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反转,被抹黑的真相应该如何传递
最近太多的社会新闻反转了,然而我好像在更早之前,已经对这些社会新闻(有时候也有娱乐新闻)在发酵的时候持冷漠态度。不是不值得我关注,而是我更想让事实再飞一会儿,更想给“原告人”和“被告人”多一次自辩的机会。我只是恰好是这场舆论战争中的“陪审团”,我想看到更多证据,不愿意为冤枉一个好人,更不愿意成为他人攻击别人的棋子。
每当一个事情出来后,当事人列举了大量的文字和一些证据之后,并利用社会关注舆论点,于是掀起讨论热潮,并成功的为自己圈住了“陪审团”。然而,当事实再飞一会儿的时候,真正呈现出来的真相,却让大众不得不为曾经的“所以暂时将你的眼睛闭了起来”这种行为惭愧,然而多数人无法修正,甚至真正的事实与原传递的错误无法享有相应的传递力量。事情的影响已经发生,后续修正的真相抵不过当初一波一波的发展。就当湖面的涟漪慢慢趋于平静,无人关心了。
既然任何人都有为自己申诉的机会和权利,作为当初传播声音的媒介,更应该珍惜手中机会。别让自己成为他人操纵和歪曲事实的工具。当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跟风起哄,那么下一个被误伤往往就是自己,无人关心之后就会无人幸免。
任何一个舆论事情,传播源和传播工具是2个最重要的工具。尤其在现代信息发达的时候,网络冲浪,一波一波的热点。谁能成为传播起点,谁就可以有流量。流量的点击后面就是媒体的影响力。那么平台和媒介在事件传播中如何介入和自审,我认为:
1、平台建立机制: A用大量文字和证据网爆B。但是A举证的事情有多少是真的,而这个真是到哪个程度。同样,请麻烦与B联系,确认这个事情的真相,这样从源头来辨别事情的真伪。
2、规范媒介的发声,如果大V或者营销号无法辨别任何事情的真相时候,传播媒介不传播该事情,或者平台直接介入降低媒介的影响力。
3、事情真相的受害者应该追诉平台和营销号或者大V的责任。既然平台无法自审,大V为了流量和热度,在传播力上影响到真正的受害者,那么受害者理应追诉传播平台和媒介。
当越来越多的事实反转,那么当下一个舆论中心爆发的时候,谁去关心真相。消耗了大众的热情,那么今夜无人会为下一个他人发声。
不急于站队,不急于指责他人,不让眼前的梁木挡住自己,让事实可以距离我们更近点,让自己可以给陌生人更多一次机会。这个网络舆论世界或许会更加友好一点。
PS:写这篇文章,就是最近看到男权和女权对立事情的反转以及网剧《摩天大楼》(真的好剧,好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强烈推荐)带来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