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做家务?(下篇)
上一期的分享主要从宝贝们对做家务的兴趣方面着手,那么兴趣有了,能力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让孩子觉得这事儿,我会玩,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兰心老师结合正面管教工具卡----花时间训练,来与大家分享宝爸宝妈们要怎么教孩子做家务。

循序渐进的引导
花时间训练,需要宝爸宝妈们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孩子的生活中,很多事都需要具体明确的训练。他们需要通过训练学习穿衣服、绑鞋带、吃饭、洗澡、过马路……这不是一次两次的训练就可以完成的。

每一项生活技能的训练,都是需要经过不断重复直到熟练为止哒。那这个过程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可以在过程中和善地给宝贝们讲解,然后和他们一起做。经过几次之后,就可以试着让他们自己做,我们在一旁陪着就好。等宝贝们的技能非常熟练了,他们跃跃欲试的时候,宝爸宝妈们就可以彻底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啦~
比如,宝爸宝妈们教孩子做煎荷包蛋时,如果你的宝宝对这件事很感兴趣,那么可以顺势示范,开火、热锅、倒油、打鸡蛋……一边说这些步骤,一边做。一个鸡蛋煎好了,就邀请她也来试试看。

而当宝宝尝试煎蛋时,家长可以在一旁看着,和他说说话,并且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开始如果孩子打鸡蛋容易把蛋壳掉到锅里,那咱们就细小步骤(细小步骤是什么点击这里了解),可以先把鸡蛋打在碗里,如果蛋壳不小心掉进去了,也可以有时间慢慢在挑出来。鸡蛋容易粘锅,这时家长可以提问“那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和他一起讨论,让他自己在反复的尝试中,摸索出自己的细小步骤,总结出自己的人生经验,是不是这样的感觉会很好呢?
鼓励要及时到位
宝贝们做完家务之后,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感谢宝贝们对家庭的付出。这时候宝爸宝妈们要注意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们做家务是份内事,而选择视而不见或者挑剔批评。

每个人都是渴望被看见的,及时肯定宝贝们的劳动,感谢他们为家庭的付出,这样他们就会得到正向反馈,行为得到强化,也就越来越爱做家务,体验归属感和价值感啦!
比如在煎鸡蛋时,即使宝宝将鸡蛋煎糊了,也不要去责怪他,可以跟他一起研究怎么将黑漆漆的锅恢复原样,一起清理“战场”。在愉快的氛围中,对每一个小成就的认可,对每一个失败的接纳,能够让家长们和孩子都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
期望明确
宝爸宝妈们如果总是只告诉孩子自己的期盼,而不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准确地说明这些期盼如何才能达到,那么双方之间就会出现误区。所以,花时间训练,意味着宝爸宝妈们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
比如,妈妈说“宝贝,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吧”。孩子回答“我已经收拾好了”。(孩子和妈妈对于“干净”存在认知偏差)而妈妈可能会觉得这里还有一堆书,那里还有一堆玩具,为什么不收拾?

所以,花时间训练,意味着作为父母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有一位妈妈花了几年时间教孩子如何收拾床铺,她会给孩子们讲得很明白,例如:如果你拉这里,会怎么样?一边做,一边和善地给孩子讲解示范。这位妈妈买的床单都是带格子或线条的,这样孩子们可以学会怎样顺着床沿把床单铺的横平竖直。
留出特定的时间
一个不气馁的孩子,会对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兴趣。宝爸宝妈们要察觉这一点,对孩子的尝试给予鼓励,并且要给孩子的探索和学习留出特定的时间。

例如匆忙的早上大概不是教孩子绑鞋带的适当时机,时间压力下很容易让父母不耐烦,进而引起孩子的反叛。而下午或者晚上的游戏休闲时间通常是教孩子新技能的理想时间,学习也是游戏的一部分。所以,花时间训练也可以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让家庭环境安全舒适
——对孩子友好的环境
孩子会因为环境过于困难和复杂而缠着父母寻求帮助,或者表现出攻击性,把东西扔在地上,发牢骚跑开,哭叫等等。

如果宝爸宝妈们细心地将家庭环境做出一些调整,孩子们或许可以更轻松地做事,避免让他们因为无法控制环境而产生挫折感。

例如,购买容易让孩子自己穿上的衣服。提供安全的凳子或者箱子,让孩子能够站在上面,够得到衣柜里的衣服和浴室里的水龙头。购买适合孩子尺寸的餐具;把壁橱的挂钩装得低一些;购买不会打破的器皿;将尖锐的刀子、危险的化学制品、火柴、锋利的工具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移走昂贵且容易打破的东西;在浴室里放上防滑垫等等。
提前告知
花时间训练还包括,当宝爸宝妈们要改变做法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宝贝们。在实行新做法之前,宝爸宝妈们应该用尊重的态度与宝贝们一起讨论将要发生的变化。

正面管教书上就有这么一个非常生动的案例。女儿已经上三年级了,妈妈也不再替女儿穿衣服了,但每天晚上仍然要替女儿把衣服放好。在正面管教的家长工作坊里,妈妈了解到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有多么重要之后,决定不再帮女儿准备衣服了,并且相信女儿能自己做好。然后,她没有把她的这个新决定告诉孩子。第二天早上,妈妈听到女儿生气的大喊大叫:“妈妈,我的衣服在哪儿啊?”妈妈以很尊重地态度回答:“在衣橱里,亲爱的,我相信你能自己找到。”但女儿却十分无奈,“可是,妈妈,当你决定要这么做时,能否请你告诉我一声?”
说的没错,在实行新做法之前,以尊重的态度与涉及到的人一起讨论将要发生的变化,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生活即教育。家长们与孩子朝夕相处,引导孩子做家务是家庭教育最基础的抓手。

通过两期的分享,对让宝宝参与做家务会不会更有信心呢?
从兴趣和能力入手,爱上家务,爱上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和宝宝一起体会平平淡淡的真,简简单单的美~
关于分享人
兰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鼓励咨询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注册家长讲师、学校讲师。
曾以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为理论背景,组织带领百余次线上线下的团体小组咨询,解决各类情绪、情感、家庭、职场问题。为大型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支持员工心理健康的关爱活动。在多家机构、学校,带领女性成长沙龙、亲子阅读课程、家长育儿讲堂、儿童社会情感课程等等。
活力社区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益组织,秉承“每个孩子都有充满活力的未来”这一愿景,致力于让更多流动、留守儿童及其家庭享有持续获得早期亲子教育的机会,为其未来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