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读《价值》是“无用”之功?(第703期)
读了两遍《价值》,张磊奇男子。
投资模式,是建立在其导师大卫.史文森,与偶像巴菲特的体系之中。
但其体系,框架,大气,又远超导师大卫.史文森,与偶像巴菲特。
可是,就《价值》这本书而言,对于很多投资者与投资机构,是“无用之功”。
为何如此?
因为后半部分做不到。
《价值》中的投资框架,是强势模式。
发现价值;创造价值。
两者几乎各占50%的权重。
发现价值,是每位投资者的必须课。
即付出的是价格,得到的是价值。
但创造价值,又是每位投资者几乎做不到的事。
这是高领与其他投资机构的最大区别,与腾讯的相似之处。
经过多年研究,积累沉淀,高领团队人才济济,工具包应有尽有。
当发现价值后,可帮助企业赋能。
给人才,给策略,给资源。
降本提效,创造价值。
就好比腾讯孵化,给流量。
阿里孵化,打钱......
类似的事,巴神也干过。
年轻时,收购了一家烟蒂机械厂,亲自下场管理,效果甚微。
请来管理高手,降本提效,打包卖掉。
但这种策略引发当地劳工冲突,导致巴神开始怀疑这种策略。
若干年后,又收购了一家报业公司。
因同业竞争,打了多年官司,叠加工会危机,报业大幅亏损。
将中年巴神折腾到筋疲力尽,差点放弃这笔投资。
还好芒格坚持了下来,终于熬倒了对手,垄断目的达成,大赚特赚。
后来,巴神轻易不再干类似的事了。
在年报中,巴神提及:
“那些有兴趣将公司卖给我们的,要报好价格,我们不浪费时间谈价。并且,我们不提供管理。”
“我们寻找的是傻子也可以经营的公司,因为早晚有一天会有傻子来经营。”
所述种种,相比于《价值》的强势模式,动态护城河;
巴神体系,才是投资者最好的老师。
看行业,看公司,看估值,也看管理层。
都是巴神所强调的:
“我们喜欢与那种诚实的,能干的人,打交道。”
虽然很多人说,格老才是最好的老师,育出了诸多伟大的投资者。
坊间东拼西凑,杜撰了格老九大门徒。
实则巴神是集大成者,终身布道。
凭一己之力,“强推”价头课本,影响力更大,覆盖面更广,受益人更多。
更是将烟蒂理论发展为买入合理的优秀公司,理论升级。
烟蒂股,成长股,价值股,周期股;用法正确,不分中庸,都是价值。
可凭个人喜好,自行索取。
巴神体系,是“套利”体系。
“不干活”,不参与,等收益。
行业好,公司好,估值合理,人品诚信。
捡现成的好东西。
注意,并非否认《价值》。
相反,手不释卷,开拓思路,深挖价值。
《价值》,思想高度之高,深度研究之深,动态护城河,拥抱创新,疯狂的发现与创造价值,堪比“套利价头”体系大升级。
重仓中国,长期主义,时间的朋友,与好公司同行,缺一不可。
不禁想到了巴神被问到,最希望被后人记住的是什么?
不是伟大的投资者;而是好老师。
好老师的希望是:传承理念,被超越。
牛市如何逃顶,戳“免费送书”,读《价值投资常识》。
十年十倍,就在WX公号“时空复利”。点关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