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装修指南
查看话题 >一张桌子搞定幼小衔接,看规划整理师如何让“家”跟着孩子一起“长大”
小九去年上大班的时候,他的很多同学都离开幼儿园去了幼小衔接的培训中心。我和他的园长老师们沟通后了解到,除了学习一些预备知识,幼小衔接很重要的一个作用是:让孩子习惯坐小课桌。
你们都知道,我是个佛系妈妈,相比于学习预备知识什么的,我更希望他有一个完整的幼儿园时光,所以选择继续让他留在了大班。但是坐小课桌的事,却进入了我的议题。
小九上幼儿园之前,我们搬进来了现在的家,当时是按照不到3岁的他喜欢“趴在地上玩耍”来规划的,打造了温暖的、接地气的、大片的活动空间。


但是随着他慢慢长大,尤其是面临升入小学,我发现他依然还是喜欢趴在地上写写画画,有时候喊他上小桌子去写他也不去。

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念叨“坐到桌子上去”“坐到桌子上去”“坐到桌子上去”……想都不用想,保证是屡战屡败。
真正的秘诀,是改变环境。
就像一位妈妈读者在看完《教孩子学整理》后跟我说的:“教孩子就像修水渠,你把水渠修成怎样,水自然就怎样流。”
为了小九的升学大计,我们家又要修!水!渠!了!
开个家庭会议,拿出户型图一起来俯瞰一下,尊重每个人的需求(主要是以后少废话)。

这一次规划改造的主要目标是:在客厅建立一个适合小九的学习空间,同时满足我白天在家办公,以及需要的时候陪伴他学习。
小九非常认真地给出了自己的提案:

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两个可选方案。
方案A:在原来电视柜的位置摆放双人办公桌。

优点:桌子靠墙更方便收纳工作和学习用品,客厅空间更大;
缺点:客厅总体收纳容量变小了,需要把电视处理掉,学习的时候背光。
方案B:在客厅中央靠近书柜的位置摆放一张大桌。

优点:光线好,操作空间自由,满足多人聚餐等其他功能;
缺点:桌面不方便收纳,客厅活动空间变小。
又到了喜闻乐见的纠结环节。
不怕,只要拿出“俯瞰”这个超级武器——跳出细节,找到什么是可以改变的限制条件,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限制条件,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本来电视是可以选择舍弃的,但是因为疫情小九开启了线上学习的模式,通常我们会用电视给他投屏上课,而这种情况保不齐以后会成为常态。电视必须保留——这直接就否决了方案A。
选了一张155cm x 74cm的大桌,代替原来的单人书桌,横行霸道地摆在客厅中间,就这么简单。


好,今天的客厅改造篇到此结束,从此我们和小九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如果你做过收纳改造,就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像这种生活方式的调整,往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如果想要体验到360度无死角的舒适,绝对不是换一张桌子就能搞定的事。
先上张章全屋俯瞰图,一起来找茬,看看有什么不同?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张大桌子的配套设施问题:
我坐在靠近阳台里侧的位置办公,得在附近打造我日常所需的“懒人挂脖大饼”,保证坐在椅子上,随时都能拿到要用的东西。








小九学习的区域安排在靠外侧,方便他进出,首先要搞定椅子。
因为孩子在成长期,很多家长会给孩子选择可以升降的儿童学习桌椅。因为家里的空间有限,加上我们的方案也是亲子共享学习空间的“大桌”模式,最关键的是——我已经听说了无数“孩子每天在旋转座椅上旋转到四脚朝天”的故事……所以我的选择是:固定的桌子+可升降的椅子。

同样也给他做一个“大饼”,在他学习区的附近,收纳在家里用的学习资料、绘画工具、纸张,书籍等。



我们全家共用的高频工具比如笔、剪刀、便签纸、屏幕喷雾……以及我需要提醒自己日常使用的护手霜、眼药水等,就用小筐直接放在了桌子中央,再摆上纸巾和花。

还剩一个头疼的电源问题。
首先规划一下,坐在桌子上需要用电的包括:电脑、台灯和偶尔手机充电,虽然靠近桌子附近的墙壁有一个电源看,但是如果这些东西都直接扯过去,看起来凌乱不说,还会把这一侧的通道堵住,如果放在地上,会影响扫地机器人工作,如果悬在空中,人就无法通过。
用一个卡扣式电源板就可以解决,完全不影响桌面空间,只需留一根地上的走线,平常卡住,打扫的时候只需要把它拿起来就可以。



坐在桌前,总觉得“大饼”还缺了点什么,啊!垃圾!工作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些小纸条、用过的纸巾、零食包装之类,不想站起来扔(懒得动),也不想放在桌上(太丑),也不想在地面再摆放一个垃圾桶(扫地机器人会推着它满屋子蹦跶)。
于是淘来了一个小型伸缩垃圾盒,固定在桌子侧面,体积很小,日常视线也看不到,随时丢弃,只需要一两天清理一次就可以。

这张挂在脖子上随时可以舒舒服服咬一口的大饼,制作完工!




真酸爽!但这只是个开始,牵一发而动全身,才刚动到脖子而已。
既然保留了电视,就要解决看着电视屏幕学习的问题。原来的40cm高的电视柜太矮,置换成87cm高的柜子,正好是坐在桌前观看的视线。


因为撤掉了电视柜和隔断柜,这个新来的家伙,就要负担起大部分公共小杂物收纳的功能了。因为提前测量了尺寸,所以正好可以把之前的越南藤编筐用起来。







因为坐了两个人,所以书柜下方的位置都不太方便使用了,除了放一些小九不常看的书籍,剩下的一整排筐子里都收纳了各种手纸、抽纸、厨房纸、清洁纸、棉柔巾、洗碗巾……等等的消耗备用。比以前的容量大了一倍,用起来舒服多了。

靠近阳台的位置有了空挡,把原来电视柜上方我最爱的挂画挪过来,再把放在客厅中央的龟背竹挪过来。为了在工作的时候也能赏心悦目,我给它也架高了。

“大桌”模式建立之后,紧接着我就发现了新的问题——客厅的桌子太多了,显得非常拥挤!一个1.2米的餐桌,一个1.5米的书桌,我们家日常就一家三口,根本用不上这么多的桌子。
以前的餐桌餐椅在使用过程中就发现非常碍事,只要有人在一侧坐下吃饭,其他人就没有办法在厨房活动或者拿取物品。
把原先1.2米的餐桌置换成70cm的小方桌,靠背椅子置换成小方凳,空间一下子就开阔了。
桌子小了,小九也能自己夹到所有的菜,一家三口挤在小桌上吃饭也觉得更加温馨。如果家里来了长辈或者客人,就把客厅大桌腾出来,也能满足6~8人共餐的需求。

原先用作餐边收纳的是宜家的小边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收纳功能非常不足,而且半圆形状的设计美则美矣,空间利用太差。
把餐边柜也置换掉,换成容量更大的樱桃木柜子。突然就发现,“餐边辅助收纳”的功能突然就更加完备清晰了!

因为酒有了更合适的收纳位置,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高高站在置物架顶端了,于是把那个“危险区域”变成了展示区。

到这里,客厅的改造总算是完工了。


站在焕然一新的客厅里,我突然懵逼:我本来是要干嘛来着??
哦~~小九升学的家居改造计划!
在这个计划里,除了“坐上小课桌”,还有其他两个目标:1,逐步实现分房睡;2,减少玩具的数量。
按照我一贯的心得,这两点依然是要采取“环境引诱法”,首先,需要一张更合适的床。
说到换床,还有一个小插曲:很久以前小九和他爸爸就一直吵着要扔掉原来的小床,说睡起来嘎吱嘎吱响,我一直没同意,不就是响两声嘛。疫情期间有一天,我去那张床上睡了一晚,第二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决定扔掉那张床——实在是太吵了!(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很多时候不同意舍弃一件物品的人,往往并不是它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话再说回来,换一张什么床呢?当然是要问小九,当然答案也是意料之中:双层床。
小九已经学龄了,再买床就要按照大孩子的标准,但他小小的儿童房如果挤下一张1.5~2米的床,就剩不了多少空间了。如果还想保留一点玩耍的地盘,就只有一个办法:买兼顾衣物收纳功能的床,把床和衣柜合为一体!
最后我们选择了这个1米 x 2米的中高床,既能满足小九睡双层床的梦想,也能满足收纳的需求,又不至于过于压抑。

这床装好的那天,小九就疯了——高兴疯了——没有一个小朋友可以抵抗双层床的诱惑。
看看躲在帐篷里的视角和它晚上的样子,嗷嗷嗷,我觉得我也要疯了!(谁还不是个小朋友呢……)



而且收纳放在这样一个合适的高度,小九实现“衣物管理”完全自理已经指日可待了。



放下这张床后,儿童房里的玩耍区域随之就大幅度减少了,但这完全不是问题:
首先,上学后的小九在家里的时间已近非常少了;其次,疫情期间在小九的强烈要求下(对你没有看错是他强烈要求)我们一起整理了8个小时,减少了2/3的玩具……





新的儿童房,已然是一个“大孩子”的空间了。

搞定了儿童房,终于可以洗洗睡了?No,我已经变成了一台勇往直前的挖掘机,停不下改造的小手了。
当我发现客厅重新整理后,原先放在电视柜里的包包们无处可去,而挪走儿童床的房间空出了一大片地方之后,我终于把目光投向了我的主卧——终于可以实现五斗柜的理想了!(小户型就是这么难啊嘤嘤嘤……)



家居服从衣帽间出来之后,我为数不多的包包就可以进入衣帽间了,为了表示重视,我还给他们打了个光。


衣物管理系统升级成功~

结案陈词
到这里,这一次历时3个多月的大改造就完成了。
说起来自己都很想笑,回到最开始的初心,不过是为了让孩子能够认认真真坐在桌子上学习而已。
当然,这个初心顺利实现了,我不需要当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妈,他很自然地就每天端坐在这里学习了。

我还有了点意外的收获:号称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黑的小九,一直很抗拒在自己房间睡觉,但新的儿童房改造完成后,他好几天都是在自己的小基地里睡着了。因为没有事先打招呼,所以我们还是在夜里把他抱回了我们身边,但是我相信,他主动睡到自己房间去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为了孩子一个小小的习惯,就搞出这么大的动静,那得花费多少精力和金钱?其实这件事你大可以放轻松,空间改造这件事情,并不是无时不刻都在发生的。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我们把握主要的几个时机就可以了。
在我的书《教孩子学整理》中,就跟大家分享了这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次我是“上学”+“分房”这两个节点(我的上一篇改造文的起因就是“分床”),下一次就是青春期了。虽然成本和精力花费不小,但改造的成果可以享受很久。

我的心得
我要再次感谢自己的职业,在帮别人的家庭做整理的一个一个案例经验积累后,我对生活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当我再把眼光投向自己的家时,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很多时候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反反复复纠结所谓的收纳工具、收纳方案,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看似是在选择,其实根本没得选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那些“不改变的限制条件”进行倒推,在“可以改变的条件”中做选择,你会发现,问题一下子简单了很多。
※提前做好彻底的规划、测量之后,不论是购买家具还是收纳工具,都一击即中,这一次我添置了不少物件,几乎没有失手。
※只要日常用一点心去留意物品的使用频率,收纳方式的方便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在改造的时候,就能对症下药。这一次客厅的改造中,我调整了很多东西的收纳方式,有的扩容,有的从不方便的位置调整到方便的位置,有的直接舍弃……突然就感受到生活的很多细节上一下子顺畅了很多。

番外篇
最后,我相信你心里一定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问:置换了这么多东西,原来的都去哪里了呢?要果断舍掉,真的那么容易吗?
我想说的是,一点都不容易。
比如我的书桌吧,在这张桌子上,我写了我的辞职信、我的两本书、还有上百篇文章、做了无数个方案、写了几十个ppt教案……上面还有斑驳的被我的香薰机熏过的痕迹……它不只是一张桌子,它是我的人生物品啊!

我把它和其他家具在闲鱼上一起打包卖掉,搬家师傅来搬走的前一天,我和它合了一张影,留作纪念。

买家小哥哥给我发来了照片,我看着它们继续在别人的家里发光发热,这种感觉真的是太棒了。

小九选出来的一大兜宜家利乐宝积木,我也和他一起在幼儿园毕业的时候,送给了弟弟妹妹们。
其他的东西,有的转卖,有的直接就放在了楼下垃圾桶旁边……
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有一点是不变的:它们已经不适合我将来的生活了。
没有人会一直陪你,但一直会有人陪你——对人来说,物品同理,对物品来说,人也同理。

最后,借用安藤忠雄先生的一句话:如果不考虑你为什么去设计这栋建筑,建筑就会输给“过去”和“合理性”。
那么我们的家,也不能在“过去”和“合理性”中故步自封,随着时间的改变、需求的改变,就勇敢地像挖掘机一样伸出你的小手去改造吧!

E-N-D
图|文:蚂小蚁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