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学校的影响
--
学校是家庭的延伸。 “如果父母都能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并解决他们生活的各种问题,都没有学校存在的必要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普及的越多,教育理念也从“随从”进阶到了“独立精神”。 “我们需要的是志同道合的人,需要平等、独立和有责任感的同时,以及为了人类文明而奋斗不息的人。” 性格教育很重要,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实现它。
进入学校,孩子会面临全新的考验。原本因为家庭的保护而存在的问题都会显露出来。 “学校教师的工作就是关注儿童的困难,并纠正父母的错误。”老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关爱学生。老师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对某方面的敏感程度,进而去发展它。利用他某种强烈的兴趣,鼓励他在其他方面拓展自己的兴趣。
同学和同学之间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关系,互相合作,互相关爱。 智商不是命运或遗传的枷锁。即使是班里表现最差的孩子,老师都应该鼓励激励他,他会因此而重拾勇气和信心。“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放弃‘人的进步与天赋有关’的迷信思想。” “认为遗传可以制约人的发展,是最大的教育错误。”这其实是家长和老师逃避教育孩子的一种说法。 “杰出的人才并非具有超出常人的基因,而是拥有持久的兴趣和努力。”可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杰出家族,那个并不是因为优质基因的遗传,而是其家庭环境激励他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所致。
老师应该长期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性格和所面临的问题,更直接的解决他在学习上的问题。同时,学生也最好不要跳级和留级,否则只会让他更关注自己的优越或不足,而不能带动其他人。
在学校中会遇到各种面临不同问题的孩子,比如只有在赞美和表扬下才会去做作业的孩子;决心要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的孩子;懒惰的孩子;在孩子中间带头的孩子,等等。顾问委员会的建立解决很多问题,在学校里非常成功。他们可以与各个学校的老师接触,听他们讲述有哪些孩子面临哪些问题,然后与孩子的母亲沟通,再与孩子友好地交谈。让孩子自然而然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并改正过来。