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内在小孩的创伤❤️
1.恐惧与惊吓:来自于深层次的,集体苦难的能量,长辈传播恐惧的能量,孩子长大后就会向外投射恐惧,希望别人能带来安全感。清楚认识自己的恐惧,带着恐惧的生命品质很差,穿越恐惧,穿越了,就会看到恐惧只是幻象,当我们产生惊吓的时候要放松,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脆弱,这种惊吓感会被淡化。
2.羞耻感、罪恶感:复制上一代人的自卑与羞耻感,从而形成两种情绪,一种是叛逆,一种是认同自己确实差,或者逃避、麻木,攻击。想要成功的时候,羞耻感会拉人后腿,内在的法官会经常批判我们,完美主义者情节跟别人无关,否则我们的罪恶感会在别人身上投射,我们需要收回自己的投射,然后正向的看到原来是自己不接纳自己的部分投射到对方身上,所以别人都是我们最重要的镜子,我们在生命当中不接纳的部分,恰好是我们需要去疗愈和宽恕,接纳自己的部分,当我们收回这些部分灯时候,我们就可以包容很多人,同时我们也不会总喜欢证明自己是对的,有的时候当我们证明自己是对的时,反而破坏了关系。
3.需求与空虚:小时候我们自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进入自哀自怜、悲痛,觉得全世界都欠自己,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是被遗弃的,觉得自己不重要。没有受到合理的尊重不信任自己是好的,也就缺乏生命力,生命会很被动,进而对生存有深度的恐惧,觉得我们自己没有价值感,进而对亲密关系需索无度,或者去到另一个方向抗拒亲密,或者想得到更多的爱和注意力,因为注意力不是通过外在去需索,而是要自己给自己注意力,自己给自己爱,自己感觉到自己是独特的、尊重的,当恐惧来时,要自己肯定自己,自己拥抱自己,我们可以自己支持自己,同时感受到外界的支持,自己关爱自己,多与自己内在对话,不是做内在批判的法官,而是做自己最慈悲的父母,慢慢的陪伴她长大,给她足够的爱
3.不信任与愤怒:集体潜意识对他人和自己不信任,怀疑别人的起心动念,当有猜疑就会制造更多的误解、冲突,当想保护自己时就会对外界呈现更多的攻击和掌控,自动化的反应经常会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受压迫的,被剥夺的,受攻击,被压迫,这时我们会愤怒到极点。看清是内在小孩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尊重,所以不要外求,祈求从亲密关系里获得疗愈,慢慢的切换频道才会活在无条件的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