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看着宝玉从怀里掏出一枚东西,忽然就落泪了
偶然重温钗黛戏,(旧文:宝钗如何缔结同盟,孤立黛玉)看到黛玉铰香囊一段,忽然有了少年不知戏,看懂已白头的感觉。

剧集第7集、原著第十八回,宁国府兴建大观园准备迎接元妃省亲,宝玉被老爹贾政抓去考诗词,忙了一个上午最终被释放出来。回到屋子,袭人细心,一眼发现宝玉身上的佩物被小厮哄抢得一干二净。袭人当然不关心别的,她自然关心的是自己送的佩物。不过,这场戏还轮不到袭人。

听到佩物被抢了,黛玉从里屋掀开帘子闻声而出,一看腰间,果然干净,立刻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什么新仇旧恨?自然是宝玉跟宝姐姐的暧昧不清,怀疑他没把自己当特别的人。
黛玉等宝玉回答,宝玉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傻乎乎地跟黛玉卖关子,黛玉性子激烈,以为自己想对了,转身就奔里屋,先找了篮子🧺里做了一半的香囊,又找了剪子,三下五除二,就铰成杀马特了。

黛玉狠狠地给了宝玉一个背影,宝玉端着铰碎的香囊,“虽尚未完,却十分精巧,费了许多功夫”,现在无缘无故就被铰了,觉得十分可惜。宝玉觉得什么可惜,是他和林妹妹两人从小到大攒起来的这份心。无缘无故,自然是黛玉的猜测都是虚凭无枉的。
宝玉看到黛玉闹成这样,没有生气,而是默默无语,一声叹息。他慢慢地把手摸进怀里,从里面掏出一样东西来,伸手递给黛玉,说:
你瞧瞧,这是什么?
观众们定睛一看:是黛玉送的荷包,好好地,被宝玉藏着心口上,带着体温,非常珍重。
宝玉和黛玉一起住在老太太外屋的碧纱橱里,一起长大。女孩子早熟些,很多心思就有了;男孩子晚熟些,心里有什么想法,外人并看不清。尤其是,宝姐姐选秀不成,转而想联姻,在一旁处心积虑地想笼络宝玉,宝玉究竟懂不懂,他的心究竟在不在,林妹妹的心事,他到底在意不在意。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
黛玉心里万种情意,都绣在荷包的一针一线里,她想知道,宝玉是否知道自己的情意,宝玉对自己有没有情意,对自己的情意有没有像荷包上的绣线一样细一样密。她越是想知道就越是敏感,可是又越是害羞,所以越是暗嗔。她恼的不仅仅是把自己送的荷包送人了,她恼的是宝玉不谙世事,才让自己的心里那么辛苦。
黛玉这么想,看书的人也都这么想,觉得宝玉粗枝大叶,竟然人心让这么无助的姑娘这样委屈心酸。
可能是这样的责怨之下,忽然看到宝玉掏出香囊的时候,等待了很久慰籍终于到来了。他去摸自己的怀里,慢慢地往外掏,他掏出的不是黛玉做的荷包,更是他对黛玉的心。等了这么久的表白终于显露了,这漫漫的等待千山万水,这中间的煎熬花开花落,思乡的游子终于等来了家书,望夫的守妇终于盼来了雁信。树枝等来了春的消息,冰河听到消融的声音。
看见自己送的荷包,看见宝玉对自己这样珍重,黛玉所有的块垒忽然掉了,心里却转而心酸。宽慰、温暖、感动、落寞,一切心绪,此时随着泪水涌出心头。

后面这一段很有趣。
宝玉拿出荷包,解释了自己的心意之后,没有立即去哄黛玉,而是秋后算账,责怪黛玉不懂自己的心,还不珍惜自己的心血。他责怪地说:
我哪回把你的东西给过人家?
看黛玉不肯认错,继续加码道:
你也不用剪,我知道你懒怠给我做东西,我把这荷包一起还给你。

黛玉见到荷包,“又愧又气”。为什么又愧又气呢?这里是这对小冤家的另一重结。黛玉对宝玉的猜忌不止这一次了,每次都是宝玉来解释、宝玉来哄。但是,黛玉就是不能相信,下一回遇到了又要再来一遍。所以,宝玉也有些责怪,他责怪黛玉也不懂自己的心。后面一场谈话,宝玉就详细开导黛玉,跟她讲亲不间疏的道理,床头吵架床尾合的道理。在此时,宝黛的戏刚刚展开,宝玉还没来得及跟黛玉讲道理,只是略略地把自己的心打开一角,略略地敲打黛玉的鲁莽和任性。
黛玉此时还是强端着自己的矜持,被宝玉教导了,还要退荷包,面子挂不住,重新闹了起来。

宝玉知道这下是自己惹到黛玉了,让她面子上挂不住,立刻转过来给黛玉磕头打揖。黛玉见状,心里已经不生气了,但是还是不肯绕过,起身假装要走。宝玉一把拽住,说:
你到哪儿我就跟你到哪儿

黛玉这才破涕为笑。宝玉见一切都好了,趁机求黛玉重新做个香囊。黛玉的心里渐渐晴朗了,重新开始取笑宝玉,矜持的心喂得饱饱的,才乖乖地跟着宝玉一同去见贾母。
这场小戏一波三折,小情侣之间的情绪相互推动,往来生风,有表白有心酸,有戏谑有默契,是爱情该有的样子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