然气是否漏气、家里是否有着火危险……等等。我知道这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用,但我总是病态一般地重复做着每一件事。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恐惧死亡,我不会说是生理的疼痛,未知的恐惧,家人的去世,而是——意识、知觉的消失。也正因为如此,在所有死法中,我最恐惧的就是突然的猝死。一些人眼中最“美妙”的死法,在我这却是最痛苦、最难以接受的。
如今,我仍然没有治好我的死亡恐惧,甚至它变得日趋严重(比如我打下这些字时,我会想:说这么不吉利的话,会不会……)。比起“我们都在世间修行”这种略显矫情的话,我更喜欢“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