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深度用户,我用花艺抚慰生活

“由于长期失眠导致的神经衰弱,我停掉了独立设计师的工作,准备安心休养调整身体。那段时间的压抑和失眠,能让我生活增添些许色彩的便是鲜花。”
💭
现代人想躲避焦虑的都市生活,究竟可以怎么做?

本期讲述人:汪奕君
- 这是讲述专栏的第92篇文章 -

当艺术遇到花艺
开始接触花艺是2015年的时候,那会儿我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读艺术学专业本科。在还剩一个学期毕业之际,由于身体状态不好决定申请休学一学期。正是在国内休学的这段时间我接触到了花艺,对我来说是在艺术方面又一个延展的方向。

从小喜欢画画的我,到美国读书后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形式:高中时期接触到了纺织和珠宝;在罗德岛设计学院预科以平面设计专业课全A结业;大学接触了建筑、艺术批判、雕塑、摄影、版画等……



我所接触过的艺术形式让我在接触到花艺后感同身受,之前所积累的艺术知识跟花艺竟有如此多共通之处,也让我对花艺这一艺术形式接纳度更高。对我来说,专心画画、设计和做花艺总能让我忽略时间,艺术不仅可以带给我快乐,更可以带给我满足感。


花艺学习无止尽
最开始接触花艺学习的是欧式花艺的8大基本造型和一些商业应用。欧式8大造型非常适合打基础,基本造型熟练后就可以自由搭配花材并延展成成熟的商业作品。对于造型和色彩搭配的高敏感度,让我在一开始学习花艺的时候便感觉到了满满的动力。


曾经关于设计和建筑方面的学习都让我对花艺的理解扩展到更多维度。花艺学习中关于色彩和黄金比例等与设计或者绘画相关的内容,让学艺术的我在运用时更加得心应手。
审美能力是花艺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并且动手能力需要跟上眼睛和大脑。这些对于做出好的花艺作品远远不够,想要拥有精彩的设计,还需要有大量的学习、练习以及案列分析,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设计。


我的婚礼手捧花作品
最开始接触到架构花艺,是日本的神宝丰老师来深圳做了一次4天的课程,由于工作原因我只参加了前三天的课程,但那次的课程对我启发很大:我发现架构花艺完全可以跟建筑和雕塑的构思方式连接起来,技法上和雕塑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架构能够将花艺延展成一个大型装置作品,这种感受让我非常激动。



2017年,我连休了5天年假去武汉学习了6天的韩式课程。至此,我已接受了欧式、韩式、日式和架构花艺,这些都是扩展思维并且可以进行融合的知识。
武汉的工作室现在已经关闭了,从一些做花艺的朋友那里也知道自营花艺工作室非常不容易。虽然我不止一次的想过投身于花艺事业,但是对于热爱花艺的人来说,赚钱养爱好或许也是另一种方式,毕竟学花还是挺费钱的(笑)。

尽管近年来一直希望到鹿石系统地学习架构花艺,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假期一直搁置,这可能也是平衡工作和生活需要取舍的地方。2019年鹿石在深圳开设了周末课程,对于上班族来说是很好的选择。我报名了德国Bjorn Kroner老师的课程,虽然课程只有一天,但是强度很高。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鹿石暂停了外教课程,调整了课程内容,我很开心的发现鹿石开设了3天的综合材料花艺快速表现课程,这又是一个对上班族友好的课程设置。这次课程了解了更多的花艺表现手法和材料的运用。虽然离创造大型架构花艺还有一段距离,但一直在学习进步的感觉很好。



将热爱坚持下去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银行工作,这是在我休学期间停掉设计工作后做出的决定。那会儿正好是国内校招的时间,来到银行对我来说是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作为一个在大学期间一节商学院的课都没上过、对金融知识所知甚少的人来说,银行的包容度很大,学习的空间也很大。

虽然工作之后学习花艺的时间有限,基本上只有周末能安排学习的时间,但是花艺始终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今年是我学习花艺的第五年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去过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老师学习,就算是去日本旅行的几天也要尽量安排时间学习小原流。
对我而言,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花艺风格都是帮助我更好接纳和认识花艺的途径。


这么多年不论生活、环境与心情如何变化,花艺始终与我相伴,并不断安抚我的情绪,也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我想说,有热爱的事情真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