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日记
今天感到异常的无聊,尤其是夜晚,大概率是因为昨天晚上酒精摄入有点过于多。
很显然,今天没有喝酒。想看书看不进去,想去干点别的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可能最有乐趣的事情就是去喝点酒吧,但又没有合适的人。
好吧,人最不能避免的就是无时无刻存在的孤独。今天朋友圈有两个人互喷,平时要好得要穿一条裤子的两个女人,不知因为什么事情掐起来了,掐得很凶。大致情况应当是人们通过寻找另一个同类共同抵御孤独未能保持合适的距离的结果吧。所以人类最应该学会的事情实际是对孤独采取的不抵抗策略。其实有很多事情虽然十分反感,但也只能接受。人们最自负的事情之一就是这样高估自己有限的自由。
在这种万分烦人的孤独当中,才有可能反思和思考。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人是一个根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翻到了上一篇日记,写得很差,不忍直视。首段落无法修改,直接删之。
也确实通过日记发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语义不清,逻辑混乱。就这样随便写点吧,改天回来再看看吧。也实在没有什么太值得写的事情,表明最近日子还是过得有些荒废。
QQ空间几乎被人弃用,朋友圈的设计注定了不适合发长文,人们也不喜欢看长文。所以写日记还是在豆瓣吧,虽说不一定有人会看到。微信朋友圈实在不宜过多表达情绪。
当年web2.0刚诞生的时候,每个人自己也可以参与到互联网内容的制作当中,人们开始用长文表达自己,但新鲜劲过去之后,马上有人发明了微博,即短内容。但受众都是陌生人,从哲学思想上讲,不认识的人即无意义的。实际上人们的思想也在转变,在互联网作为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大家对坐在互联网另一端的那个分不清是同类还是机器的对方充满了好奇。但新鲜过去之后也就不再去互动,智能手持电话的发明让这种厌倦了陌生人的人们重新开始于熟人联系,至少是现实世界当中的人。但现在又出现了个新的问题,微信作为主要的工作沟通方式侵略了人们的隐私和闲暇时光,让人们称为了微信的奴隶。想说的话不能说,想写的不敢写。激起人类奖励快感的东西越来越快,互联网走到了尽头。
如果说,web2.0标志着互联网真正的开始的话,那么微信就是互联网的终结。因为它让人们基于互联网的表达已成为不可能。微信终结了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