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日本40年,《BRUTUS》一直是当代质感生活的风向标

别把好奇心托付给别人。
——西田善太
《BRUTUS》现任主编
提到日本最优质、“内容为王”的杂志,《BRUTUS》总是会在各类榜单上位居前列。
自1980年创刊以来,《BRUTUS》就一直致力于推广有质感、有情趣的生活方式,内容涵盖了衣食住行、音乐电影、艺术设计、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
作为一份典型的特辑杂志,《BRUTUS》每期都会推出一个主题,然后用整本杂志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全面又深入的探究,选题之广,从度假、居住空间、城市探索,到时尚、电影、当代艺术、建筑设计,再到柴犬、汽车、和果子,可以说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出版界、媒体还是熟悉它的读者,在提到这本杂志时,总是不吝惜于给它“日本乃至亚洲最著名的生活情报类杂志”、“特辑杂志鼻祖”、“中年男人品味教科书”等溢美之词。


它的发行商是日本大名鼎鼎的Magazine House。放眼日本的杂志出版,这家出版社发行的刊物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并且是内容品质的代名词。
《BRUTUS》于1980年5月开始发行,最初是一份月刊,同年7月份开始便转变为双周刊,每月1号、15号发行,并一直持续至今。

从日本经济泡沫的红利期,到全球格局正在变革中的2020,《BRUTUS》可以说既赶上了日本最好的时候,也见证了经济泡沫被戳破后、日本社会如何努力摆脱阵痛、走出低迷。
翻开这40年间的《BRUTUS》,很明显地能够看到一个“向外看”的日本:仰望着西方社会,从美欧等国拼命汲取新视野,也好奇地打量它在亚洲的其他邻居;


同时,也能明显地看出一个“向内看”的日本:在文化上有更多的自我认同感,更加内敛,却也更加自信。


伴随40年的发展,《BRUTUS》的内容、选题方向和定位,也从最初面向成熟男性的生活指南,逐渐发展成为包罗文化、艺术、建筑、设计、美食、旅行、政治、亚文化、社会议题等面向的生活情报类杂志。
《BRUTUS》可以说是与《POPEYE》“同宗”的兄弟刊物,不仅都隶属于Magazine House旗下,就连创刊时的掌舵人也一样。
它在《POPEYE》之后问世,而它之所以诞生,就是为了给年龄和心态更成熟、对生活品质更有要求、当然财力也更丰厚的成熟男性提供生活指南。
仅仅从视觉与排版上,就能看出《BRUTUS》与“胞弟”《POPEYE》有明显的不同。
如果说《POPEYE》是喧闹的、活力四射的、就像一个好奇心永远得不到满足的city boy,《BRUTUS》显然更加内敛,沉稳,平静。从封面到内页,它的排版没有太多视觉上的跳跃,更多是规整的、大面积的图片或文字,是需要去静下心来品读的杂志。
《BRUTUS》也是一份值得沉下心去阅读的刊物。它擅长运用巧思剖析各个主题,并以极富创意的企划和高水平的视觉设计来呈现。而它的背后是全东京(乃至全日本)实力最为强劲、最具活力和原创力的编辑团队。
在《BRUTUS》的职员表上,出现过不止一个日本文化及出版界传奇人物的名字,例如:
石川次郎:传奇杂志人、编辑
堀内诚一:著名艺术家、平面设计师
都筑响一:日本当下最具独立精神的自由编辑与文字工作者
与此同时,整个编辑团队不仅“独具慧眼”,能够紧扣当下的社会潮流、发掘令人感兴趣、但又尚未被探索完全的领域,这个团队还格外敏锐,能以超前的眼光捕捉到尚未崛起的潮流,从而真正地领先于时代、并且引领读者。
作为一份特辑刊物,每期《BRUTUS》都会围绕一个主题,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地挖掘,并以信息整合、实地采访、原创写作等各种方式,呈现既具时效性、又具可读性、并且不乏深度的优质内容。



并且,《BRUTUS》做过的许多主题,都有强大的“再生能力”。例如“居住空间学”“书和阅读”“葡萄酒”“咖啡”“茶”,它们非但不会随社会和世代的更迭而退出潮流,反而能持续不断地焕发生机,因此可以在数年、甚至数十年中被反复地探索和挖掘,从而推出新的内容。



这也在无形中印证了《BRUTUS》奠基人石川次郎的企划“秘诀”:
“我把能成为爆款的特集
和比较卖座的特集
还有不问销量,始终想要尝试的特集
分开来做!”
《BRUTUS》的存在,也彰显了一本好杂志无法被轻易取代的价值:
虽然杂志提供的是实时更新的资讯,但与流于社交媒体上的“日抛”型资讯不同的是,一本精心制作的杂志,因其内容的深度、以及与个人兴趣的直接关联,总能在读者的心中激起阅读的愉悦感。
许多时候,我们会因为阅读杂志而产生一些小小的回忆。它们就如同一张张拍立得快照,为我们记录下了一个个瞬间,也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瞬间,编织成了我们的生活:
“我读了这期《BRUTUS》之后,买了一把Eames椅子。”
“我在看这期地图的时候,人刚好就在纽约。”
在《BRUTUS》发行的40年间,诸如此类的细节在这份杂志的读者群中屡见不鲜。它们也让我们看到:一本杂志可能是一个时光胶囊,打包了社会变迁的缩影,也充斥着每个人独属于自己的时光。
回过头来去看如今已经“步入中年”的《BRUTUS》,其实它的性别标签已经没有那么明显,无论男性或女性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资讯和阅读的乐趣。
例如,为庆祝这一次的40周年创刊,《BRUTUS》特别请来了各界朋友选出自己心目中最棒的一期,女演员苍井优的名字就赫然在列。
这一阶段《BRUTUS》的选题角度,相比于1980、90年代,也没有那么锋芒毕露了。面向“食肉男”、充斥着消费主义的内容,已经更多地让位于文化与艺术,以及生活品质和风格。
《BRUTUS》在近些年的转型,可能也让许多对它接触不深的读者有所不知:
在创刊的头几年里,《BRUTUS》是一本面向都市成年男性、充满了欲望与荷尔蒙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指南。
时值泡沫经济爆发前的1980年,《BRUTUS》正式创刊。翻开带着「We did it!」标语的封面,《BRUTUS》宣称:“从起床到入睡,所有值得男人们享受的美好要素,都浓缩在这一册当中”。

《BRUTUS》的第一期创刊号就推出了“男人出海,不需要任何理由”、“男性化妆品不需要任何味道”、“独身到死主义”、“偶尔,想要在加州海岸品尝一杯红酒”等一系列男性导向的特集,从都市生活到户外场景,着重介绍了成熟、有魅力的男性“应该如何生活”。同期还请到了导演铃木清顺、宝藏歌手桑田佳祐、编剧小林信彦等资深文化、演艺界人士登场。
就如同1980年第一期标题页上的声明:
《BRUTUS》是为所有无世代(generationless)的男性编写的。
《BRUTUS》也因此成为了当今日本杂志中,男性质感生活杂志的原点。
就连“BRUTUS”这个名字也充斥着男性荷尔蒙的味道:它源自美国漫画《大力水手》中,大力水手的对头兼情敌:肌肉男布鲁托。
(顺便提一句:Magazine House也以这部漫画中的其他两位主角为名发行过刊物,其中之一就是《BRUTUS》的前身,也是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的《POPEYE》。)
从垂钓到度假、从“向海明威致敬”到《夏威夷不动产》特集,创刊初期的《BRUTUS》以「男性享乐主义」为主题,不断将这份杂志最初的概念——“愉悦”,放大到男性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力图吸引都市精英男性们的目光。


而最能引爆话题的,还要数每年占据众多版面的「裸」与「性」。《你需要知道的关于SEX的100件事》特集(1981)、《不是男人怎能知晓的SEX》特集(1983)、《春光烂漫SEX》特集(1984)……


1985年至1995年间,《BRUTUS》推出的7期「裸体系列」特集,则邀请了包括浅井慎平、荒木经惟在内的数十位一线摄影大师,在“裸体”“温度”等主题下,拍摄了大量大篇幅艺术照。这些写真集规模的特集,不仅具有超乎售价的价值,也有着非比寻常的社会影响力。

说到《BRUTUS》特有的定位和路线,就不得不提到这份杂志诞生的原因:
1980年代,包括主编石川次郎和木滑良久在内,《POPEYE》的第一代编辑们都上了年纪。不再是男孩的他们,萌发出制作一本大人品味的成熟男性杂志的想法。
“让我们为《POPEYE》的毕业生制作杂志”,秉持着这样的想法,石川次郎和木滑良久开始为这本尚不存在的杂志“组局”。为了寻找灵感,他们特地带领一众编辑前往巴黎、伦敦、纽约、洛杉矶四地进行研究和考察。
在纽约,在一行人下榻的华尔道夫酒店附近的酒吧里,木滑良久遇到了就像熟人一样的纽约上班族,主动帮他点Martini,和他“自来熟”地爽快攀谈,还伸手就抓他点的炸薯条吃,一切都自然而然,彼此之间就像相识数年的朋友,完全没有陌生人之间的隔阂。
这样一群潇洒自信的纽约客,让几个来自日本的city boys大开眼界,也让木滑良久决定:“我们把《BRUTUS》做成这样的杂志吧!”“要成为时尚坦率的成年男人们的集合地。”
离开纽约后,石川次郎和木滑良久又飞抵巴黎,拜访了旅法著名艺术家堀内诚一。在巴黎的一家酒馆,听木滑良久聊着《BRUTUS》的构想,堀内诚一边说着“哦,我大概懂了”,一边拿起酒馆的餐巾纸,画出了《BRUTUS》的logo:

这个logo被沿用至今,40年来从未变过。
这次拜访之后,在石川次郎的邀请下,堀内诚一也成为了《BRUTUS》的首任艺术总监。
此番海外游历的冲击,让早期的《BRUTUS》致力于将当时西方最流行的城市文化带回国内。加上泡沫经济时期,日本社会喷薄而出的巨大能量,让泡沫消费主义和性解放成为了《BRUTUS》第一个十年里的两大关键词。
也是在这段时期,两位主编继续带着编辑们前往世界各地,做出的选题既大胆前卫、又带有艺术冲击性,一个“物质文化富足的日本”跃然纸上。
1990 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让好设计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成了日本人在这十年的主流价值。这一时期,《BRUTUS》也从注重发行量转变为更加要求质量,同时朝着“引领时代潮流的媒体”这个目标出发,以更注重生活品质的内容为主导,分享了许多世界上最领先的设计风潮,大胆的批判类型主题也层出不穷。



同时,从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到西方酒的特辑,这一时期《BRUTUS》的主题,也充分反映了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国内市场的国际化。


从 2003 年起,《BRUTUS》开始策划“one man, one theme”系列,每次都会用60页的大篇幅全面梳理一位大咖级人物,昆汀·塔伦蒂诺、杉本博司、大友克洋等人都登上过这个栏目。


从 2007 年开始,《BRUTUS》更多关注书籍、电影、音乐、时尚、室内、食物、旅行等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受众也因此更加广阔,而非只聚焦于成熟男性。
2010年后,《BRUTUS》的选题更加聚焦于“一个人的BRUTUS”。这里的“一个人”既指单独一位名人或明星,也指某一种个人论点及观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BRUTUS》以增刊的形式出版了《Casa BRUTUS》,由于获得了预想之外的成功,逐渐发展成为一本独立的刊物。《Casa BRUTUS》也是当下最知名和最受欢迎的日本杂志之一,和《BRUTUS》《POPEYE》等同属第一梯队。
《Casa BRUTUS》的成功,也反过来印证了《BRUTUS》强大的创新和再生能力,以及历经40年的沉浮,却依然可以走在时代前端的事实。
40年的历程,足以见证一个人从稚嫩懵懂、到彻底成熟。但《BRUTUS》似乎永远都能保持活力。尽管经历过销量下滑的低潮期,但今天的《BRUTUS》依然能以每年8-10万册的销量傲视群雄。
今天的《BRUTUS》不仅提供多样的生活方式提案,更作为一个持续发现新鲜事物的媒体,让读者充分感受纸质杂志的魅力与影响力。
我们也希望,不论社会如何更迭,《BRUTUS》可以始终秉持自我,走过又一个40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fin -
Let's Make A Rendez-vous
SKP RENDEZ-VOUS
北京SKP店
朝阳区大望桥 北京SKP 4F
010-85952539/85952579
SKP-S店
朝阳区建国路86号SKP-S 2F
010-87955088
西安SKP店
碑林区长安北路261号 西安SKP 9-10F
029-83699072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