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路(二)

还是要论述下颠覆式创新。
写上一篇文章的初衷是源于和好友的互动。好友分享了一篇文章,谈及大脑进化的速度赶不上社会文化进步的速度,不太以为然,因为脑海中浮现出人类几十万年艰苦卓绝险境求生的历史画卷。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整体努力和个人天才的灵光交织的成果。
在远古时代一次雷击火中不幸遇难的动物残躯对饥饿中顽强地为种群存续而挣扎的原始人类是天赐的饕餮盛宴。大多人在大快朵颐的时候天才在思考熟食美味的创造者到底是慈悲的神灵还是可能去驾驭的火种,进一步思考火的其它价值如驱赶猛兽、驱散寒冷、给黑夜带来光明、给恐惧带来希望等等,更重要的是如何驾驭甚或如何创造火…伟大的普罗米修斯就此诞生,人类在一次饱餐后跨越了一个时代,把所有竞争者甩在身后成为背景。
这就是一次典型的偶发式创新(使用火种)到颠覆式创新(钻木取火,创造火种)的案例,天才灵感和数代人的集体智慧及努力都不可或缺。
在大航海时代世界形成整体连接之前,特别是在亚历山大大帝开创世界性帝国打通欧亚大陆文化交流通道之前,偶发式创新或者基于少数团队的渐进式创新还是主流,意外形成的颠覆式创新都造成了社群竞争力的严重差异从而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从占据欧洲几十万年强壮的尼安德特人被现代智人的远距离打击武器彻底消灭到戴梦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论述的各种拥有颠覆式创新工具规模不限的社群对其它所谓落后社群的残酷碾压式征服,直到欧洲人所谓的发现新大陆用感恩节来纪念印第安人的大规模毁灭。
当然这个过程一直在持续,希望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颠覆式创新导致的大屠杀~广岛之恋,无法预测的未来不能阻止我们对人类神性之光的渺茫希望。
历史迅猛地进入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全球化无法逆转,人类也进入了颠覆式创新层出不穷的新时代。
因为信息充分流通,所有偶发式创新的作者都积极地分享成果,希望得到专利权,得到他人认同、同行认可,外行掌声。间接地导致少数天才垄断的颠覆式创新变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为可以在目不暇接的他人创新成果上迭代组合形成新的颠覆式创新,只有市场洞察力的庸才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成为其它庸才眼中的天才。
简单总结,偶发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是创新的三个阶段,人类脱颖而出的唯一原因是因为学习能力和知识传承的体系化设计,不断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进步,同时天才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创新,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回头说下为什么对好友分享的文章不以为然。大脑进化当然赶不上社会文化进步的速度,完全没有可比性。
进化是属于生物学范畴的大时间尺度的研究方向,社会文化是时刻变化的,创新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属于人类的权力,进化和创新无关,属于上帝的权力。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吧。
2020年9月25日于上海办公室,一大早过来给人上管理课,好为人师始终是个大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