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疫情周记(二十五)一触即溃
这一周,北卡确诊从14万4993例到15万3662例,美国确诊从549万7202例到580万0762例。
大学。大学。大学。

从8月10日开学起算,证明北卡教堂山返校复课的决定错了需要多久?
7天。
8月17日周一,北卡教堂山的校报《焦油踵日报》(The Daily Tar Heel)向学校发难。在报纸第三版,编辑部以“北卡大学手握****烂摊子(UNC has a clusterfuck on its hands)”为题,抨击学校管理层无视疫情扩散的预测,无视本地卫生官员的判断,一意孤行开学。文章还批评学校以《家庭教育权和隐私权法案(FERPA)》为挡箭牌,拒不向公众每起群体感染的具体信息。这篇并不长的编辑部评论,以这样一句话作结——“学校的复课规划直通地狱,万劫不复,这点倒是清楚无误。”在基督教气氛浓厚的美国,这是一句重话。
《焦油踵日报》的这篇报道,先被读者拍照,流传于社交媒体,随后很快被各大全国性媒体报道。Fuck身为美式英语最著名的脏话,在生活中常见,但极少见于正式媒体,即使出现也基本会被消音处理、或用“@#$%”等形式替代。Clusterfuck则是个粗口双关,它本身是个非正式俚语,指一连串错误所导致的全面失败,同时,它也指代开学一周出现的四起群体感染事件(cluster)。
《焦油踵日报》绝非故作惊人之语的街头小报,它是北卡教堂山的学生校报,独立运作,不接受学校的资金支持,每期报纸印数约一万份,名列多个全国校报排行榜。这是《焦油踵日报》首次在标题中使用粗口,而这一决定完全由学生编辑们做出。北卡师生与管理层在开学复课一事上的立场迥异,由此可见一斑。

这记当头棒喝时机正好,当天下午,北卡教堂山宣布:从8月19日周三起,本学期本科生教学全面转为网课。从返校开学到放弃,学校仅仅花了一周时间。
当然,学校管理层不是读了校报批评后良心发现。自行掌嘴,只是因为疫情实在兜不住了。
开学第一周(8月10-16日),北卡教堂山新增135例新冠阳性,其中有130例患者是学生,5例是教职工。检测的阳性率是13.6%,这意味着很可能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感染者。学生在校内外频频违反规定大规模聚会,学校通报四起群体性感染(小范围内出现至少5例阳性病例),但拒绝透露每起感染的具体感染人数。截至8月17日周一,北卡教堂山共有324例新冠阳性病例,预留的73间隔离密切接触者的宿舍,只有4间空闲。
开学第二周的病毒传播更是凶猛,周一校园新增42例阳性,周二新增71例,周三更是单日新增91例。按这个趋势,如果坚持在校过完这个学期,那么势必会有成千上万感染者,其中又一定会有人病重住院。年轻人也未必安全,再说还有很多高龄教授。

转为网课并不能一句话了之,从学生到教授,都有太多工作要做。此前的周记讲过,学生入住搬家兴师动众,今年赶上新冠,搬家还得预约好时间,保持好距离。北卡教堂山的搬家窗口刚开启,又赶上一场飓风过境。住校的学生们在宿舍还没待够两周,就得逆向重复一遍搬家流程,打道回府,这里面还有不少外州学生。也有学生能暂时留校,“只要”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冠,就能留下来隔离。
住校的学生尚可全额退款住宿费,在校外租房的学生不光折腾,还要面对经济损失。美国许多租房合同都是一年一签,刚开始租约的学生们进退两难:如果现在回家,可能要交上千美元的违约金。如果留在教堂山,则有可能继续拉高小镇的病毒传播风险。
本来就已经充满挑战的教学工作,因为朝令夕改变得更加艰难。周一周二的课程全部取消,损失的课时需要找时间弥补。线下教学转为线上也得准备一番,远程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更何况学生们还在折腾搬进搬出。
浪费的不仅是人力物力,还有大笔金钱。为确保“安全返校”,北卡教堂山至少花费71万美元,北卡州立至少花掉197万美元。在北卡大学系统预计因新冠损失2.2亿美元收入的大背景下,又白白浪费了“一小笔”资金。大学将申请用州和联邦的新冠拨款填补这笔费用,归根结底,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放眼全美,都没有几所反悔这么快、病例这么多的大学,北卡教堂山的网课决定迅速闻名全国。校长凯文-格斯丘维茨(Kevin Guskiewicz)自然要应对众多媒体采访,周一晚上,他在连线本地电视台时表示,对病毒在校园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感到惊讶。有趣的是,在校长侃侃而谈的同时,电视台在屏幕另一边循环播放着校园内学生违规聚集的影像。在另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教务长罗伯特·布劳因(Robert Blouin)表示,“我不会为了尝试(返校)而道歉。”
总之,大学系统理事会和教堂山高层既没有道歉,也没有承认返校方案的失败。还是CNN对这起事件的措辞比较贴切:惨败(fiasco)。
三周前,橙县卫生局长昆塔娜-斯图亚特致信校长凯文-格斯丘维茨,希望大学在学期前五周只进行网上授课,校长拒绝了。在这个漫长周一的下午,教堂山镇镇长与镇议会向北卡教堂山校长、教务长和北卡大学系统理事会送去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公开信,指控学校放任学生在校外的高风险行为、助长本地对新冠疫情的焦虑情绪。大学并没有提前告知镇子全面转向网课的决定,而教务长回应说,本地社区应该与大学一起承担责任。
也不是所有学校高层都这般淡漠,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芭芭拉·莱默(Barbara Rimer)多少推动了学校的网课决策。在8月17日周一早上以院长身份发布的一篇博文中,她讲述了返校决策的复杂性,学校和学院决定权的缺失,与疫情在校园内外失控的现状。最后,她总结说,是时候放弃返校方案了。北卡教堂山的公共卫生学院闻名全美,但这一次,它没能阻止自己陷入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北卡教堂山虽然位于橘县教堂山镇,可年预算是橘县的15倍,教堂山镇的30倍。 年薪十几倍于卫生局长的校长,有底气对前者的建议不屑一顾。北美第一所公立大学,可以把这场闹剧轻描淡写为校史上的小小波澜,并拒绝向因学校而诞生的教堂山镇低下头颅。但最终谁对谁错,不取决于谁权钱在握。
这不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悲凉故事,或者“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功亏一篑。这只是北卡大学系统理事会与北卡教堂山高层的贪婪、自大、短视和政治图谋被现实在一周之内碾得粉碎,进而登上全美新闻,沦为笑柄与反面教材的一出闹剧。肉食者鄙的代价,是本可避免的几百起新冠病例、几千个家庭的奔波往返和以百万美元计的经济损失。这一切,却要由全体师生、当地居民和北卡纳税人承担。

北卡公立大学系统理事会对返校的态度一直坚决,但在领头羊北卡教堂山的溃败后,其他各校的返校计划如骨牌般不堪一击、依次倒下。8月20日周四,系统内学生最多的北卡州立大学宣布本学期的本科生教学全部转为线上。和教堂山的校园内外失守不同,北卡州立主要苦恼于学生在校外的放浪形骸。截至周四,北卡州立的五起群体感染全部发生在校外住宅与学生社团。
学生第三多的北卡大学夏洛特分校的开学安排和其他几校有所不同,免于伤筋动骨。他们原定于9月7日返校开学,在目睹了本周的一系列风波后,他们将学期前三周转为网课,返校日被推迟到10月1日。
学生第四多的东卡罗莱纳大学,只在“北卡规模最大的线下授课公立大学”交椅上坐了两天,就于8月23日周日宣布转为线上。截至周日,东卡报告了六起群体感染,五起发生在学生宿舍,一起发生在姐妹会。

学生第五多的北卡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目前仍在线下授课。他们仅仅报告了13例阳性病例,但数据有足足两周的延迟。
学生第六多的阿巴拉契州立大学也在校园授课,他们报告了一起发生在橄榄球校队的群体感染。更惊人的是,他们的教师议会通过了对校长的不信任投票(no confidence vote),以表达对校长抗疫不力的强烈不满。
比起北卡教堂山和北卡州立,这几所规模稍小、知名度略低的学校也更少被媒体聚焦。目前尚不能断定是他们的防疫措施更成功,还是只是消息更滞后。

放眼全美,还有更多的反面教材,但也不必尽数枚举,只说几个典型例子。上周东卡大学一个约400人的派对被警方和校方叫停,因为没有影像曝光,我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象。这周,北佐治亚大学的开学前狂欢视频被传到网上,大概可以作为参考资料。
另一所全国名校圣母大学,只比北卡教堂山多坚持了一天。他们在返校开学后的第八天宣布暂停线下授课两周,目前他们共有408例阳性病例。同一天,密歇根州立大学取消了9月2日返校开学的计划,将所有本科课程移到线上。
在当年因非典停课居家的日子里,我们学到了很多比喻,比如病魔、白衣天使和没有硝烟的战争。在17年后因为新冠居家工作的更漫长时日里,我学到了不能滥用这些比喻。
病毒不是魔鬼,它的分子结构、传播方式和变异流程是可以摸清的,尽管需要时间。病毒传播、防范的常识是普通人也可以明白的,你不能仅仅学个样子戴个口罩,然后频繁用手戴上戴下,露出鼻子嘴巴。
医护人员不是天使,他们是人,有血有肉,会疲惫,也会失落抱怨。我们无权要求他们无私奉献,他们需要休息、需要尊重和赞扬之外更实实在在的支持。
应对疫情也不是战争。人类和新冠病毒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在战争里,你可以付出惨痛伤亡后艰难取胜。面对疫情,却没有一条生命理应被牺牲。每一起传播都有源头,每一例死亡都值得反思。
在这样的理解下,美国政客与高校们的宏伟复课计划,只是拿将百万师生的安危与纳税人的亿万金钱做一场毫无必要的豪赌。即使是强烈反对返校者,也未必想到堂皇学府的一触即溃。2020年秋季学期将会如何收场,没有人能够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