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倾听的三要素
倾听是一门技术活,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我们长了一张嘴,两只耳朵,但是往往说的比听得多。倾听是一门技术活,不是你听的就能真正听得懂对方言外之意,那么,高质量倾听有哪些要点呢?
这里我总结了三要素。
第一要素:把“钞票”放进保险箱。把什么钞票放进保险箱关起来呢,这些“钞票”就是你的想法、判断,统统放进去。把自我内心腾空,然后全身心地听对方想说什么。
第二要素:猜“谜语”。我们的文化是比较含蓄的,有很多人不会直接表达,即使明明很想要什么东西,也会谦虚地推托不愿意,而这些“言外之意”就仿佛是谜语一样,反而才是对方真正的答案。但是特别是一些关键场合,你真以为别人不愿意,反而会给自己惹一身麻烦。比如你的领导要升职了,他嘴里说不愿意升上去,怕干不好,辜负大领导的期望,你不会真的傻傻觉得他就是没有能力才不愿意升职的吧?所以,我们要常常猜一猜,别人真实的想法、感受是什么,对方真正需要什么。
第三要素:山谷的“回音”。比如你在山谷喊了一声“啊”,回音也是“啊”那就对了,如果是“哈哈哈”,或者“伊伊伊”,那多半是另外的人在说话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反馈。我们猜别人的时候,会不会猜错呢?会的,尤其是在技术不纯熟的时候;同样,别人会不会对我们听的反应有所误解呢?特别是当他面对尴尬囧事的时候,正是自我防御机制启动的时候,他们会很敏感,你们的举动会不会是嘲笑、轻视,即便你不是这样的意思,但是对方在自我防御机制应急状态中很难理性的看待别人的反应,出现被人误解的情况也是有的。所以这些时候我们就需要反馈,就像山谷的回音一样,我们要修正彼此的看法,化解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