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教育到育儿焦虑,开学季之思考与启迪

01
那是八月末的一个上午,若昕在我的提议下兴冲冲地收拾起野餐物品。
妈妈,这个小房子帐篷会不会太小了,能把你也装进去么?
妈妈,这个牛肉饭你加热后,带过去会不会又凉了?
妈妈,酸奶的话你选猕猴桃味的还是西柚味的?
妈妈,我们没有野餐篮,就用这个大玩具盒替代吧!
......
那一本正经忙忙碌碌着的小小身影,有着掩藏不住的雀跃。
眼看着已近中午,我们终于拾掇好野餐所需,包括一顶儿童帐篷、一个野餐垫、一大盒食物和饮品、蓝牙音箱以及两副扑克牌(若昕要求和我打小猫钓鱼)。毕竟计划的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出行,塞进后备箱中,便匆匆出发了。
想来,在暑气未消的八月中午,驱车十来公里,带上孩子去公园野餐的人,也算是奇葩了。
原计划去往的公园不巧正遇上施工维护,我们便临时起意去往了离家近半小时车程的另一处较大的公园。
那天是工作日,又是正午时分,公园几乎空无一人。但毕竟已经立秋,并没有烈日当空,阴晴不定的天光下,气温尚且教人接受。我们先是入园走动考察了一番,寻得一处有屋顶、有窗口的帆船造型的建筑——遮阳、挡灰、通风透气——真是野餐的理想地。

回车上搬来各种野餐用品,布置好现场后,这里终于成为了母女二人独处的理想国。
没有家务琐事,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也没有了一颗时刻要教化孩子的心。我们轻松地席地而坐,一边聆听手机歌单中我们最爱的那些音乐,一边享受扑面而来的大自然的气息。时而观察蚂蚁在沙子中的行迹,时而谈论起小猪佩奇系列中某一集关于野餐话题的细节。后来又打了两局“小猫钓鱼”扑克牌,继而在这自然纯粹的露天环境中,享受起我们的午餐来。

竟然吃得这么香,没有任何催促和劝说,一会儿小妮子碗里的牛肉饭就被扒得精光。



饭后困意袭来,我拾掇一番便顺势躺下,若昕想象我们置身于一艘大海中的航船上,自告奋勇当一名水手,在一旁守护着我这位船长,以免遭受蚂蚁大军的侵袭。不久我亦睡眼朦胧,半梦半醒间,只听闻妮子急促地喊道:
妈妈,下雨啦!
啊,真的下雨了啊。雨点由疏到密,噼里啪啦地和窗户里倾照的光束一起打进“船舱”,鞋子很快也被雨水弄湿了。我不紧不慢地一边收拾物品,一边安慰道:放心,不会下很大哒。
果然,等我们把野餐物品送回车里,雨便慢慢停了。我们撑着伞,又在这亦晴亦雨的天光里,逛开了。

02
那天,我们迎着满湖睡莲的香气,比照着植物名牌欣赏着不同草木的芳姿,看到了沼泽地里低空飞行的蜻蜓,也看到了三五只一会儿划水一会儿在水面扑腾着的野鸭子。后来,又遇上壮阔的音乐喷泉,也寻得了一个小好几岁的小妹妹,一起玩了很久。


河岸边,茂密丛生的马鞭草随着微风摇曳,不远处的湖面绽放着一丛丛洁白的睡莲,在野鸭子时高时低的鸣声中,我深吸一口气,感叹道:真是个水草肥美的好地方啊!


我想,这个名叫“水草肥美”的词,一定舞动着手脚活活生生走进小孩的脑瓜,甚至心灵了吧!比起书页中单一的描绘,这样身临其境的感受实在有用得多,也妙得多。

正如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在其名作《如何给孩子读绘本》一书中提到的:
首先是感知,不是让智力先行,而是让活跃的五感先发挥作用。通过体验来学习这些丰富语言的绝好时机就是在“玩“的时候。
当印象、感觉和语言合为一体时,需要就会带着新鲜而强烈的存在感扑面而来。这种能印刻在心里的、余音袅袅的表现力非常重要。
想凭空让孩子们明白淅淅沥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在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的情境中对孩子说:“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呢”。她们就会在直觉上感受到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视觉和听觉,将印象、声音和语言融为一体,孩子们在感觉到语言的微妙色彩的同时,明白其实际的含义。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比让孩子直观感受更加难能可贵。城市丛林中长大的新一代,和自然的疏离已经成为童年生活的一种缺憾。如今,寒暑假还能回乡下度假的孩子已经算是幸运了吧。我虽然不是一个极端的“自然教育”践行者,但仍然尝试着在钢筋水泥的都市生活中挣扎一番,只是希望那些自然的、美的、纯粹的东西,能浸润一颗幼小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不再是扁平的,而是从感受出发,建立对于生活、对于文学自己的体验和热爱。

03
多重感受和丰富体验的缺失,带来的不仅是扁平化的世界认知,还带走了一种虔诚的臣服。
从前的夏天,大人和孩子从来不会整日泡在空调房中,因为只有风扇,于是学会了在大汗淋漓中对抗炎热,汗流浃背的忍耐中,是对节气规律的臣服;
从前烈烈日光下,孩子们晒得黝黑,肤色只能在一天天的等待中自然变化,如今被涂上防晒霜又裹上防晒衣,爱美的女士晒后还要敷上修复面膜,五花八门的化妆术和医美,都宣示着对于自然后果的挑战;
从前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是需要守候的,固定时间固定电视台,每天只放那几集,现如今各大网络平台任何影视综艺都可随心搜索任意观看,只要充值VIP或者超前点映,可以一口气追到大结局;
更别说从前喜欢的东西不是轻易可以买到的,需要托人从更繁华的城市中带,需要不断期待、等待,想买毛巾了的第一反应是步行去商店或超市,顺便带回新鲜的鸡蛋,而不是打开APP搜索比较,拼命地为满减凑单。

或许,跟我们的童年相比,这一代人的童年最欠缺的除了对于自然环境的丰富感知,就是对于一种自然力量的忍耐和臣服吧。
飞速发展的现代生活,很容易把人的胃口喂大,不是么?被狠狠满足过度的孩子,被物质刺激过度的我们,被不断拔高的期待和欲望。一切来得太理所应当,终于,快乐和满足变成了奢侈品。

接踵而至的便是强大的掌控欲和无休无止的焦虑感。
毕竟,太多东西唾手可得。在我们的成长和经历中,少了些“不得不”和“不能够”。对于“接受”这回事,我们太疏于修炼。


又到一年开学季,这是多少父母的掌控欲和焦虑感相互缠斗的时刻呵!
因为对未知的惶恐而焦虑不安,所以拼命想要掌控,因为掌控而不得,从而陷入更深的焦虑。
犹如越想握紧,流沙越是快速逝于掌心。既然如此,不如索性放手吧!

一如这个云淡风轻的野餐日,将疲劳的身心解绑,约上稚气未脱的孩童,到郊野去撒欢!在那与自然深处的联结中,寻觅到内心的轻松安宁。
我从来敬畏自然的力量,那里有一切事物的答案。生活如此,教育亦如此。
只是去相信便好,让信任的力量春风化雨,织进未来的旅程吧。孩子,放胆去经历吧!如果有什么需要你去领受的,愿你淡然,如果还有什么幸运在等待你,愿你欣欣然。

犹如那首我们都爱的歌里所唱:
“昂首阔步,不留一丝遗憾......”
我期待。

作者:阿幸,自由写作者。公众号【阿幸生活家】,全网同名,专注亲子成长&生活美学。欢迎关注我,每个妈妈都是天生的生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