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宝是不是保险?什么人适合购买?有什么风险?
Hello,亲们,中午好!!
今天磊哥来讲讲:相互宝是不是保险?什么人适合购买?有什么风险?
近日,银保监会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那就是在9月3日发表的:《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
在文中直接点名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属于非持牌经营:

很多人可能一时慌了神,担心自己被割韭菜,担心相互宝跑路,而磊哥倒觉得暂时可以不用太担心。因为相互宝和水滴互助本来就不是保险啊,磊哥认为,相互宝一般也就适合以下这两种人群购买:
1. 家境极度困难的
因为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为家庭成员都保上保险,本来正常的生活就已经很困难了,实在没钱怎么办?可以买个相互宝先备着,每期的分担费用也就几块钱(目前一年大概一百元左右),到家境好了再想办法把保险给保上。
2. 已经有保险的
可以把相互宝做为一个补充。这类人士本身已经有个保险了,再多付一份相互宝的钱,每年增加费用不大,在真的生病的时候还能多一份钱,也算是多一种补偿了。

而除此以外的人就不怎么推荐了,那么回到本文开头,大家所担心的被割韭菜,相互宝跑路等事情究竟会不会发生呢?那下面咱们来好好的了解一下什么是相互宝。
一、相互宝是不是保险?
不是,首先要明确一点,相互宝并不是保险。当然,这一点在相互宝的条款里已经明确写出来了。

所以相互宝是网络互助计划,不是保险。
相互宝的前身,是18年10月份上线的相互保,相互保是保险,是由信美人寿和蚂蚁集团合作打造的一款相互型重疾险产品,但由于合规问题被监管约谈,最终下架变为今天大家看到的相互宝。
彻底和信美人寿脱离后,相互宝不再是由信美人寿承保的保险,而是变成了一个网络互助社区,由蚂蚁集团独立运营。
再次强调,相互宝不是保险,它背后没有一个承保的保险公司。
所谓互助社区,根本的模式在于“一人得病,全员分摊”。当然,每次分摊前,都会对待帮助成员名单进行公式。

二、相互宝会不会跑路?
其实磊哥倒不担心相互宝会跑路,因为相互宝不是前端收费,没有跟大家预收钱,相互宝是在有互助人发生疾病后先调查,有多少需要互助的人,就召集大家分摊多少,这并不会形成资金池,因此根本就不会卷钱跑路的可能性啊。
但是,那有人要问了,磊哥你说相互宝因为没有做提前收费,所以没有跑路的可能性,那么有没有做提前收费的互助组织呢?
倒还真有!比如磊哥所知道的,360互助,水滴互助等,都……所以对于那些提前预收分摊金的互助计划,还是多留个心眼吧。

三、相互宝的风险?
那么既然相互宝没有跑路的可能性,是不是就没有风险了呢?倒也不是,目前来看相互宝的风险不在跑路而在于司法或者监管层面的叫停。
相互宝到底是什么,以现行的法律制度没办法界定。
如果你申请相互宝互助被拒绝了,但你又心有不甘想告它,那么麻烦就来了!
如果你买的是保险,诉讼主体是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资金池,让保险公司赔没问题;
如果是慈善,诉述主体是慈善机构,慈善机构可从没说一定要赔多少的,也没问题。
可相互宝就尴尬了,如果当作保险,它没资金池;当作慈善机构,它又刚性兑付。这就很麻烦了!
所以对于加入相互宝的人来说,最需要担心倒不是跑路,而是一纸文件下来,把互助给一窝端了……
不过对于家庭经济实在很困难的,可以先买一份,目前每年一百块,40岁前互助金30万,40岁后互助金10万,多多少少也是一份保障,等经济好了再上保险。
有买保险的朋友也可以买一份,算一个补充,谁还能嫌钱多不是。
除此之外的人士就不建议购买了,像吃饭一样,相互宝不能当主菜,风险还是太大,主菜还得是保险,相互宝可以作为小吃来搭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