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来是这样一种感受
(读英文版《传承》观后感,结合个人练习感受,希望图书和瑜伽的智慧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提到如果要练习阿斯汤加或者其他瑜伽体系,务必寻找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师。Pattabhi Jois就是Guy Donahaye的指路人,在他的指导下,Guy在练习中有了更深的感受与思考。
“5点时,侧门嘎吱一声打开,Pattabhi Jois走进了房间。突然,气氛变了。每个人都站起来,Pattabhi Jois喊了一声,“山式”。所有人跟着站好,开始唱诵。我还记得脖颈后侧汗毛竖起的感动,好几次差点流下眼泪。
他坐在凳子上,仔细看着所有人(尽管我们以为他没在看),或者协助我们做一些深入体式,偶尔教一些同学新体式。在那间教室,我们无所遁形,Pattabhi Jois总是盯着我们每一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对老师都怀有敬畏之心,一半源自对老师的敬重,一半就真的是害怕。我们的自觉性总是太差,能偷懒时则偷懒,所以在大课上,老师若站在离自己远的地方,做动作就会打折扣。但如果老师站在自己身旁,那必然要用尽全力做到“标准”。我们应该是被老师的气场震慑到了,声音同样具有类似的功效。记得去年的教培课上,神仙姐姐Lydia一声“定住”,有能力的瑜伽小姐姐们,就真的能在手倒立中定上一段时间,但在Lydia大喊前,那些小姐姐们跳手倒立可谓是状况百出,惨不忍睹,无法体现真正实力。

对阿斯汤加瑜伽的评价,应该是众说纷纭,大部分人会觉得太过猛烈,动作难,没有基础的人练不了。Guy在序言中如此描述Pattabhi Jois指导下的练习。“Pattabhi Jois教的瑜伽很剧烈,我很难用文字形容每个人在练习中会经历的感受。这么说好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最深层的恐惧,每个人都会一直被推向极限,每个人都一定会有心力交瘁的时候。”
当Pattabhi Jois帮我调整某个具有挑战性的体式时,我常常觉得自己仿佛站在悬崖边,望着脚下的无底洞,在生死边缘颤抖,忍受着极大的痛苦,同时也觉得或许救赎近在咫尺。正当我觉得身心疲惫、大限将至时,眼前总是忽然浮现Pattabhi Jois的笑脸:“怕什么?你在执着什么?放不下什么?”
“相信我,放松就好了!”
“但是我快死了!”
“深呼吸!”
往往还没回过神来,他已经忽然让你进入了体式。在他协助的过程中,你的觉知异常敏锐,什么都无法干扰你的意识。体式结束之后,往往会有片刻觉得无法置信,也会感到祝福、愉悦、心旷神怡、兴奋狂喜。
原来我做得到!我要先把困难放在一边,我要先把自己预先设想的放在一边,我可以做到的其实超乎我的想象。
如果一次可以做到,那么下次就会知道其实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心里的障碍放下,你就会学习面对这些困难,学会放下。学会放下之后,就会获得平静与自信,这是所有长期练习者共同的特质。
在老师的指导下,润物细无声般完成体式的经历我也曾体会过。教培课上,神仙姐姐Lydia让我们体会手倒立,我就象征性地对着墙跳啊跳,怎么也跳不上去,应该还是恐惧心理作祟。之后,神仙姐姐Lydia让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继续跳?OMG…我只能硬着头皮上,有点狼狈。
这个经历不是一味鼓励大家去寻求高难的瑜伽体式,而是要认清自身的情况,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信任的老师保驾护航的情况下,有时我们要面对先入为主、烦恼或者恐惧等感受。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全神贯注于动作要领,用放松的心情勇敢地挑战一次。很多时候,我们很强大,远比自己想象中更强大。You can do it!
(本文插图由插画爱好者蓏蓏倾情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