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姜太公钓鱼那样的内心平静
我女儿终究弄清楚了我和她奶奶/姥姥的关系。
她终于明白了,原来我也是有爸爸妈妈的,我老婆,也是有爸爸妈妈的。
我们俩不是在世界之初就从石头里蹦出来开天辟地的人。爸爸妈妈也是有爸爸妈妈的,而且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也是有爸爸妈妈的,她忽然顿悟这一点的时候,本来就很大的眼睛瞪的更大,你仿佛透过她的眼睛可以看到她的大脑忽然一下信息量太大宕机了。
于是不可避免的,她开始问我,"where is your mom and daddy?"
我不知道如何解释死亡和疏离,即便和Olivia做了很坦白的陈述,她还是不会明白,会反复的来问。小孩子一个问题没明白,会不停的回来询问。
我说grandma got sick and passed away.
女儿会问,when is she coming back.
我说,well...she's not coming back, she died.
女儿会问,is the spawn point far far away? (spawn point就是游戏里,像minecraft那样的游戏里的重生点)
我告诉她,in real life, when we die we don't respawn.
她就会问我,then where do we go?
我说,that's game over.
Olivia就沉默了。
然后她会问我,so when are we turning the game back on?
虽然我还是不知道如何让Olivia理解那个抱着她疼爱她的奶奶现在已经在骨灰罐里,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我并不急于让她知道这么沉重的事情,而且她还是激励着我。
"turning the game back on" 这样的想法给了我很多启发。
这段时间里我在豆瓣上比较安静,有人问我是不是因为之前因为在豆瓣上被人挂着骂怕了。
其实完全不是,我只是找到了一些我可以专注的事情。Turning the game back on.
我特别怕写的一个话题·······就是减肥,因为人生里我总是能减的很厉害,我曾经在2年里减了35%的体重,我曾经在2个月里差一点瘦了20kg。
这些时候把对比照片发给朋友,总能收获夸奖和赞赏,让我特别自满,产生了减肥很容易的一个心理。
也大概是因为如此,我每一次瘦下来之后的反弹,都比上一次更严重。
所以我怕写减肥的话题,就是怕立一个flag。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这是我专注的事情之一,收效很好。
我之前减肥的成功和反弹,我认为都涉及到了2个元素。
1. 花钱
2. 放弃生活
之前减肥对我而言,不像是回家打游戏,和朋友喝酒这样的习惯性动作。
更像是“准备考试”
或者是“deadline以前交稿子”
这样的事情。
对我而言,效果可以达到,因为我可以接受在短时间里吃苦。
我不怕练到吐,我不怕缺乏营养碳水脾气暴躁心情恶劣。
我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尤其是在小时候军区里受到的训练,让我可以顶着痛苦冲刺一番。
在人生的许多时候,这样的能力帮我度过了一些考试,面试之类的事情,成为了我人生中获得一定成功的一个法宝。
所以我产生了认知偏差,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我甚至打游戏,玩《星际争霸》都喜欢玩虫族,一开始撅着屁股挨打,然后忽然猛起来一波带走。
似乎这种“一波流”的人生态度适合在许多事情上获得回报。
而减肥其实没什么回报···
有许多姑娘,稍微胖了一点,减个10几20kg,瘦了下来,穿上好看的衣服打扮一番,就能脱胎换骨变成个美人。
我100kg的时候是个胖子,短腿机器猫,我努力瘦到了80几kg,就是大脸猫。
减肥对我个人魅力没有太多帮助,也不至于对我个人形象产生多脱胎换骨的转变。
真正的意义是让我更加健康,但如果要抬杠。我肥的时候看起来像是那种喜欢吃炸鸡,开party时会跟每个人high 5的那种人。而且怎么骂我我都不生气,心胸开阔到D罩杯的那种。瘦下来可能就不可爱了,我积累了几十年的猥琐会展露无遗。
总之,瘦下来我只能自我感觉良好,并不会走在街上姑娘回头,也不会让阳光凝聚成聚光灯跟我走,然后我留一头长发,你正面看我的时候也不会吹来一阵风把我头发出起来露出线条明显的脸和迷离的双眼。
我肥的时候怂,我瘦了以后还是怂,减肥的回报更多只是减少自己对自己的厌恶而已。(以及健康)瘦下来没有爽到让我可以一直痛苦下去。
然而现在面对着不那么遥远的40,我发现年纪大了以后,大部分事情不能像年轻时那样了,忽然使劲一波就能达到目的。
减肥不行····
我如果要减肥,目标不能是今年瘦XX公斤。
我需要做到的是,把XXXX卡路里消耗的这样一个运动,融入进我的生活。
如果因为减肥,要我放弃打游戏,要我放弃陪家人,要我心情恶劣,那么我注定无法坚持。
所以我这次没有急功近利,我不打算花太多代价。
我既不花什么钱,也不打算改变人生,我只想慢慢的扭转一下生活,turning the game back on until it's game over for me.
顺带着,我想学习如何放长线,大鱼来不来无所谓,但是获得一个姜太公钓鱼那样的内心平静。
现如今instant gratification实在严重,打开一个网站,鼠标滚动几下,就可以获得一些信息然后立刻就有了一个自己的观点。
同样的动作,你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恨不得叫人当天就送你家门口。
但有些事情快不起来。
比如养成减肥习惯,比如对于女儿的教育。
Olivia晚上开始跟我散步。
毕竟墨尔本lockdown后,她没法去childcare,整天在家非常无趣。
和我出去散步,总有新鲜事,可以看到花,草,星星,月亮。
可以问我很多问题,偶尔我如果要去超市买东西,她还能混到甜点。
起初她走1.5km就需要我背着。累到不行。
昨天我们上山下山走了4km,她居然还看着地砖上的格子,来回的跳来跳去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蹦跶,她精力充沛到让我怀疑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导致自己肌无力了。
前天我带着她去超市,她看着冰激凌蛋筒要吃。
一盒6个,打折,6刀一盒,我买来给她。
我告诉她,爸爸以前也做过冰激凌。
我陷入了当年辛苦的留学打工岁月的沉思,我想着自己在墨尔本的盛夏冻得双手发疼的日子。
我从一个去打零工的新人,变成了那里最老的老手。
许多人去打零工是半年最多了,来来去去只是在追寻梦想的路上歇个脚。
我则是通过繁忙来压抑自己的绝望,一干就是三年。
我和Olivia说着这些陈年往事,我的痛苦和挣扎, 有时候说英文,有时候说中文。
她在一旁和我走着,非常安静,一只手牵着我,一只手抱着冰激凌。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对我的20岁的时候的人生充满了好奇,亦或者没听懂我说什么,或者我引起了她的沉思。
她一路一反常态的安安静静的聆听。
我就一直慢慢的跟她讲述,墨尔本的春天到了,花的臭(香)以及漫天的星星,无人的街道特别适合抒发自己的内心里的想法。
虽然Olivia可能不会,也永远不会真正懂我此时说的话,但我特别感激她的耐心和聆听。
我们散步到家,我把shopping放好,这时我把Olivia夹着的冰激凌拿回来时,才发现她嘴上一圈巧克力,这一盒冰激凌里只剩下5个。
原来这才是她那么安静的理由。
总之,很多事情还是要慢慢来。
减肥是一个,此外还有爱,尝试去学习,理解不同的东西。
马上老婆的生日就要到了,然后是两个女儿的生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老婆要求我不要在生日蛋糕上插上标志着年龄的蜡烛。
我特别能理解。
以前看着自己长大一岁,都是憧憬,以为再过一年,就可以脱离各种煎熬,摆脱学业,摆脱家人的束缚,摆脱考试。
而现在,看着自己长大一岁,都是恐惧,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即将结束,青春已经没了。
并不在乎因为青春逝去的美丽和活力,而是知道,自己真的没成功的把一个平淡无奇的人生翻盘。
我和老婆还是总怀疑自己有一线希望,变得不平凡,从20几岁那样想着,30几岁还抱着期望。
或许在我们40岁到来后才真正的放弃了。
我们真的就不那么出色,平庸下去,满怀着悔恨和不甘,老大徒伤悲。
我忽然想起母亲在我儿时对我的鞭笞和责骂,大概她时把那些她的不甘和悔恨,那些焦虑和绝望刻在我身上,如同岳母刻字一般。
我说了,我不会把这些东西传递到女儿身上。
我看到有些人说,男/女友整天呆在家里打游戏不上进。
其实出去上班,工作,投简历,这也不是什么上进不上进,这只是挣扎的混生活。
大家的终点还是生活本身。
有了社交媒体就有了分享生活,有了生活的分享就有了比较,有了比较就有了焦虑。
所以我慢慢的把社交网络减少到豆瓣一个,然而豆瓣这些日子也不是太让我感到舒服了。
最让我不舒服的并不是那些愤怒的年轻人把我挂出去骂,看着她们无脑,断章取义和愚蠢的乱咬人,没什么才华却又那么的气焰嚣张。
最让我不舒服的地方在于,当我看着他们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厌恶而又熟悉。
我回想起来,自己经常把别人说谁谁谁怎么怎么地的帖子不假思索的转发一下也骂了一通。
我也没有看到双方自己的辩解,我也和一些人吵了几十面,和一群人围攻过一些观点我看的很不爽的人,那也是我加入豆瓣的时候,大概14年前。那时我20出头。
当我特别瞧不起一些人的时候,隔了几天我总又会顿悟,其实人并没有变,我和他们一摸一样的。
当我我在memers怼望云山的时候,大家怼那些加精华的帖子的时候,我也是在凝聚大家一起去冷嘲热讽一些人。有一天,这个对象成了我而已。
所以豆瓣让我不舒服的,并不是有很糟糕的人让我觉得不爽。
只是豆瓣在不停的提醒我,其实那么多人,那么多不同的背景,每个人都有截然不同的东西,背景,文化,思考的内容,想法。
大家都觉得自己是那么独特,可是好像回头看看,都是殊途同归,一代传一代。
所以我打算把我身上的焦虑和烦恼,恐惧和不安,一切全部从Olivia和Zelda身上砍断。
喜欢什么就去做吧,成绩不好怎么办,那就别念了。
喜欢看电视,那就看吧,喜欢打游戏,就多玩会儿。
我自己都没法摆脱平庸,我如果要指望我女儿真的比我强,那么我就不能让她做我做过的事情,走我走过的路,因为我走的是母亲走过的路,她则是听她的父亲,我的姥爷的话。
我唯一的叛逆就是出国,而不是留在大学里教书,找个教书的老婆,生个孩子再读师范。
我女儿们一定会有一天,跑到我面前来跟我说一个我无法理解的,特别操蛋的想法。
也许她要去别的国家,远离我,跟我再见。
也许她们要做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
这个我要立一个flag,到时候我一定会使劲的支持他们,尽我所能。
当然了,不要误会,这并不是一个我的最后一丝希望。
我不是苦闷到了觉得有一天我女儿会忽然爆发出一个想法, 然后这个想法成了未来的google,未来的微软。从此我们全家靠着我女儿开始享受着荣华富贵。
我可以接受她们俩将来和我一样一事无成。
以前总觉得衰老是一个特别特别漫长的过程,现在觉得10几年仿佛都是一瞬间。
如果我60岁的时候,可以和两个女儿坐在电视机前,拿着手柄一起打个游戏。
然后散步的时候给她们俩一人买个冰激凌,我觉得这也就是很好的结局了。
当我变成罐子里的灰,放在我母亲的罐子边上的时候。
Olivia牵着她的孩子的时候(if applicable), 会不会一边解释着死亡,一边看着星星,忍着眼泪,使劲的寻找那个内心的平静。
螃蟹|腮脖膨客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0/04/2025, 超级懒人食谱:暖心的熏蹄汤 (19人喜欢)
- 28/04/25, 无法反驳 (9人喜欢)
- 18/04/2025,Galaxies Gaming Showcase总结 (4人喜欢)
- 14/04/2025, 母亲如雅虎 (24人喜欢)
- 21/03/25, Future Games Show:Spring Showcase 2025总结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