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诫子书值得推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宁静 “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诫子书》里流传最广的一句话,宁静是立身之本。 只有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如果你不能够让心静下来,那么就不可能在行为处事间考虑周到全面、有计划性。没有宁静的环境和淡定的心态,就不能在忙乱的社交和为人处事中静下来,反思自己的人生和方向。 生命理当如此,在岁月的磕磕绊绊里,静静地生活,静静地读书,看尽沧海桑田,享受人生水墨般淡然恬静的美好。生命是该栖息在幽静的角落里,少惊恐,少纷扰,美得无声,却有韵味。 计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不能淡泊自守,就不能明确志向,如果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不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 孔子说:那种赤手空拳,赤足过河,即使死了都不会悔悟的人,我是不会找他共事的。我一定会和那种遇事谨慎、善于巧妙地谋划来取得成功的人共事。 由此可见,很多人做事没有计划性,一味使用蛮力拿命去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还可能随时把自己也搭进去。 单纯的努力,靠体力等,就好比蜗牛爬行,走得慢且没有成效。真正的努力,是做好计划,找准方向,增加见识,然后朝着目标前进。 要明白,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找对了方向,才能让你的努力不白费,才能让你的努力更有意义。 学习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少儿学,则壮而有为;壮而学,则老而不衰;老而学,则思而不休。 王羲之年少时候,不吃饭也要练习书法。有一次,他母亲让王羲之吃饭,但没想到他竟然拿着馒头蘸着笔墨吃,母亲急忙阻拦下。这种好学的精神,在当时被传为佳话,大家都说王羲之今后必有成就。而历史上确实,日后的王羲之成为古今书法大家。 白居易43岁被贬江州,按说这个年纪,遭遇人生重创,恐怕会意志消沉。而且江州司马是个闲职,但他没有让自己就此闲歇下来,著名的《琵琶行》就是此时诞生的。他没有郁郁不得志,而是励精图治,将政务处理得有声有色。 所以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成才。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读书是为了什么,杨绛先生说:“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不断学习的人,从来都不缺少灵动的灵魂,即便他们的心灵不设防,也不会随意被攻破。真正的天才,个人成功的关键都在于自身的努力。 性格 “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性格决定命运。不管你能力多大,性格温吞、暴躁、骄傲自大的人,都会把本来属于自己的福气赶跑。 因为火气大,就失去了理智;因为出口伤人,就失了和气;因为莽撞暴躁,就得罪误会了他人,因为傲慢,就丢了进步。而成功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即便你自身条件再完美,缺了人和,你就永远都会在低谷里。 所以,做人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先反省下是否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反醒下自己的言行是否种了什么样的因,才会结下这样的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