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2019西班牙之行【第四篇】
往期:
第一篇:DAY 1/15 北京>巴塞罗那>马德里
第二篇:DAY 2/15 马德里>赛哥维亚>马德里
第三篇:DAY 3/15 马德里>科尔多瓦
写在前面:
2015年和家人第一次去西班牙时,最喜欢的就是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科尔多瓦、塞维利亚、龙达、格拉纳达,这四座城市于我都是去了还想再去、想回到曾经去过的地方寻觅模糊的记忆的城市,可能因为这些城市本身已是属于回忆,通过重新拜访,将一己的回忆凝结到这些城市上,创造“回忆中的回忆”,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逐渐领会到安达卢西亚那融入整片天空与大地的、绵绵无尽的回忆。
如果说整个西班牙都是一座沉浸在昔日荣光的夕照中、充满着绵长的失落和追忆的国家的话,在这里也再没有比安达卢西亚更加沉湎、更加忧伤、更加失落的土地了。从古至今,安达卢西亚都充满了征服与败退、遗忘与缅怀,重重叠叠的失落国度的黯影隐藏在这片终年阳光明媚的世界背面,很难分清回忆的究竟是哪一个。
是那个在流经科尔多瓦的瓜达尔基维尔河上建立了宏伟古桥的古罗马外省吗?还是那个击败了罗马人、皈依基督教,留下了教堂的西哥特帝国呢?是那个由从大马士革千里逃亡而来的、最后的倭马亚王子建立的哈里发王朝呢?还是那些个在王朝毁灭后,柏柏尔将领们篡夺统治的、既富庶又绝望的、一个个被基督徒们如腐烂的苹果一般笑纳的摩尔人城邦呢?是1492之后横空出世的黄金帝国呢?还是在无敌舰队失败的三百年后,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归于烈日下的贫瘠与穷困与盗匪横行,而迎来了那个叫做华盛顿·欧文的年轻人时,他眼中看到的这个充满神秘魅力的遗落世界呢?
可能都是吧,这些国度重叠在一起,最终变成了今日的安达卢西亚,它笼罩在酷热的烈日与干旱的空气中,笼罩在古老的回忆和无尽的追念中……失落的安达卢西亚,留在过去的安达卢西亚,被毁灭的安达卢西亚,永不遗忘的安达卢西亚。在这里如梦似幻的过去和黯然失色的今日交织,现实和梦境,昨日和今日,怀念和辜负缠绕在一起,过往的幽灵永远盘绕着这块土地,永远吟诵着永恒不尽的毁灭之歌。
有一本写西班牙旅行的散文名为《鲜花的废墟》。是的,西班牙,尤其是安达卢西亚,是一座废墟,一座美丽的废墟。这里埋藏的是人类永恒的创造伟大的雄心,和雄心破灭之后那永恒的无处追寻的失落和虚妄。
【DAY 4/15 马德里>科尔多瓦】
第四天一早出发,直接从旅馆门口的阿托查火车站上车,坐西班牙高铁Renfe从马德里去往科尔多瓦。阿托查火车站是《疯狂动物城》里的动物火车站原型,车站里被打造成热带雨林,可惜为了赶车没什么时间逛。

抵达科尔多瓦火车站,拖着箱子一路往老城区走,路上经过一个很大的城市花园,花园里种了很多橘子树,据说安达卢西亚的橘子不好吃,用来做香料,所以没人摘,这些橘树在塞维利亚更多。

到了老城区,行李存在旅馆,空手出来,决定去找一下科尔多瓦著名的百花巷,路上经过灰黄的城墙废墟。


走了一圈也没找到地图上据说最美的百花巷。

于是走回旧城里,先是去看了一下犹太圣堂。科尔多瓦当年在阿拉伯人统治下是欧洲著名的开明城市,三教(基督徒,伊斯兰,犹太教)和平共处,因此吸引了非常多犹太人定居。据说科尔多瓦是欧洲第一个有路灯的城市,可见公共治理的先进和生产力之发达文明。


然后又轻车熟路去隔壁的「安达卢西亚之家」逛一圈,2015年就去过,印象很好。是一座安达卢西亚的老宅,维护着里面的装饰和摆设,展示安达卢西亚传统富人生活,很有特色。



到了午饭时间,2015年在科尔多瓦吃的午餐令我印象深刻,反反复复在地图上试图找到那一家。但已经很难求证。





午饭后是科尔多瓦的最重要景点,科尔多瓦大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原本是西哥特人建的教堂,在公元八世纪,科尔多瓦被阿拉伯人占领,成为西班牙倭马亚王朝首都后,又被阿拉伯人买下(是买下,不是强占),改建成博斯普鲁斯海峡以西最了不起的清真寺,落难的王子想用它与自己家族失去的大马士革的清真寺媲美,他的确做到了。
在十三世纪科尔多瓦被基督教国王收复后,因为这座大清真寺是如此美丽神圣,以至于没有人想改变它的一分一毫,包括它的名字。几百年间,许多位西班牙国王葬于此地。一直到十六世纪,在狂热的宗教氛围下,教会终于不顾市民委员会的反对,强行在大清真寺中间建立了一座教堂,当时的国王看到这一幕,评价道:“你们建立的事物固然了不起,但你们毁掉的事物是独一无二的。”
当年在安达卢西亚有成千上万座清真寺,后来都统统消失了,时至今日,只有科尔多瓦大清真寺这座不再是清真寺的建筑依然保留着清真寺的名字,记录着连宗教狂热也无法摧毁的,对人类才华与创造力的极致崇敬。















这一天就到这里了。晚上回旅馆回晚了,被旅馆owner在airbnb上批评了。
待续:【DAY 5/15 科尔多瓦>塞维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