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涨不买跌,可能是个伪命题
去年看电视剧《都挺好》的时候,苏明哲说的一句“买房论”还挺让我在意的。
他说:房子都是买涨不买跌的。
我就很纳闷了,房价上涨的时候下手,这房子不就买贵了吗?
为此,我还跟小伙伴讨论了一番,最后谁也没有得出一个好的结论就不了了之了。
几个月后,我开始了解投资相关知识,又看到有人发表了所谓的“买股票论”,也是说要“买涨不买跌”。
当时,我刚刚入门,对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基金都还搞不太清楚。但是呢,关于投资理念的书倒是看了好几本。
书上的说法跟电视剧和网上的说法可不大一样——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聪明的投资者知道,看似最糟糕的时代实际上却是赚钱的最佳时代。
有股神之称沃伦·巴菲特说:熊市是赚钱的最好机会。
巴菲特最好的伙伴查理·芒格说:别人恐惧时我要贪婪。
芒格合伙人李录说:买进下跌的股票时是卖家难受,作为买家你应该高兴才对。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还特意上网查了下,有好心的网友解释说,买涨不买跌,要先搞清楚涨跌的具体意思。实际上,这里的涨和跌是动态词来的,涨指的是价格上升的阶段,跌指的是价格下跌的阶段。
也就是说,人们所说的“买涨不买跌”是买趋势上涨,不买趋势下跌。
这听起来还是蛮有道理的,对不对?
可是当我对股市逐渐有了些了解后,我发现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是趋势上涨,什么时候是趋势下跌啊?
就好像今年春节前,股市震荡向上了一个月左右,很多人都以为趋势上涨的行情要来了,甚至有些人后悔早前没有多买点而跑步进场时,天上掉下来个“黑天鹅”。趋势上涨变成了趋势下跌,这可怎么办好呢?
还有今年7月初,股市连着涨了好几天,大家又开始兴奋起来了,以为像2015年那样的牛市要来了,趋势上涨的行情要来了,
很多之前不敢买入的人现在也都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要么四处询问牛市是不是要来了,还有什么可以买的?要么直接行动了,把手里的钱都砸了进去。那几天股市的交易额和交易频率一下子暴涨了不少。
结果呢?没过两天市场就迎来了回调,到现在都还在上蹿下跳呢。
这样看来,“买趋势上涨,不买趋势下跌”的愿望是美好的,却不符合现实啊。
不符合现实的情况还有一个,通常情况下,等一个非专业人士知道某个产品、某个行业、某个市场处于趋势上涨的时候,这个行业这个产品这个市场很可能已经不便宜了。
就好像券商板块,6月30日之前,趴着不动了好几个月,那时它的估值是很便宜的,却鲜有人问津。
7月初券商板块暴涨了好几天,上涨的行情十分吸引人,这时我在音频节目也好,直播节目也好,还是公众号的文章留言区,都看到很多人突然对这个板块感兴趣了,纷纷询问券商还能不能买?
然而经过几天的暴涨,券商板块已经不便宜了,这个时候买入的风险是很大的。果然后来就听说很多人被套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散户想要靠买涨不买跌赚钱,在实际操作中,几乎只能靠运气啊。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可能是被书本洗脑了,也可能是天生就有这个基因,我倒是比较喜欢买跌不买涨的说法。用大师们的话说,在市场下跌的时候,看起来风险是很大,实际上却是捡便宜的机会。
你想想啊,用打折的价格买到你喜欢的房子,不香吗?用打折的价格买到优质股票、基金等投资标的,下跌的空间有限,上涨的空间却是无限的,不香吗?
反正我觉得挺香的。
当然,我这样说得有些简单化了,实际操作可没那么容易。在市场下跌捡便宜之前,你要先花大功夫研究出哪些是优质标的、哪些是好的房源,这可不是写一篇文章可以说得清的呀。
但我至少搞清楚了一点,如果我发现了好的东西,应该在价格便宜时买入,而不是价格上涨时才买入。
传说中的买涨不买跌很可能是个伪命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