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太子死得快-------观剧《鹤唳华亭》笔记之一
皇帝金口玉言封为“乳虎”的太子萧定权殿下本体是个灾星,跟他混的人,除非像猫一样有九条命,或者像“顾内人”那样,能独占他的圣父之光,否则会死得很快、很惨。
太子打娘胎开始,便自带腥风血雨体质,在宗法礼教独占优势的他,不过是多方势力角力的产物,娘舅家需要用他来稳固家族利益;清流们(卫道士)需要他做个完美的皇家符号;他的皇帝老子既需要用他来证明自己在履行与顾家的种种协议约定,也需要利用他来掐死顾家稍稍嚣张的不臣苗头。
生不由己需得他人庇护方能存活的幼子,偏偏被抬到巨大的金山之上端坐,日常守护在周围的是以卢尚书为首的清流们,他们教他仁义道德,教他为臣之道,甚至教他为君之道,独独就是不教他生存之道,或许卢尚书们也不懂,又或许他们认为太子殿下不需要?

卢尚书们有没有战斗力?没有,就算有,也低得可怜,至少他们的台谏没法让齐王之藩,也没法说服皇帝给太子行冠礼,大雪天的还可怜兮兮地跪在雪地里,搞得跟清朝的奴才似的,更遑论用活谏死谏逼皇帝就范,乖乖执行各种宗室管理的规章制度了。
下属们不给力,身为集团领袖的太子一样不靠谱,每逢危机关头,太子殿下能想到的应对措施只有一个:以身犯险。

电视剧一开头替卢尚书们解围如此,在行宫表现“子孝”如此,到了后面掩饰武德侯不肯离京还是如此,更不用说期间他替“顾内人”肉偿了多少回责罚廷杖。如果说一开始太子的战斗经验缺乏还可以理解,可是从第一集到五十几集,有点能力的舔狗都快死光了,太子还是一副“逆曲是我命人唱的”“爹爹,你废了我吧”“爹爹,你反正不爱我,所以你爱咋咋地吧”赌气丧气的鬼样子,政治斗争能力那是一点都没有长进。

他能在卷轴案中实现“反转”,靠的是一个“讹”字,他手里并没有白纸黑字的物证。

他唯一的才华,似乎就是一手好书法了,可以教授给“内人”们,聊当闺房之乐那种。

试问太子殿下,你的薄命到底能渡几个世人啊?渡人是不可能的,害死人还差不多,舅舅表哥老师爱人父兄,悲惨的下场都是拜太子殿下的圣父白莲花属性所至,有话当说的时候总是不说,逼得扶弟魔们狗急跳墙,为了他铤而走险,而他呢,并没有什么反转的本事。一个连整天在自己身边晃悠的心上人都认不出的“多情种”,智商应该不太高,所以,可以理解太子的幼稚鬼行为。
最后皇帝说:“你拥有的一切都是我赐予的,你有什么能耐庇护这个,包庇哪个?”真真铁的事实,血的真理。如果不是皇帝莫名其妙地想起了“卿卿”,大儿子又伤透了他的慈父玻璃心,皇帝,会相信太子是“品行高洁”的吗?太子还能继续他那虚无缥缈的理想主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