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常的每一天(二十二)

每次写到和吃的沾边的内容,但凡有点赞的点开都是那篇。我也不知道自己胡说八道了些什么,然后自己又回头看一遍。我要是个KOL,肯定每天挖空心思分析能引起各位兴奋的点在哪儿,接下来我应该往哪一方面继续加油点火,最后形成同一文风。但我...没多大兴趣,更没有精力。说好的,多元呢,各位!
不过既然有豆友说到自己对厨事不感兴趣,除开本身的不感兴趣,相信看完我接下来要说的也不会对你有所改变。有一种是稍微有兴趣,但是懒,内心可能更害怕没达到期许值。尤其做饭之前把各种教程都看个百八遍才敢下手的人。做得好吃,开心一脸,做得难吃,我瞎折腾啥啊!另外在厨事上日有长进的,那是肯下功夫的,靠不断试错慢慢改进形成稳定发挥。加上日积月累地重复,不顶好吃也难吃不到哪里去,想想家常菜不就是这样嘛。但专业厨子嘛,肯定就不一样。人家要么有技巧要么有秘方。
比如昨天我们家买的猪大肠,我心里的菜谱是干煸肥肠和红油肥肠,但我妈只会做干烧煨大肠。我当然不能很轻飘飘地突然跟她说来炒个干煸肥肠或者红油肥肠吧,将自己的欲望变成别人的压力有点强人所难。所以我只能接受干烧煨大肠,没有惊艳,好在也有怀旧的老味道。(啊,写到此实在太想念一长条盘满是辣椒壳和大朵肥肠,在一堆辣椒壳找翘头肥肠的滋味!)同时,我清楚自己复刻不了,我知道爆炒猪腰的美味,但我切不来那个花刀,所以有些事也不要太勉强自己了,光惦记着也挺好。有人说《随园食单》的袁枚就知道说,做不来也不一定呢!很有可能...人家忙着吃忙着比较,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知道“做味道”那事永远有顶峰。
这几日秋意正起,秋天到了,冬天不会远了。母亲从菜地捧回一束桂花,修修剪剪完毕之后找来一个塑料瓶插在里面,整个客厅充满淡淡的桂花香。奇怪了,今年的桂花是最先看到而非最先闻到。可能时间还早了点?家门口还有一棵桂花树没起桂花。不过这棵桂花树上的桂花全部烦烦姨娘搞去了,她什么也不嫌多。连不起眼的子弹枣也不怕麻烦地做成枣干打牙祭。

桂花,另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犀木。杭州的桂花最有名了,在秋雨朦朦的杭州城内随便走走,闻一闻雨打桂花的香气,比阳光下的桂花更清新淡雅,稍微不那么浓烈。有一种想立刻蹲下去捧一捧桂花水喝的冲动。当然只是想想...
但也许能成真呢!突然想起某年在家独饮冬酿酒的事来。里面正是桂花酿酒水。味道还可以?时间久远不太记得..好像那口味对我来说还是太甜了点。可能对苏州本地人来说比较有怀旧情感,加上要排队去“拷酒”,更是抑制不住要大喝特喝了吧。作为一个外地人就当看了场热闹,然后乖乖回到自己屋去琢磨一翻,做适合自己口味的桂花酒来喝。

今日闲逛,看到路边一头黑猪。之前有次也见到过,以为可能是临时放在那里。谁知,真变成散养猪了。可这头猪呢,很听话不随便乱跑。只在方圆五米内活动,大概是被大师兄用金箍棒划范围了?在这个不被人打扰的下午它睡得可真熟,可真悠哉啊。现在的我经常羡慕猪。

原来驻扎在路边的养蜂人回来了,时隔了好几个月。这一驻扎又要待到明年3月吧。不知道为什么养蜂人给我的感觉像是和游牧民族一样。一个追寻牛羊,一个追寻蜜蜂。真想知道他们日常是如何同蜜蜂交流的,还有那一排排蜂箱的故事...

© 本文版权归 AquariusNO走走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