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一叹
因工作关系,一周前再赴杭州。抽空去参拜岳王庙,漫步苏公堤。杭州佳处甚多,此缘份现终已接续上,各处尽可慢慢赏玩,为何先去的是岳王庙?皆因岳元帅是我童年记忆里,留下极为深刻印象的一位大人物。童年时期无甚娱乐,展现外面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就是听收音机,八十年代初期,电台播放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大人孩子都爱听,无不痴迷沉醉,为他欢喜为他忧,左右了许多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更何况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单纯的孩子们。
初入岳王庙大门,即可感受到一股顶天立地、壮怀激烈的英雄之气。匾额内容与别处的风花雪月绝不相同,书写的是:心昭天日,气壮山河,还我河山,这才是我们的民族脊梁!正殿的岳飞坐像,金刀大马地端坐着,那才叫个渊停岳峙,八面威风。瞻仰之时,好人都感觉精神振作,小人坏人猥琐的人,也许就感到自惭形秽和毛骨悚然吧。
岳飞之忠诚,后人也有叹之为愚忠的。然而,在那个时代的价值体系里,他成了一个彪炳史册的纯粹的英雄人物。他的被冤杀,也成就了他千古之英名。秦桧之奸,赵构之昏,其千古之恶名,也因屈杀之行为而成就。在之后的岁月长河里,又有多少好儿女,跟随着岳帅的步伐,吟唱着《满江红》,义无反顾地去为国牺牲。
英雄并不只存在于虚幻的想象中,和绚烂花哨和做作的戏剧里,面对着堂堂正正的还我河山的匾额,正大光明、力道十足的岳飞坐像,深刻而震撼地感到,我们民族的英雄豪杰和其精神、其气概,真实地存在于历史中,真实地传承在我们的血液里,我们的灵魂深处,在必要的时候,每一个平凡的国人,都可以发出壮烈的怒吼!
岳飞诗作,慷慨激昂,都是英雄之气,然而在1140年,他去世前两年,他居然也有寄语浮图慧海一诗,末尾慨然有出世之念,实在令人惊叹:“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可叹岳元帅只是一味忠义和正直,不似后世的曾国藩那样有自我保护意识,那样深谋远虑地也为自己打算,在皇帝面前善于装怂,故意做出牵挂田产、讨小老婆之类拙劣举动,以打消他人的嫉恨和皇帝的猜疑。正所谓峣峣者易折, 皎皎者易污是也。皇帝们的固有人性弱点太明显太难以改变,这也是千百年来,许多小人能得志的一个缘由。
真正是,千年一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