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排耗阿波罗式生活
这两天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的生活的目标不是纯粹的体验游历和放纵,会不会让整个人变成另一个样子,虽然《悲剧的诞生》读得我脑细胞漂移车祸(可能译林出版社在这本书略有翻车),但是大脑里负责逻辑和语言的那部分尽力拼接后,我似乎能够领受到酒神的生命原则,并且毫不惊奇地发现我二十多年来一直如是生活。
放纵的结果我已经清楚历见了,追求绝对的自由和放纵可能带来了我或许不能完全背负的孤独。以及我感觉我在被某种东西吞噬,我眼见着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也几乎完全脱离了人类的生活节奏和姿态,拒绝社会化,比以前宅了很多很多。以至于我被动去了迪士尼走了两万步就躺了三四天,我没想到自己走两步就开始喘,似乎提前体会到了变老或者得了绝症的人不能实现的事情,便是连简单的行动也无法满足。
昨天忘了看谁说的,说得很好,也是这么说,很多人大学以前努力学习的动力只是虚荣心,而不是内驱力。我几年前就清楚地认识到,我学生时代很把成绩当回事,只是因为我享受所谓脑力、学生中的精英阶层、特权、别人的眼光带来的虚荣。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读重点学校尖子班,一路甩人,一路站在金字塔尖那一批人里。我只是享受被承认甚至被崇拜的感觉。于是到了大学后我到达了人生的终点,在这所以事儿多蜚声海内外的世界一流985大学,我再也不想当学霸了。虽然学生工作和文艺活动上在学校名气挺大的,但是我爱逃课的事,甚至我不认识的其他学院同学都知道。一个同学A和一个我不认识的其他学院同学说我,人家会说,啊,是那个唱歌特好听的,但是她不是从来不去上课吗?——喏,我又成了这种人。小学五年级因为合唱团和管乐团排练,我经常一下午一下午地缺课,老师第一次在素质评价上对我有点微词。她说我本来在语文上极有天赋,但很可惜走了歪路。我那时候年纪太小,所以我信了,所以我走回来了,所以最后我又走了回去。
但是大学里我好像开始明白内驱力是怎么回事了。其实中文系没有错,但是我没想学文学批评,我从小学六年级第一批随笔开始,到了高中毕业洋洋洒洒十几万字是有的,我不是为了去做理论批评别人的啊。听去香港台湾交流的同学说那边有写作课,大概是小说或者散文写作,本科阶段就开设了这样宝贵的课程,可惜在大陆985的中文系也不见哪有。或者北大有创意写作硕士,但是几年前他们被北大撵出去住危楼的新闻,还一直从我脑瓜子里嗡嗡嗡往外冒。颇有种鲁迅《理水》里的林语堂们站在山顶树杈子上骂娘的荒诞感,我知道创作不是宝贵的,那些灵光也不是宝贵的,在很多宏大叙事中,我说服不了自己被淹没。我有花时间持续性反思自己,不是反思错误,而是始终对人格自省,我很明确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一直在按照我自己的方式生活。在酒神这条路上,我走了挺远的,可以自封为吉林省狄奥尼索斯首席大弟子。
但是——话说回来,也就是目前这个问题,我好像有一点点玩脱了。虽然还没到真正的泼皮破落户(字面意思)的程度,也没到自己无法收场的程度,虽然还保持着作为人类甚至看起来还算正常有尊严的程度——但我觉得事情好像开始过犹不及。我可以用愚蠢两个字形容我的原生家庭,这是站在绝对客观的角度上来说的,虽然他们也相对善良甚至体面,但是的确愚蠢,或者也只是庸和俗,是我拔高了。我不知道应该怎么洗去,或者原生家庭给我的东西要不要洗,洗不洗得掉,又或者悲惨童年只是如今不敢直面问题的借口吗,我需要比原来更理智漫长的自省才能挽救自己。
生活的每一个板块都可以被重新塑造和改良,物质上的钱财与接触到的大自然,以及化合物们构成的物质世界,每一样生活物什,从对待客观世界的每个原子的态度入手,来尝试改变自身。曾经听过康德绝对生活作息的流言,不知是不是流言,也或者绝大多数人觉得哲学家的确变态,但只不过这是万千生活方式的其中一种践行,是康德被人揪出来议论,恰好因为他是一个哲学学者,人们议论,可能在仰视之中还隔着一层时空和声名的纱——人家是哲学家。可如果是一个没有标题的人,选择了一种在数学意义上普通,而在世俗意义上“奇怪”的法则来生活,那么没有了纱,又是平视,就难免会有一些人堆里的长舌妇跑出来,指点甚至侧目,说他有病。
每个人对每个原子的态度都只是排列组合,我会慢慢更新我想要去做到的排列组合。向着低排耗的阿波罗式排列组合迈进,同时给我本人以兼容。
1、抽取纸抽每次只抽一张。解手揩屁股严格遵照成龙大哥名言——大的一格,小的两格。绝对不学某些猫,像跟厕纸大家一样,哗啦啦狂拽。
2、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3、不看朋友圈,不发朋友圈,不可以营业和表演。发觉虚荣的火苗开始燃烧,就看看这条,把它扑灭。
4、微信只保留工作群,工作群其实真没啥事。其他人一律打电话,我的好朋友们和我疏散心肠,都不在乎电不电话的,我们都闪电话的。只想跟我发文字的人,要么事儿不急要么无用社交。
6、不再采取猫的作息。每日0:00±2小时内入睡。没事就自然醒,反正我最多也就睡八个小时。
7、每天规定自己在短视频平台看猫和好吃的的时长时间段,每天综合时间40分钟内,太阳落山之前不看短视频。
8、不用零碎时间做零碎浏览,上厕所只允许看一个豆瓣贴子或者知乎答案。
9、与之相对的,大块时间看书,读库都发到2003了我2002还没看完。2020年的良心被狗吃了。今天就做得很好,在地铁上一个小时,飞机上一个小时,看了将近50页,我的看书速度其实很慢,有时候容易分神,有时候遇到好句子和难句子要过好几遍。
10、每周选一个主题谈谈自己看法,写豆瓣日记。我先规定几个最近很有感触的啊。鲁迅故居和纪念馆感受、原生家庭吐苦水、两个“长大过了”的朋友、给安老师的信、读《“中国残留邦人”采访录》后对于战争与民间百姓的想法、以《盛宴已过》和《无人赴宴》为例用科学之科学角度浅浅浅谈科学界的量子对撞、鲁迅为何中意木刻艺术、人体免疫系统的巧夺天工、沛县律政江湖。以后读多了东西再补上。
11、扔垃圾每次扔到垃圾桶里,大盒子不要往里面扔,因为扔了这个别的就扔不下了。
12、每天一定有一顿饭是带一盘全素菜的,可以用橄榄油炒,或者一点点大豆油。
13、每周只吃一顿饭的主食是米饭。剩下的都用苞米面大饼子或者全麦面包代替。
14、把那个智商税美白精华小白瓶、用完,花钱买的呢,三年都用不完过期了。还有那个雅诗兰黛抗蓝光眼霜,名字好长竟然能背下来好厉害,也是花钱买的,用吧,大不了用完不用了。还剩半瓶四年前的神仙水,每周抹腿一次,看看能不能治疗鸡皮肤。
15、每天都洗脸。早上用清水,晚上用洗面奶。每周五用uno蓝色深层清洁再去角质一次,如果在外地不方便就换一天。刚刚摸了摸自己皮肤还真是好啊。
16、收伞不要太残暴,不求合拢后每一叶都叠平整,那也别粑粑戒子一样堆一起,扣都扣不上。
17、多开发几种即兴伴奏形式。左手根五根,右手三和弦转位琶音的时代应该过去了。
18、挑三首最喜欢的灵魂曲目编出阿卡贝拉。要打谱,要自己唱四个声部并且出视频。
19、看好和弦的课,每天看一个吧也一年才能看完呢。
20、从迪士尼公主故事开始读英文原著。
21、揪住一个歌手研究。听ta不同时期的作品,尝试听出风格的转换。每首歌要去尽量听出所有配器,写曲式结构。
22、一周扒一首歌,不扒C调和a调,不扒全都是调式内和弦的歌。
23、不要连续超过三天不出门,出门以能走到去坐地铁的强度为准,步数最少七千。
我写太多了吧!未完待续了。一会再贴个动态,提醒自己个儿,也别被三次元朋友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