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叔说民俗之秋分

秋之睡莲
舒叔说民俗之秋分
秋分,为24节气之16节。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一年中昼夜均分时长相等的日子,各为12小时,春分过后日日暖,而秋分过后则日日凉!
祖先同样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雷始收声”很容易理解,就是之前夏季和初秋时节的雷雨天气过去了!此后不会再有打雷声。直到来年的春季。“蛰虫坯户”说的是各类小虫子开始准备休眠了。“蛰”本指动物冬眠,“蛰虫”当然就是说虫子“蛰”而“眠”了。“坯”是小动物洞穴外面的细土,“坯户”是指小虫子用细土掩盖自己准备休眠的洞穴而准备“入户居住”而不再到外面撒野了。“水始涸”也很明确,就是江湖之水开始干枯了,进入的枯水期。

春分秋分皆可去郊外放风筝
有意思的是,春分秋分这两天的中国民俗,竟几乎一模一样!只各冠名春秋二字,除拜祭有别:春者祭日,秋者祭月。其它如竖蛋、食野苋菜、送牛图、粘雀子嘴等,完全相同。
1、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2、秋野菜

菊叶——是南京人餐桌上最常见的野菜

茴香叶——味道奇异

2019年舒叔制作的秋分汤
与春分时吃“春菜”一样,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叫做“野苋菜”的野菜,与春分时称其为“春碧蒿”不同的只是将其称之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3、说秋送秋牛
与春分时节的“说春”,送春牛选“春官”完全一样。
秋分到来之际,在一些地方,还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称“秋官”。这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4、粘雀子嘴
与春分一样,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煮汤圆吃的习俗,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插上细竹签放在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破坏庄稼。
5、赛风筝
春分时节放风筝,秋分时节赛风筝。种种趣味盎然的秋分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五谷丰登的美好情感,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6、竖鸡蛋

秋分竖蛋与螃蟹同在
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中国人或者喜欢中国民俗的各国友人聚在一起,做这种“竖蛋”的民俗游戏,又叫“立蛋”。据史料记载,春分和秋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秋两季的开端。后来这一民俗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竖蛋”玩法,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秋分与春分二日,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这两个日子立蛋易于成功,原因之一,在于春分和秋分都是南北半球昼夜均分各12小时,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其次,此二日均为气候转换的中间时节,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易于竖蛋成功。

秋分时节,螃蟹开始上市。当然现在很贵!

螃蟹蒸熟了
老南京人的秋分习俗
老南京人,秋分时节主要有这样几种民俗,有着自己的地域特色……

老南京的桂花糕
赏桂食桂:每年秋分时节,江南一带四处桂花香,南京城同样。南京人爱桂花是有历史的,寻常人家都爱在宅院中种上几棵桂花树,南京名小吃中就有桂花酒酿、桂花糕等等。南京人自己爱吃,还用来招待和礼送外地来的客人。
斗蛐蛐——即斗蟋蟀、“促织斗”,亦称“秋兴”,入秋之后,蟋蟀就逐渐“精神旺盛”起来,这个时节的夜晚,无论城市乡村,屋角草丛中,常常传来高昂的蛐蛐叫声。自古“斗蛐蛐”便成了秋季中国人的一种娱乐活动。
秋分时节到了蛐蛐的最后欢盛之期,此时的蛐蛐儿身强体壮,叫声清亮,相互咬斗起来那是“非常的”激烈。老南京人当中的“玩家”们会在这一天展开蛐蛐大战,城南西街,曾经是斗蛐蛐的主战场。当然更多的玩家,却是“小男娃”们,在这一段时间内,都会往街边小巷的“拐角拉”(此“角”用老南京话读作 guo “蝈”入声,普通话中没有此声)乱跑,专门找土堆砖头堆之类,抓蛐蛐,有时候翻到一条大蜈蚣,就会很开心,因为有蜈蚣“把门”的蛐蛐洞里,一定是有勇猛无比的大蛐蛐的。
食秋果: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与中秋一样,秋分时节品尝各类成熟的秋果,是百姓人家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动与享受。

秋色橙子

红皮葡萄
喝秋汤:老南京人吃野菜是闻名遐迩的。与春天到来的春分时节“喝春汤”一样,南京人继续“喝秋汤”,因为秋分时节各类野菜到了最后的采摘期,山野田边采摘回家,做几道野菜的同时,用其中的一种,配上鱼片,做上一道鱼片野菜汤,就是“秋汤”了!当然,如果能一家人到郊外乡野,找一处荷塘岸或者江边沙滩,现采野菜现场钓鱼,以野炊方式制作“秋汤”则更加有趣!

虫草百合鸡蛋汤——2020版的秋汤

鲫鱼对虾茼蒿汤——壬寅虎年2022版秋分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