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森山大道的新宿,只有两座大学和吴谢子营。(三年投稿的摄影作品顺便写的文章)







四年前我从东部的一个省会城市来到西北来上学,可惜车子并没有在兰州停止。它越开越远,开到了一个让我四年大学上得怀疑人生的地方的村子。这里只有两所大学期间以及周围的村子,许多人就这样在这样的小世界里自娱自乐,我深深怀疑他们可能一学期都没出过校门。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我见过太多人在抱怨了。"我的同学都在北上广上学,出了校门就是星巴客""外面什么都没有,农家乐就开在大学门口""别人大学还可以带家教挣点零花钱,我们出去就是支教"这种抱怨太多了,或者说我也是三年多这么过来的。

三年里我思考了很多,人生有时是荒谬的,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没法那么完美。可是这种荒谬或许也是人生值得去过的理由。就像你进行一场旅行,你把每个时间都计划好,我认为也没有出发的必要了。所以我们的这种想法只能是逃避,我们是否真的去真正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打交道。

吴谢子营是俩所大学旁的一个村子。最近一年来,我开始慢慢的关注这些村民。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我们虽然整天在和他们见面,打交道,但是实际上我们和他们并不是同一世界的人。我们在象牙塔里,我们沐浴着知识,我们毕业几乎都只会呆在城市打拼。我们的穿着,我们用的苹果,和他们太有差别了。可是事实上,我们又住在同样的土地,晒着西北一样强烈的太阳。他们也同样的存在,他们和我们一样要经历生活,经历酸甜苦辣。四年让我最大的收益就是关注少数。他们在我看来并不是和我们只有商品交易的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可能很多人没有文化,却又在接受着文化。他们有着农民的最本分的职业,种地,可有时做生意却没有农民那么朴实。他们是一群接受了现代文明熏陶了的农民,却又保留了农民的特点。他们在甘肃最好的大学旁生活着却可能一辈子未曾真正进过它的"大门"。他们是农民却又不像农民,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独一无二吸引着我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让我想去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关注他们的边缘性。我想给我的同学说我们和他们一样虽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但这两个世界不是高低关系,每个世界都是有趣的并有它存在的价值。许多人所向往的世界并不是那个最好的世界,每个人生活的世界或许都是灿烂的。

这部系列作品我是用了胶片相机来拍,从大二开始我开始接触胶片摄影,之所以用胶片机来拍并不是想显得我多有格调,只是拿着专业的数码单反会引起关注并且让我觉得有种阶级感。因为胶片机手动对焦以及测光的原因,出现了很多废片,不过显然这个作品还未完成,我还会继续拍他们。
在我眼里摄影就是马格南,摄影最重要的就是真实,这些照片没有后期,没有美化。花了两个多月路上的时间拍他们,力图去还原他们的真实存在,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少数。
三年前的文章,我因为考研搬出了学校,在村子里住了前后可能快一年。这可能是我少有的乡村生活,我很怀念那段日子,甚至现在想想都觉得这种生活离我很遥远,也很魔幻。
吴谢子营里的人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们有着农民的困苦和老实。但也因在大学旁变得现代与世俗。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群很特殊的存在,而我们以象牙塔里的优越隔离他们,从未有人关注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矛盾性。当时喜欢玩胶片机,于是正好记录了这些。
我感谢吴谢子营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