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与碎碎念(沉默的真相、军中乐园)有剧透
沉默的真相
前话:
第一次听到《沉默的真相》是从关注迷雾剧场的朋友处听说,后来各个视频网站的大UP也开始推荐,豆瓣评分也一路走高,才真正有了追剧的欲望。
讲真爱奇艺迷雾剧场刚刚发布的时候,还是让人充满期待的。可是放出以后,除《隐秘》有部分情节破圈外,其他的剧集几乎没有什么声音,直到本剧的出现。若不是老李提醒,我也根本不会把《沉默的真相》和《无证之罪》联系起来,以至于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两部剧出自于同一个作家。
不喜欢 《无证之罪》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与其同期的《白夜追凶》真的太过耀眼,二是剧集整体表现体现出的不用心。至今还能记得剧中的严良玩扫雷时的场景,瞬间让一部主打悬疑烧脑的电视剧变成了一出儿戏。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不是特别喜欢秦昊这名演员,再加上后来他在岩井俊二的《你好,之华》中一言难尽的表现,让我对8.9分的《隐秘》都失去了期待。
影片开场制造的紧张感是够的,但场面体现还是网剧的样子。因为不是书粉,并不知道原著中抓捕张超的时候是谁上前做的谈判,不过剧中任玥婷的谈判方式看起来并不是太合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交流用以放松对方,可以看到剧中任队除了用水作为道具拉进距离以外,并没有更多主动的建立沟通,那么张超情绪的平复就有些解释不了。其实能理解如此处理的用意,那一段留白就是为了把情绪推上去让最后那一枪达到更高的情绪释放,但这种别扭感的存在多少还是有些影响体验。不过因为 任玥婷 这个角色好像是电视剧原创的,如果原著没有的话,拉胯也算是正常现象。
不过后来严良对张超的审讯阶段才是剧集真正开始好看的地方。首先得说,看《沉默的真相》是需要有稍微一点点剧透的,至少得知道是三个时间段相互包裹着的故事,不然前几集的时候会感觉很别扭,也可能会忽略导演的用心。不同于正常的对话戏份拍摄,把角色放在画面的固定位置,以产生出类似对话的效果,在审讯室(包括后来提审张超的戏)中,镜头中人物面向的方向空间很少,而角色背后有大片的留白,构图给人更多的空间,配合台词让观众直接感受到角色背后有着那么多未知的东西等待着被探索。
当然导演的用心不只是这些。也许是担心三条故事线的时间跨越会让观众看不懂,所以第一次出现过去时间线的时候用了分屏的方式处理,很自然的让观众进入了第二条时间线,然后用不同的配色加以区分。各种转场也是特别流畅,夸的人有很多就不多赘述,个人比较喜欢的是“他没那脑子”后面接上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特别喜感;还有那个跨越时间的长镜头,也是非常巧妙;最后江阳五人组在屋内商量计划的时候,窗外是大风中的竹子,气氛拉满;第一次朱伟把孙传福抓到警局的时候,孙传福个人近景的背后是有一面党旗的,其含义也是不言而喻,类似的设计其实还有很多,足见导演的用心。
全剧大部分演员的演技都在线,反派各个都特别有戏,从董事到小混混一个演得比一个欠打,真的特别棒。江阳朱伟陈明章三人组,法医是表现最好的,朱伟也许是角色设定的问题,感觉人物弧线有些不太明显。有人说廖凡在表现差就是个面瘫,我倒是不这么认为,廖凡的严良表面轻松但感觉心里总有东西绷着,内劲很足。饰演任玥婷的吕晓霖是我贼喜欢的妹子,从白夜追凶就特喜欢,也不知道为啥,可能就喜欢这样子的吧,不过感觉她的角色没有多少能发挥的点,但角色是立起来了,而且演出也特别顺。同样也有人批评谭卓的表现,在她为数不多的几场戏里面,感觉都不错,情绪这些都在,最后五人会谈的时候,低头把手放进大腿里这些细节表达的东西我觉得已经挺好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满意。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的表演都特别好,比如县长和检察长就有些稍稍的不足,不过由于是配角其实影响不是特别大,但江阳的表现就有些值得说道的了。当下沉默的真相官方组四处都是夸白宇演技的帖子,好像俨然成为了本剧的演技担当,各种老戏骨在爱豆面前也要自惭形秽,但白宇却是主角团最拉胯的那个。江阳从一开始的意气风发、到困难重重后的不肯服输,最后是被人陷害后的颓丧夹杂最后的那点星光,可以说他拥有本剧最好的人物弧线。但白宇还算撑得住的部分就只有前期的青春戏以及最后的火锅那一场,其他部分的表现真的就非常表面的用力。比如在法医买尸检报告那场戏,全程就只会瞪着眼睛,和其余两位演员没有任何交流,反观法医,在谈话的同时还会用眼神和其他两名演员对话,高下立判。还有就是和吴爱可分手的戏,结合后面的故事可以知道,两人是已经到谈婚论嫁的状态而江阳只是不愿意耽误对方,但在这场戏也是很难看到两个人的互动,离开的时候背部抖动想表达难过的情绪,但是来得太快,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带入情绪,导演让怎么演就怎么演。最让粉丝们热衷的便是和孩子诀别的戏码,口口声声说看哭了,但情绪是孩子带的啊,白宇的角色离婚+坐牢这么多年没见,而且自己没多少日子活了,都不想多摸摸抱抱自己儿子么,还只是在最后才把孩子抱在怀里,根本就不是那时候的情绪该有的样子。另外,白宇的台词也有特别大的问题,基本上台词都是被直接念出来的,没有重音、没有气口,即使在江阳最后说话喘成那样子的情况下,也是一整句台词念完了再喘。如果这样也叫演技担当,特么怕不是眼睛都瞎了。
好了,说回剧集。 整体来讲个人更喜欢前半段的铺层,后半段的推进其实没有达到前半段的高度。(由于没有拜读过原著,所以只讲影片中的剧情)胡一浪 为了销毁尸体抓了 江阳的儿子,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做法,但是为什么要亲自送回去呢,就算没有送回去的剧情,一样也很很顺利的接到尸体被火化,后期胡一浪的威胁依然是有效力的,因为威胁一出,江阳也很容易想到儿子就是被胡一浪抓走的,那么送回去的意义就只在于显示自己的嚣张跋扈。但很明显的,这里的胡一浪已经构成了刑法262条第一款的拐骗儿童罪,而且还是自己送上门的那种,反派无所谓也就算了,主角团一个是检察官一个是警察居然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真的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为了突出反派势力手眼通天,主角团人手不够,已经有很多地方有所体现,有些地方甚至有些生硬,比如李建国和朱伟的问题,这些都还能用为了制造矛盾去合理解释,但这种公职人员没有意识到对方违法行为的问题,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所以后半段整体的感觉是没有前半段流畅的,也许白宇的表现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吧。
但不管怎么说,故事的结构,影片的质量都是相当过硬的,非常值得一看。
军中乐园
虽然电影上映很早,但传到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是18年的事情了,当时正值导演钮承泽爆出性侵丑闻,再加上片名带来的联想,总觉得有什么不妥,故而作罢。直到前不久才又想到了它,翻了出来。
电影发生在一个军港小镇,从三对男女的视角去讲述那一代人的故事。军中乐园只是角色发生故事的地方,说起来和其他故事里的茶馆无异,但它本身的属性又让这些故事变得不一样了。
现在想起陈建斌,总会联想到大本或者汤姆汉克斯,大概是因为形象类似吧。在电影里,他所饰演的角色在很小的时候便被抓壮丁离开了老家,糊里糊涂就进了军队,然后一路到了台湾。大字不识一个的他也许怎么都想不清楚为啥就回不去了,只是一直惦念着家里的老母亲和她亲手包的饺子,但也只能空空地看着眼前的海峡。他性子直,有着老一辈的淳朴,喜欢就是喜欢,不遮不掩,不管规则,不顾非议,你会说他是傻大个,也会羡慕他活得通透。
大概是因为陈意涵在闺蜜系列中的表现,总觉得她没有驾驭复杂角色的能力,不过大发在乐园里的表现却是有目共睹。没有人知道阿娇是怎么做上这一行的,但她现在是这里的头牌,人人都为了讨得她的欢心送给她礼物,戒指项链金条塞满了一个小箱子。人前的她花枝招展,关上门却无比厌恶自己,只要做了这一行便没有了回头路,她不相信有人会真的爱上这样的自己,即使老张把娶亲的钱全部送到了她的手里。又或许,老张的执著让她相信了,只是她更加了解世俗的眼光,她不愿意让爱她的人为她受罪,所以选择了激怒老张,让他死了这条心。
主角的好友华兴原本可以有其他选择,但却被时代推入了军营。入伍后一直被人欺负,为数不多的镜头都在体现这个角色的不忿。到最后胆小怕事的他连当逃兵都带了一个人,其实还蛮能理解的,这种孤立无援的孤独,大概那位少女也能感同身受吧。
出演本片的万茜完全没有现在的热度,也没有如此的两极分化,在剧中和阮经天所饰演的小宝的互动也饶有趣味。一开始小宝要万花筒,她宁愿送出父亲的表也不愿送出准备给儿子的万花筒,但在临走的时候却将两件物品都留给了小宝。而关于小宝临门一脚时的退缩,有两种可能:一是不想把初夜献给一名妓女,又或者是因为承诺是给自己的,不论是否已经和女友分手,虽然两种说法都能说得通,但我还是喜欢后一个理由。
导演最调皮的就是在片尾放了三对男女的照片,那大概可能是最好的结果吧,但肯定不会发生了。电影着眼于人,讲述着那个时代,想起万茜和阮经天在天台上聊天的那段,漫天的枪火如同烟花,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天台上的人肯定会发生另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