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母语熟练程度对掌握外语的影响
最土最俗的话,就是从小耳濡目染的话,任何东西,如果都能够使用这些又土又俗的话来解释的话,那么,任何东西对于这个人来讲,就不存在能不能理解这一问题了。
语言是在使用之中成长和熟练起来的,使用的时间越长,这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也就越高。
读不懂书,是因为不能够使用又土又俗的话来描述书的意思。这里面所说的 又土又俗的话,其实取决于个人成长的环境,个人成长环境中词汇量越大,那么前面所说的又土又俗的话所包含的词汇量就越大。
那么,读懂一本书,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又土又俗的话来复述书中文字的意思。中国的方言之中,如果语音与普通话相差甚大,那么,普通话的语音其实就是使用方言的人的外语。也就是说,普通话的熟练程度取决于方言的熟练程度。
上面这些话似乎还存在偏差。成长环境中使用某语言越多,那么对这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也就越高,不管是方言,是普通话,还是英语,还是任何其他语言。
语言其实就是靠重复,多种角度的重复,多种环境中的重复使用。此时,我联想到一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多次重复阅读某本书,自然就能够理解书本中的内容。联想到前面所说的又土又俗的话,它们其实就是生活中重复了又重复的话。并且因为这些话的使用环境极其多,所以,大脑对这些话的吸收效率极其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更容易理解。
单一情景中的重复,虽然可以达到理解的程度,但是仍然不如多情景中的重复。
使用最熟悉的话语,去表达出正在学习的新的知识。新知识中,往往包含了新的事物,自然就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句子组成部分。对于这些新的不能用旧有的已知的熟悉的文字来表达的内容,那就只有多重复了。
什么叫做读懂了?可以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描述出来,就是懂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