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苏fufu的苏州三日行(三)
同样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当然,我们决定前往同里古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地铁直达。 同里是地铁四号线的终点。下地铁后有无缝衔接的公交车和旅游车专线可以到达古镇。 因为是午休时间,没有司机在车上,所以我和依琪打了车。距离也不远,两三公里几分钟就到了。
门票是提前在网上订好的,最近刚好同里古镇的门票半价,才50块钱。

景区里人烟稀少,拉客的黄包车师傅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 “宝贝来坐车~”
- “你知道我一直在等你吗?”
- ”全程跟随游玩,你去看景点我就在外面等。”
- “美女上车,给你便宜点。”
诸如此类,让人脸红心跳。
今天的天气很好,太阳明晃晃的挂在天上却并不会让你感觉到很热。
第一站:明清巷
购物街的小巷子和平江路相似,不过多了些手工糕点的店。沿路走过,还听得到店家们在抱怨到现在还没开张。

美食街空空荡荡的。一个开门的店家都没有,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没到营业时间。
不过这里却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哝,还有道具呢。

秋千,各种标语的牌子。
再往里面走还有一面许愿墙。
没有人,不要害羞,尽情发挥~把各种姿态的自己留在照片里吧!
第二站:退思园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园林虽小,但是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以池为中心,各个角度的景色都美不胜收。




园中还放着轻音乐,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粉色的花瓣落了一地,依琪和我讲起过这个花的名字,只不过金鱼属性的我又忘记了。


看到庭院中层层叠叠的黄绿色叶子,才终于意识到了现在已是初秋。
北方的九月是我最喜欢的,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候,没想到南方的秋天也温婉的可人。

庭院中有一处依据岩石而造的船造型观景台,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一下水中摇头摆尾的小可爱们。 出了退思园,依琪笑着和我说整个同里古镇就退思园一个园林,看来以前也只有这一个大户人家呢。
第三站:三桥
在寻觅午饭的路上,不知不觉的走到了三桥。 三桥是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梁式。吉利桥跨漆字、秵䆂两圩,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秵䆂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

桥上的风景还是很好看的。所以既然来了,肯定也是要拍照打个卡啊~
因为嘴馋想吃肉串,找的店竟然还是在古镇外面。所以依琪被我拖着走了好远的路,走了十几分钟才找到。


炸肉串,炸翅尖,炸鸡翅,炸年糕,炸鸡柳,炸火腿肠,炸米糕。。。
我们几乎把所有能点的全点了。 味道还好,只是知道这家店有外卖的时候嘴里的肉突然就不香了。
第四站:随便逛逛
吃饱喝足,我们回到古镇随意走走。
同里古镇文物古迹众多,单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就达6.5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61%。上世纪70年代末,同里就启动文化遗产保护。
因为古风浓郁,所以古装照片拍照的店也很多。都是明码实价10块钱一张,化妆免费,但是每家的服装都不太一样。其实我对这个项目还挺感兴趣,但是看了一圈,觉得没有大码的服装又觉得没有安全感,最终还是没有拍成。
不过就算不拍古装照片,古镇里随便一个河边,一条小巷都能拍出很好的照片。




刚刚好今天依琪穿了条红裙子,而江南水乡这样的地方,就很适合。拍出来简直美爆了~ 我们还路过了很有名的南园茶社。
南园茶社位于古镇区南端历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晓烟”景致之中,与陈去病故居隔河相望。初名“福安茶社”,建于清末,四开间,传统砖木结构,清代风格木雕装饰,上下两层,总面积约400平方米。
不过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所以我们逛了逛路边的小店,买了酥糖和芡实糕,就返程了。


坐在地铁上,从车上没有多少人,再到车上都是人。
下了地铁站,我和依琪就要分别了。挥手间没有太多的感伤,因为我有预感我们还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