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趣事
查看话题 >车轮、苏美尔语和阿依努语
笔记
很久之前学了一段时间日语,发现日语的“车”这个词kuruma和汉语的轱辘发音很像,但日文字典说kuruma不是借自汉语。当时就搜了一下其他语言里车或者轮子是怎么发音的,结果发现欧亚和北非十几个语系数不清多少语言里面都是k(g)-l(r)-这个pattern,英语里的car和circle其实也是。这其中最古老的语言毫不意外是苏美尔语,轮子是gigir,滚动是gurgir。轮子一般认为就是苏美尔人发明的,语言学上也说得过去,因为大家都叫k(g)-l(r)-,别的语言里轮子就是轮子,而苏美尔语的轮子是个复合词。gir是脚,giri是跑,gur是包围、绕圈。所以是他们用脚来命名的轮子,别的语言是借用。
可惜我4年前的这个发现可能在40年前就是共识了。
今天用量子波动法学Ainu语(北海道原住民的语言),一天看了两本书。他们的轮子叫做kari,滚动叫做kar,并不意外。但是,他们的脚是gir,腿也是gir,转身是kir。这就难以理解了,难道阿依努人是苏美尔人横跨亚洲大陆的远亲吗……
最近美洲原住民语言看的很多,Ainu两本书翻完,感觉语法(marking的方式)和少数词汇(男人、水、数字)像Na-Dene语系,特别是Tlingit。翻了翻文章,比较语言学只看到一篇非正式的提纲,基因组那边倒是有文章早就说Ainu和Tlingit在现存种族中亲缘最近,Na-Dene其他族群也在这一系,可能还远一些。我直觉还是很准的嘛,民科的更有动力了。
但阿依努人的轮子到底是怎么来的……
BTW,我第一次知道阿依努语是看到他们的一个“词”,“疑惑”aeyaykotuymasiramsuypa,把每一个成分都直译的话是“我的心在远方和自己之间摇摆”。完美的解构了“惑”。人的情绪应该都是可以解构的,只是当代语言的大多数情绪,词意层层累加,早就变成不求甚解的符号了。阿依努语在日本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甚至一度否认还存在阿依努人),如今很可能已经完全消失了。这么美丽奇特的思路不再有人使用,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