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后记
这是为准备出的本写的后记,会放在本子末尾。近期很想再修一下小说旧稿,可是一想到这件事就特别疲惫厌倦。
《清白》这篇小说,我最初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在一种极度孤独的状态中写完的。十二万字篇幅,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多,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有几次想要弃稿。只有两三个读者,都是我的朋友。我请她们读稿是因为我很长时间处于一种“盲写”的状态,就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写得怎么样。如果不是因为真的很痴迷于它,我是绝对写不完这样一篇小说的。
那为什么现在还想要把它印刷出来?
因为事实上赋予小说意义的,不是作者,而是读者。
我是一个极度冷门毫无关注度的作者,有真正喜欢的东西也无法为它做什么,实话说,这令我非常痛苦,但也无可奈何。对于这篇小说,写完之后我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一直恳求喜欢它的朋友们帮我推介。我深深地知道,它之所以能有一些(或许很少)读者,全都是靠朋友们的转发和推荐,对此无论怎样都说不尽内心的感激。
关于书本身,从思想内容到叙事手法,全部属于作者本人。从校对、排版到封设,也全是出自我自己亲手,算是一种任性吧。我也考虑过要不要附上原型照片做插图,但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文学应该让读者想象。
我一直说这是一部影史向的爱情小说,因为尽管我深爱这些电影,读了很多相关史料,但归根结底,我写作的目的不是要考据,而是要自我表达;不是要照抄一堆史实,而是要写史实以外的东西。
我写这篇小说不是因为喜欢一个真人couple,而是想要描写一种理想化的关系。白居易写的《长恨歌》里有着各种有意无意的史实错误,但这并不影响它刻画的爱情最令人动容。当然,如果有读者因为小说而去看电影或者去了解人物原型,那就是额外的bonus了。
每当我写小说的时候,总觉得关于它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可是真正写完之后,就觉得自己像吐干净毒液的蛇,再也没有力气说什么话了。好在,作者也就只是作品的药渣而已,作者无关紧要,作品倾诉一切。
如果您看完有什么感想,欢迎在豆瓣、微博上与我交流,请直接搜索我的笔名。
真心地感谢每一位读我小说的朋友,万分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